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清 祁鳳蘭
河北省圍場縣城子學區中心校
作為幼教研訓員,幾年來,我時刻關注著我學區幼兒教育的發展,我覺得農村幼兒教師的總體素質與城鎮幼兒教師相差甚遠,不在同一個層級。這引起了我的關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令人堪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素質?提升農村幼兒園的吸引力?
1.幼教事業的萎縮。這種萎縮,不僅表現在幼兒園數量上的減少,像我們學區原來19個幼兒園,現在是16個,五年時間少了2個;萎縮還表現為在園幼兒人數的下降:2014年401人,2015年412人,2016年422人,2017年378人,2018年310人,2019年278人,2020年262人,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幼兒教育的萎縮還表現在幼兒園教師的質量及隊伍不穩上:2014-2016年間,幼兒園教師34人,其中代課教師9人,那時我學區有6個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師,但到2018年,我學區僅有26名幼兒教師,只有一名是學前教育專業,其余都被縣城幼兒園招走了,代課教師猛增到14人,比公歷教師還多,代課教師不穩定,邊遠的山溝沒人愿意去且當地又產生不了老師。
2.老教師,年齡大,家庭鎖事多,幼兒園教學能力較低。
這幾年,農村幼兒園的發展和維持,靠的是兩種力量,一個是撤并村小時轉崗留下的小學教師,一個是代課教師。小學轉崗到幼兒園任教的教師有小學編在幼兒園上崗,他們多是老頭、老太太,工資待遇和職稱評聘沒有什么影響,愿意在離家較近的幼兒園上班。這些人年齡較大,進取心銳減,喪失了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家務事較多,即使有心思學也是時間少,沒有時間保證,很難形成知識的更新換代。用教小學的方法來教幼兒,難免有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無論是在教授的內容、方法、手段和策略上都顯得與幼兒教育格格不入。
3.代課教師多,素質低且隊伍不穩定。近幾年,農村幼兒園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種師資力量就是代課教師。代課教師多是女同志,她們多是這些轉崗留守的老頭、老太太退休了,或是有編在崗的老師調走了,為使幼兒園繼續支撐下去中心校在當地給幼兒們新找老師;有的是孩子在上幼兒園,自己就去代課了,也方便照顧自家的孩子,又能賺點貼補家用;有的是在村小曾經代過課,撤并后正式教師沒人愿意留下來,她們便成為幼兒園的代課者。由于各地代課教師政策制定、教師管理、工資多少等由各學區自己掌握,不好統一,也不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更不利于幼教事業的發展。
4.城鄉幼兒教師的不合理流動。縣城幼兒園大量招聘農村優秀幼兒教師,對農村幼兒園進行掠奪式的“開發”幼教專業的優秀青年教師不斷向城鎮流動,能夠擔當學區級培訓或園本培訓的擔綱者消失了,傳幫帶似乎成為一句空話,青藍工程中的藍方日漸退化。農村幼兒園的學習培訓就像閉門造車,坐井觀天。學區、本校缺少能夠擔當培訓的師資,走出去又不現實,請進來輔導講座又不好實現,優秀的畢業生不愿到農村來,即使來了,也是權宜之計,時機一到,還是流向縣城。
立足園本、自主發展、爭取外援、走出去、請進來拓寬視野、積極參加縣局組織的學習培訓,采它山之石,為我所用,結合當地實際,辦鄉土特色幼兒園。
1.穩定幼兒園保有量,盡最大程度實現幼兒就近入園。
幼兒教育不能再收縮了,如果再收縮,幼兒園數量減少,有的地方孩子上學成本會更大,家長的負擔更重。這種不收縮,首先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舍得花經費保住現在的這些園所,不要把其存在當成一種負擔和累贅。更重要的一點是如何讓幼兒教師能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愚以為,要給予在邊遠鄉村教師更多的優惠,比如吃飯、住宿、車費等補助,再者青年教師可以全家去,建立家庭學校,真正實現以校為家。畢竟招來幼兒教師就能留住幼兒園,留住幼兒園就能留住希望。沒人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就背井離鄉,把遠走他鄉去上幼兒園說成是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能力只是一種借口罷了。
2.提高教師待遇,穩定教師隊伍,實現幼兒教師本土化。
實現幼兒教師本土化或許是解決農村幼兒園萎縮,教師進不來、留不住的一條可行方案。2019年,圍場縣以勞務派遣的形式公開招聘了200多名幼兒園教師,這些教師的工資由政府財政出錢,月工資在沒扣除三險情況下定為2600元。由此,代課教師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工資比代課時高了,最主要的是以合同制的形式確立了勞務關系,教師隊伍穩定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自然提高,便于學校統一管理。這些勞務派遣教師無疑是幼兒教師本土化由理論到實現的一種形式,推動圍場幼兒園教師本土化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3.樹立職業理想,更新觀念,增強育苗綻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要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愛幼兒,愛幼兒園,愛事業,一心撲在工作上。認真學習、努力踐行《3-6歲兒童學習和與發展指南》;進行現代教育理論學習培訓,通過自學、講座、報告、研討交流等形式,讓教師了解和掌握現代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用結合把學到的理論、操作、經驗用于日常保育活動、環境創建、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中。學校應想方設法,讓老師們多參加一些學習、培訓、交流活動,適時適當組織一些外出參觀、考察活動。同時積極邀請更多的有影響力的優秀教師來學區或學校作報告,開辦講座,促使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有較大提升。
4.培養幼兒教師動手操作能力。幼兒園要為幼兒的發展創設適宜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園所環境,讓幼兒覺得這里有看不盡的“風景”、玩不夠的“玩物”吸引他們愿意來幼兒園玩耍、生活、學習。教師要讓幼兒動手操作,自己首先得會操作,為學生做示范,教幼兒怎么操作,提高幼兒動手能力的操作技能水平。如剪紙、泥塑、粘貼、廚藝等需要老師有較強的操作能力,平時需加強自我修練,不需樣樣精通,但要有拿得出手的“絕活”。
發現問題是智者,解決問題是勇者,現在需要智勇雙全的幼教工作者以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來統籌謀劃,讓每一個適齡幼兒都能就近入普惠性幼兒園,讓每個幼兒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這不僅是教師的責任,還需要相關部門的謀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