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星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的迅猛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使人們的思想受到嚴重的沖擊,尤其是對剛剛離開父母的高職學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還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緊緊抓住專業課堂的主渠道,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根據《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的教學內容,針對每個項目的具體內容分析其隱含的課堂思政元素,在鞏固原有思政元素的基礎上引入新的思政內容,并且分析提高課程思政教育水平的途徑。
關鍵詞:高職? 工業機器人? 現場編程? 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168-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 Field Programming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I Xing
(Changc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3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conomy, the remarkabl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make people's thoughts seriously impacted, especially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ho have just left their parents, their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value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formed, but also need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teachers. Grasp the main channel of professional classroom tightly, and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while impar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Industrial Robot Field Programming, the implie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each project,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re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consolidating the origi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vel of the course are analyz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ndustrial robots; Field programming;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習總書記的講話明確的提出,要求各類課程利用好課堂教學這個教育影響學生的主要渠道,積極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聯系不明顯,那么如何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就成為該文的研究內容。
1?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課程介紹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既是該專業的核心課程,又是必修課程,還是“1+X”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核內容。課程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完成一個個實際生產過程中的任務,使學生掌握現場編程和使用示教器的方法,具備未來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并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化學生的職業認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2?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際交流頻繁且日漸深入,不同的聲音通過各種渠道傳遞給學生們。如何使他們堅定立場不動搖,如何使他們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重點,更加成為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在思想意識上受到的沖擊問題,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評判標準,使他們清晰地知道交流過程中應該學習哪些優點[2]。
相比本科院校,高職院校的生源普遍成績較低,部分學生成長過程中缺少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導致他們在步入大學校門后依舊茫然,不知道即將要肩負起怎樣的責任,甚至沒有奮斗目標,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專業教師從生產實際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從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思想問題入手,更貼近生活,更易于學生接受,更具有影響性,有益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
該課程以ABB工業機器人為載體,采用項目制教學方法,按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順序,把教學內容分為6個項目,具體包括基礎認知、循跡模塊編程與操作、繪圖模塊編程與操作、裝配模塊編程與操作、碼垛模塊編程與操作和搬運模塊編程與操作。為了發揮好與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和協同作用,在分析思政教育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深入思考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點,挖掘專業技能背后隱含的思政元素。每個項目都對應1~2個思政元素,隨著項目的學習不斷增加新的思政元素。
3.1 工匠精神的教育
課程開始要向學生介紹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以此為切入點,向學生介紹《大國重器》和《大國工匠》中的領先技術和優秀工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于自己制造的產品反復打磨,不斷追求技能提升,不斷完善產品的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3]。工作對于工匠而言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自身價值體現的途徑,工匠對工作充滿熱愛,用高質量的產品為自己贏得尊重。《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旨在把我國由制造業大國打造成制造業強國,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不斷鉆研,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質量,因此工匠精神的教育已經成為思政課中必修內容,并且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是聽從父母的建議或者受成績的制約選擇所學的專業,缺少對專業的熱愛,甚至沒有做好將來從事相應工作的準備,工匠精神的教育就更加必不可少。在第一個項目中確定以工匠精神為主要思政教育目標,希望從課程的伊始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于所學專業的熱愛,讓學生了解工作崗位的情況,使學生明白祖國的發展與自身息息相關,要勇于承擔起歷史賦予他們的偉大使命。
3.2 安全操作的教育
安全事故不絕于耳,忽視安全就會付出血的代價,所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蘭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廠的一名包裝操作工,在設備故障期間沒有及時斷電,并且違反崗位操作法進入裝袋機投料門行程范圍內撿拾掉落的包裝袋,導致頭部受擠壓,最終搶救無效宣告死亡。類似這樣事故的發生,在惋惜的同時也為人們敲響安全生產的警鐘。讓學生觀看《生產安全事故警示錄》,用血淋淋的事例告誡學生,無論從事哪個崗位都要首先學習相應崗位的操作安全法規,嚴格按照法規的要求操作,對于安全抱有一顆敬畏之心。
3.3 工作作風的教育
職業素養教育貫穿課程的始終,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職業操守,使學生具有更高的職業道德[4]。工作速度更快,運行更平穩,安全性更高,一直是我們操作機器人所追求的目標。程序運行時間縮短就可能實現增產,從而降低成本。程序運行沖擊的減少就可能延長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損耗。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鼓勵學生保持積極地工作態度,不斷豐富自身的學識,不斷追求更準、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養成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3.4 團隊精神的教育
裝配模塊編程與操作任務中要求工業機器人分別把紅色、藍色、黃色的配件安裝在指定位置上,最后把盒蓋裝配到盒體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的一個配件,只有我們各司其職、互相配合才能構成一個運轉正常的裝配體。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從調試生產零件的工業機器人,到調試裝配的工業機器人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是許多人一起調試所需的時間只需要幾分之一,甚至于幾十分之一,這就是團隊的效率,更是團隊的作用。在平昌冬奧會的閉幕式上,沈陽新松機器人表演了“北京8min”。節目成功的背后是研發團隊夜以繼日加班加點的辛勤付出,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并肩作戰,攻克了運動姿態多樣性、車體穩定性、多臺機器人協調運動等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實現了百分之百的演出成功率。這是團隊取得的成功,是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相互配合取得的成功。
3.5 經濟意識的教育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企業不斷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就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頭腦中要具有經濟意識。為使學生具有經濟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介紹一臺機器人的售價,所需耗材的消耗成本。在授課過程中引入成本意識,既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又影響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觀。近年來,不法分子將罪惡之手已伸向大學生,欺騙他們借貸高利貸,給家庭造成巨大損失,所以經濟意識的培養具有時效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經濟意識的培養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追求利潤,不要妄想不勞而獲,不要貪圖一時的利潤而使用劣質原材料,要堅決杜絕違法亂紀等。
3.6 創新意識的教育
搬運模塊編程與操作項目中編寫的程序可以有多種方法,這就鼓勵學生面對問題要有自己的解決辦法,要多問問自己還有別的方法么,哪一種方法更好。《中國制造2025》中把創新驅動確定為基本方針之一,鼓勵制造業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在全社會形成創新風氣。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激勵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為學生提供嘗試新方法的必要設備。
4? 《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課程思政教育水平提高的途徑
4.1 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的素養
要想把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自身是一個具有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人,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身作則,起到示范作用。其次,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在一定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能找到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的融合點。
4.2 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
從傳統的講授式,向學生喜愛的體驗式轉變。從學生實踐過程中尋找思政元素,在學生體驗過程中,提煉出課堂思政的教育契機,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能夠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并且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用所學的思政理論指導行動。
4.3 完善的評價機制
理工類課程多數采用試題和操作的考核形式,融入課程思政后,應適當增加過程性考核,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關注學生表現出的人文素養、思想意識形態和職業素養,使學生關注自身的成長,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5? 結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思政教師獨有的責任,而是轉變為全體教師共同的責任,如何把專業課與課堂思政有機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綜合素養已經成為每一位專業教師的新挑戰。
參考文獻
[1] 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5-7.
[2] 肖貴清.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基本思路[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4-41.
[3] 陳立平.工匠精神培育視域下的高職思政課改革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0):67-69.
[4] 劉宇利.工科專業課堂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以《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0):94-95.
[5] 蔣艷.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建構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9.
[6] 楊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