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艷
站在時光的碼頭,回望2020年,這一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們從來沒有想到,也沒有預見過這樣的未來。各種焦慮、迷茫、煩悶、疲憊、痛苦、無聊等在心里起起伏伏。當我們終于有時間來關照自己,來審視自己的這些情緒,我們可以怎么做呢?又如何在新的挑戰里尋找生機呢?
“穩下來” —練習注意控制,讓自己穩下來
在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春夏兩季,不確定性造成的焦慮時刻影響著人們。“什么時候開學?”“什么時候可以不戴口罩?”“什么時候才能回到2020年之前的生活?”這些問題在我們的頭腦中循環播放。焦慮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就有可能會失心,從而導致了心靈秩序的紊亂。
我們不妨進行注意力控制的訓練,嘗試讓自己的注意力鎖定在一個預設的主題上。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意識到注意力跑掉了,就再拉回到這個練習上。
注意控制無處不在,任何事情我們都可以拿來做練習:可以是呼吸練習,讓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身體的一呼一吸的明顯位置:空氣從鼻孔進出、肩膀的起落、胸部和腹部的起伏。
可以是走路練習,將注意力放在腳趾、腳后跟或整個腳底和地面接觸的感知覺上。也可以將注意力與呼吸配合,三步一吸氣,一步保持住,六步一呼氣,再停兩秒,循環往復。
可以是聽歌練習,將注意力投放在傾聽音調、音量、音色和節奏的變化上。
還可以在寫日記時進行練習,選擇一本你覺得好看的筆記本,然后花上五到八分鐘的時間簡短記錄今天的發現。在寫字的時候留意手指頭握筆的感覺、使用的力氣、筆尖在紙上流動的聲音。覺察頭腦中想要表達的想法,先想后寫,還是邊想邊寫,中間是否有停頓?如實地記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必擔心語法和詞匯。
“定下來” —聯結價值意義,讓自己定下來
疫情期間,在學校的整體部署下,心理發展中心開通了線上的心理輔導,接受學生的心理咨詢。其中,有一位學生因“悶得慌,不想寫作業”來進行咨詢。“嗯,‘不想寫作業只是一個想法,讓它自然地出現和離開,之后回到當下,看看自己做什么能讓自己覺得有意思,有意義,然后去做就好……”這是我當時的回復。
是的,不只是疫情期間,煩悶、迷茫、空虛、痛苦、無聊,這些情緒不時會來侵擾我們。這是我們不想要的,那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在一個獨處的私密時空里,我怎么看待生命?此刻,我所在意的是什么?在不確定面前,我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或者說哪些是我認為生命中有價值的東西?哪些事情是我最近的半年、一年、五年要努力去實現的?
一旦覺察到了,那就走向了行動的起步。我們該做什么呢?或許是跟家里的“大廚”說一句“嗯,好吃,不錯!”;或許是在父母的101次建議后,說一句“我明白了,我現在去做,謝謝媽媽。”;或許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厭學、不想寫作業”只是一種想法和沖動,練習在沖動上“沖浪”;或許是清晨早起幾分鐘;又或許是認真地對待一道數學題等。
只要你行動起來就好,獨處、自律、不斷地修煉自我的環境,朝向自己的價值方向,突破限制,發揮潛能,邁出一小步。
“放下來” —學會自我關懷,讓自己放下來
近段時間,兩歲多的二寶,在每次尿褲子的時候,都會問我一個問題,我把它稱之為尿褲子后的靈魂之問:“媽媽,你喜歡我不?媽媽,你喜歡我不?”我邊給他換褲子邊在反思自己:我們都是凡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犯錯的時候,也都有不想動的時候。
前面提到的“穩下來”“定下來”也是個動態起伏的過程。我們都是普通人,承諾行動并不意味著力求完美,以及迫使我們實現所有的目標。當失敗、失望、失落來臨時,當下就會感到一股強烈的情緒。這種情緒它就像是電池,總會有電量耗盡的時刻,如果我們能為它創造一個帶著愛和慈悲的覺知空間,等待它自行電量耗盡,就可以平靜下來了,回應當時情境,做出適切的處理。而如果我們使用的是抗拒、評判等回避或者控制去應對時,就像是在給電池不斷地充電。它就一直有電,很難耗盡電量,我們也就很難放下來。是否充電,選擇權在我們自己。
我們可以嘗試做一個“自我關懷”的練習,它由三個步驟組成:
第一步 靜觀當下。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現在的起心動念是什么,現在的焦慮、痛苦是什么?對此刻發生的事情保持清醒和非評判性的接納,這意味著勇敢誠實地看到自己現狀,不增不減,對當下的境遇抱以最大的,亦是有效的關懷。
第二步 共通人性。那就是告訴自己,人性是共通的,每個人被命運碾壓時都會有疼痛感,對生活也一樣會有無可奈何,現在不是只有我這樣焦慮、煩悶、痛苦,不是只有我這樣的不完美,這些是每個人的共同經驗。
第三步 善待自己。找一個你所關心的朋友或你喜歡的、愛的人為參照,用你對他的方法來對待自己。比如給自己一個溫柔的擁抱,柔和地輕撫自己的雙臂和臉頰,在身體上、精神上傳遞對自己的愛與關切。也可以對自己說一些撫慰、溫暖的話“我因為事情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心煩意亂,這是正常的。假如有個朋友變成我這樣,我會理解他,陪著他,我也想這樣對待自己”等。反復地練習,幫助我們能夠達到一種不去挑剔自己、不去攻擊自己的狀態,去善待自己。不管時世有多么艱難,我們總可以在自己溫暖的懷抱中撫慰傷痕累累的自己。因為,把自己照顧好,是你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
誠然,以上都是我的理解,我沒有生活在你的生活里,你永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困苦、無常是生命的常態,在你生活的道場里,你也會修得自己的方法,讓自己的身心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