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燕玲
[摘 要]在高職《汽車工程制圖》教學中進行“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的禮儀規范,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時間緊迫感,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使學生能夠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
[關鍵詞] 課程思政; 汽車工程制圖; ?培養;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 ? ? [文獻標識碼] ? ? [文章編號]
《汽車工程制圖》課程是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平臺課,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開設。此時,學生剛剛結束緊張的高三學習或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習,還懷著初進大學的美好向往,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美好的理想。但進入大學后,如何為人處事、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克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如何在完成學業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的愛好,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等等,都是擺在同學們面前的新課題。因此,大一新生人生觀的形成,不但需要輔導員和專職思政課教師的全情投入,還需要其它各科目教師,根據課程內容,組織安排“課程思政”,在課堂上不但教書、更要育人。
1.“課程思政”在《汽車工程制圖》教學中的應用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育強則國家強,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為此,專業課教師要虛心學習,并與思政課教師或輔導員等專職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教師深入溝通交流,在《汽車工程制圖》這樣比較專業的、基礎的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不能生硬地把政治理論課照搬過來,而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為此,我們《汽車工程制圖》課程組根據大一新生的特點,結合課程內容,進行了“課程思政”實踐,課程組教師一起備課,通過共同的探討和研究,充分挖掘與本課程相關的思政元素。同時也吸納并分享個人在參加學院例會和政治理論學習會議上的好案例。經過在課堂上不斷的實踐、驗證,我們發現,如果精心選擇案例,育人先育德,那么學生不但能通過課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更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更會對學生的未來人生產生正面、積極的引導。
[作者簡介] 于燕玲(1969-),女,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系督導,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車工程技術。
2.《汽車工程制圖》“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
2.1“課程思政”,注重培養同學們的禮儀規范。
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與表現,能對學生起到很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課程思政”首先要求教師身正為范,注重小事,注重細節。比如,教師上課時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儀容,不穿奇裝異服,夏天時不穿短褲背心上課,不穿拖鞋到教室,這樣才能對學生做同樣的要求。教師每次上課,提前十分鐘到課堂,并要求學生同樣如此。教師上課不允許用手機接打電話,更不能用手機玩游戲,也要求學生做到這些。教師上課時,文明用語,大方得體,和善對待每一位學生,也這樣要求學生。對待學生的提問,教師要耐心細致解答;對待學生交的作業,每一次都要認真批改,不能懈怠。教師的這些言語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做到按時準點上下班,不會玩物喪志,不會對客戶不耐煩、惡言惡語,能夠做到落落大方,行為端莊。這些好的示范,會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走的更加順暢、通達。
2.2“課程思政”,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大一新生除了有滿懷的豪情,在學習生活中也會有很多迷茫。因此我們課程組在課堂上除了使學生學到《汽車工程制圖》的知識,掌握讀圖、繪圖的技能,更多的是讓同學們自己思考: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我們能獲得什么樣的本領,有了這些本領,以后又能給企業創造怎樣的價值?給國家作出怎樣的貢獻?并舉出一些反例讓同學們討論,比如某某,祖國培養成高知,卻被外國惡勢力利用,用所學知識作出危害我們國家安全的事情。通過這樣的討論,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通過這樣的“課程思政”,同學們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培養了愛國主義情懷。
2.3“課程思政”,培養學生的時間緊迫感。
我們在“課程思政”實踐中,適當地采用一些儀式,會使課堂變得神圣起來,學生自然會產生敬畏之心。比如,《汽車工程制圖》課程組教師上課前兩分鐘讓學生集體朗誦《論語》中各種名言或惜時的詩句、愛國、愛家鄉的詩句等,每一次課前都把這些要朗誦的內容發布給大家,通過課前朗誦這些警言名句,同學們有了時不待我的時間緊迫感,有了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同時使同學們意識到,自己未來也是棟梁之才,從而能夠更加珍惜學校的時光,更加珍惜大好的學習機會,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自己的家鄉。
2.4“課程思政”,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對于“汽車工程制圖”課堂教學,教師在學生讀圖、繪圖時嚴格要求。比如畫圖時,嚴格要求學生在畫各種線型時區分清楚,不能混淆;嚴格要求學生畫圖時先畫基準線,然后按步驟遵循“三等”規律畫圖等等,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出現或少出現錯誤。注重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測繪齒輪泵時,嚴格按照拆卸順序,并認真測繪,再按安裝順序安裝。通過讓學生按規范親自動手操作,來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熱愛勞動、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課程思政”在《汽車工程制圖》課堂上應用的體會。
通過實踐,我們在《汽車工程制圖》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和技能,還提升了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同學們的禮儀規范、愛國主義情懷、時間緊迫感。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提高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愛之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夠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趙倩,胡林嵐,仲太生.“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課程思政實踐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3):72-74.
[2]尹伊婷.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探究[J].智庫時代,2020(13):171-172.
[3]唐婧.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究——以高校《工程制圖》課程為例[J].安徽建筑,2020,27(03):171-173.
[4]宇曉明,張斌,封士彩,胡朝斌.機電一體化“課程思政”的教育探索與教學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4):182-183.
[5]趙瑩.“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有效性探討[J].福建茶葉,2020,42(03):190.
附作者信息:
單位: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作者姓名:于燕玲
郵編:442000。
作者簡介:姓名:于燕玲(出生:1969---),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省濟源市人,職稱:副教授,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車工業技術
收刊地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五堰街道柳林春曉智慧社區,郵政編碼:442000,收刊人姓名:于燕玲,手機1338715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