趙福高
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九中
云課堂是數字化與網絡的產物,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性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為其布置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較大的發展和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云課堂展開互動探討,使學生圍繞著教學內容展開交流,并構建系統的評價體系,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第一,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模式來說,“云課堂”能夠給予學生自由成長和發揮的空間與時間,同時也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根據個人情況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學習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高。
第二,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云課堂可以拓展學生的活動面,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互動中,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消極狀態,避免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三,及時獲取學生信息。在云課堂中,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收到學生的反饋,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信息傳遞的方式是單向的,在云課堂中可以變為學生到教師、教師到學生、學生到學生的多向傳遞模式,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鍛煉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第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采用“云課堂”后,無論是優等生、中等生,還是后進生都能擁有較強的自信心,發現自己的內在潛能,不斷努力和學習,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整體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1.借助云課堂展開互動探討。
在云課堂中,教師可采用分組研討板塊的方式,為學生推送該節課需要探究的主題,明確相關的要求。[1]教師需要保證探究環節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前預習,真正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云課堂中,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視頻、導學案等,并將其上傳到學習平臺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線上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生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完成學習任務,分析課文內容,找到自己的薄弱處,記錄自己遇到的問題。例如,在教學有關陶淵明的作品時,教師可引出我國“隱逸文化”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去了解并分析這一文化,同時還要結合當前的“佛系思想”進行對比分析,鼓勵學生提出各自的問題。教師可借助網絡平臺設置與之相關的探討主題,并設置相關的互動版塊,將其展示在大屏幕中。學生需要圍繞著教師提供的主題展開討論,而教師需要細致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同時還可鼓勵學生從網絡上搜集與之相關的內容,使其討論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保證個人思維的清晰度,表達要具有條理性。在這樣的課堂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中,還能讓互動過程變得更加透明化與公開化,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控制教學進度。又如,在教學《春》《濟南的冬天》這些課文時,教師就可先從網絡上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并將一些寫景的文章整理起來,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和分析,了解這些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方法,使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更好地掌握修辭手法。在云課堂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充分利用大量的學習資料,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2.運用“云課堂”構建評價模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2]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生生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等,通常都是依靠人工手段實現的。這樣的評價方式會消耗較多的精力和時間,評價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和失誤,也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此時,教師就應當充分利用“云課堂”模式,靈活運用PAD端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和評分,保證評價更具有動態性與實時性。此外,教師還可將學生各自的評分整理為小組的總評分,而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實時評分,還可及時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所有的評價都可同步呈現在云課堂平臺上。
同時,教師還應當在云課堂平臺上上傳課堂練習、課后練習等,學生需要完成線上答題。[3]而教師則要借助平臺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并將最終結果借助電子白板呈現出來,根據學生的頭像了解其答題實況。在學生完成所有的練習后,平臺能夠及時給出其答題的正確率和得分情況,也可顯示學生的排名。利用這樣的方式,教師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繼而更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云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綜合評價、互動探討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因此,教師需要有效構建“云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圍繞著主題展開交流,并且構建系統完善的評價體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