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華
撫州市臨川區桐源中心小學
隨著教育的變革與發展,如何優化課堂教學一直都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持續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是每位教師的工作。筆者建議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從煥發學生學習激情、增強學生自信心理、培養問題意識三方面來優化,全面培養學生素質和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當人的思想被強烈的感情滲透時,才能夠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與思考。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除了學習因素之外,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的每一個微笑、每一句鼓勵的話語、每一個明確的手勢等都能誘發學生的積極情感,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自信,進而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同時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參與進課堂中,進而促進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記憶與思考。不僅如此,教師誘發學生積極的情感的同時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平移現象,同學們便會脫口而出“白紙是對稱的”、“蝴蝶是對稱的”、“纜車是平移的”等等,教師就可以順勢夸贊學生“對,太棒了!”、“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生活的眼睛!”等誘發學生的積極情感,煥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現如今課堂中,大部分教師提出問題或者需要討論某方面內容時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或者是小組討論,但由于班級同學之間的思維差異性,部分思維敏捷的學生會在短時間內通過思考獲得答案而舉手示意回答問題。如果此時教師讓舉手的學生問答就會忽略了一部分還沒思考出答案的同學,這部分同學的思維會依照回答同學的思維,就算有聽不懂的情況,教師也不會得知。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學就會養成“等答案”的懶惰習慣,從潛意識里告訴自己不需要進行思考,只需要等待答案即可,進而喪失了自我思考的訓練機會與能力提升,思維緩頓帶來的消極影響還會使得學生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們應該留有富裕的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生已經獨立思考過的前提下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依照自己邏輯思維理清問題的條理,最終得出答案,這是一個互幫互助的過程,能夠給學生們帶來解題的快感,在快樂的基礎上建立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分數除法”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梯形的上底、下寬和高度分別是3/5m、4/5m、3/4m,求梯形的面積,這組數據涉及分數的加法、乘法、除法,思維不夠敏捷的同學需要充裕的時間進行思考計算,在充分思考與計算之后再組織討論進行查缺補漏,討論時部分同學會發現自己粗心沒有進行約分,或者是計算除法時沒有將分數倒過來相乘等,這樣一來便可以讓學生們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路與計算過程,進一步理清本題的解題邏輯與分數除法的計算原理,做到充分掌握分數除法這一課時的相關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常告訴學生們要敢想、敢說、敢問,嘗試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首先,可以借助課堂導入環節來引導學生提問。課堂導入環節對課堂順利展開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課堂導入時要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來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導入環節揭示課題后就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圓的面積”這一課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關于圓的面積,大家有什么問題想問嗎?”學生就可以順著教師問出“圓的面積應該怎么計算?”“圓的面積該怎樣應用到生活中?”等等,這些創造性的提問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是所有教師值得重視的關鍵環節。
其次,可以在學生自學時鼓勵學生提問。學生自學時,難免會有不夠自律的學生應付了事,并沒有真正在學習相關內容,因此在自習過程中,學生的腦海中總有許多疑惑等待解決,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講講在自學時遇到的問題,例如在《認識年、月、日》相關內容的自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順勢會拋出“為什么閏年比平年多一天?”、“為什么一年要劃分為12個月?”之類的疑惑,對此,教師應該抓住與教學相關的關鍵內容來進行重點講解,講解結束后再讓學生互相討論、計算、釋疑,以此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學科具有理性、嚴謹的學科特性,但也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培養起著獨特的作用,想要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想學-會學-學會”,那么優化課堂就是一條捷徑,這條捷徑也是教育改革道路上所一直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