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丹文 朱婷
摘? 要:近年來在“雙創”和“新工科”背景下,我國各個高校都提出了自身關于研究生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研究生培養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利于學生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該文闡述了“雙創”和“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策略,以期能夠提升高校研究生人才培養水平。
關鍵詞:雙創? 新工科? 小球合作?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117-03
Exploration on the New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New Engineering"
BAO Danwen? ZHU Ting
(College of Civil Avi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new engineering", each university in China has put forward its own new mod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trategy of the new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new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graduate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New engineering; Small ball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1? “雙創”和“新工科”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
1.1 “雙創”和“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內涵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進行“雙創”人才培養的核心和關鍵,人才培養模式包括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體系、師資建設、課程結構、教學模式、教學途徑、教學環境、管理監督機制等。人才培養模式要在高校自我評估體制的管理和監督下進行,從而構建穩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
1.2 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的原則
“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堅持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培養能夠適應我國社會發展“新常態”“新形勢”綜合型高素質人才。同時,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還要堅持以培養“創業家”和“創客”為核心目標,注重引領學生朝向能夠促進我國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企業家層面前進。高校在構建“雙創”人才培養模式時,應該堅持創新創業理論,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機智,為學生構建創新創業“孵化”實踐基地,將學生視為創新創業的主體,以正確的觀念引導學生成長,使其具備成熟的創新創業思維,從而在思維與實踐的雙重作用下獲得完善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此同時,高校需將“校政行企”4個方面形成“四位一體”的融合,以此提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能力,使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中,加快高校“雙創”人才的培養速度。
1.3 研究生培養目標能力體系構建
高校在構建研究生培養目標時應該明確,研究生培養目標是多維度多層次的,其主要目標在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理念、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校在制定研究生養目標時應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作為二級目標,圍繞市場嗅覺、產品意識、實踐能力、商業溝通等方面的能力進行。
2? 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2.1 創立“雙創”課程體系
地方高校進行研究生培養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幫助學生建立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提出了創新創業教育要與研究生培養工作與其專業教育相融合,從而一步步將創新創業研究生培養目標納入日常教學體系中。為此,地方高校應該對“雙創”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切實將培養創新創業研究生的教育目標落到實處。
地方高校一方面要針對創新創業研究生培養機制,建立或完善相應的專業學科,比如創業學、創業素養、創業實物、成本核算、企業戰略規劃、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課程。通過設置這類專業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明確清晰的創新創業意識,助其規劃合理的創業目標,同時在學校的幫助下完善創業過程中的理論依據與技能成長路徑。另一方面,高校在開展相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時,需要與學生專業的研究方向相契合,盡量引導學生加大對該專業潛能的挖掘力度。因此,強大的師資隊伍必不可少,高校需要將創新創業教師與專業教師相互搭配形成教師隊伍,對不了解“雙創”工作的教師進行培訓并定期開展檢查,在教師準入標準中加入相應要求。如此一來,在教師招聘與教師培訓兩方面,創新創業都有一定程度的融入,師資力量得到保障。與此同時,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中,高校需要進行相關資源的傾斜,給予更多培訓資源給思想觀念先進,對新鮮事物接受程度更高的青年教師,以此提升創新創業培訓成果的質量。此時,為了增強高校教師的“雙創”意識與能力,學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實踐平臺,鼓勵師生參與模擬經營類的創新活動中,提前積累創業經驗。
在評估方面,高校需要結合教育部的要求,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工作質量為目標,實事求是地結合本校發展水平,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自我評估工作。比如,教育管理水平評估要著重檢查學校各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合理性,教師資源配置協調性,以及相關實踐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審查學校是否為創新創業研究生培養建立了具體的教學計劃,各個教學環境是否完善、合理。學校還應該考查實際教學管理情況、教學設備的利用情況,以及重點監督主要的教學環節。
2.2 以項目為驅動改革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
為了提升高校工科研究生的綜合能力,“新工科”鼓勵高校在教學中加入對研究生工程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因而高校需要開展更加具有實踐性的項目教學來幫助學生提升能力。研究生階段,工程項目往往具有綜合性與復雜性的特征,應用性與創造性很強,學生的系統思維、學習與應用能力、綜合分析與判斷能力這5個要素成為必備。在完善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高校教師需要將眼光放長遠,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思維、實踐與應用方面的能力,從而帶領學生在專業能力與創新意識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比如,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可以引入“項目與行為引導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研究性教學方法,項目行為引導被眾多歐美國家應用于工科研究生的培養中,這種方法通過將工科專業理論知識結合到具體的工程項目中,創設專業的教學情境,以此打造復雜度較高、學習性較強的工程學習項目,十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工程能力,使學生提前積累工程經驗,挖掘教材和書本背后隱含的實際內涵。
在應用此類教學設計后,高校教師在培養研究生時能夠與學生一同參與真實工程的設計,將教學內容完美地與工程現場結合在一起,不僅活靈活現地展示了專業基礎理論,還幫助學生提前適應未來的工作場景,使理論與技術相互融合。
2.3 企業參與實踐教學課程建設
實訓基地是工科研究生培養必不可少的場所,高校在推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工作時應加大實訓平臺的建設力度,除了動用該校的師資力量與教育資源外,還需積極尋求當地企業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鼓勵學生參與實踐,以企業文化傳播與崗位實習完善實踐教學課程。
例如,在設計課程案例時,高校教師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選取適合研究生學習特點的工程案例進行教學,通過分析真實的項目內容,提煉課題的教學內容,將企業研發新產品的流程介紹給學生,并重點關注技術突破的節點,給予學生相應的靈感。除此之外,高校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爭取實地考察的機會,帶領學生去企業實地參觀,或是邀請企業的資深工程師來校授課,幫助學生打開行業視野。
3? 結語
作為人才輸出基地,各地高校都應該在“雙創”和“新工科”背景下重新審視自身研究生人才培養的模式,是否符合社會對復合型工程人才的需求,是否是從研究生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為此,地方高校可以從創立“雙創”課程體系、以項目為驅動改革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企業參與實踐教學課程建設等方面完善高校研究生培養計劃,為社會不斷輸送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峻,劉通,夏云超.“雙創”和“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1):42-43.
[2] 魏佳.“新工科”背景下民辦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8,153(37):248-249.
[3] 李翠敏,王曉春.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索[J].大學教育,2020(4):154-156.
[4] 馬睿.新工科背景下行業特色型大學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9.
[5] 李佳洋,范立南.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聯合共建創新實驗室建設與發展研究[J].科教導刊,2018(6):7-8.
[6] 周小安.合作環境支持度對產學研合作行為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