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楚劇也叫“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經過不斷發展后,1926年,更名為“楚劇”,其盛行于孝感、武漢、荊州、黃岡等地。在楚劇中,分為小調、板腔、高腔三部分腔調,不僅題材豐富,且貼近人們生活,具有非常濃厚的鄉土氣息。本文基于楚劇基礎上,主要分析其表演藝術特色。
關鍵詞:楚劇;表演;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J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14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99
楚劇最早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間,經過哦呵腔與山歌、道情、民間說唱的融合,最終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方性傳統聲腔劇種。楚劇在黃岡、武漢等地區非常流行,對湖北地區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古代的湖北省,歸屬于楚地,在該地區孕育著豐富的文化,其中戲曲高達二十余種,至今仍然留存并且活躍著不少劇種,比如原創楚劇《懸魚太守》、《楚劇大師沈云陔》等都是近幾年創作的,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
一、唱腔層面的表演藝術特色
在楚劇唱腔中,主要分為小調、板腔、高腔三種唱腔。其中板腔類唱腔居多,其中板腔類的唱腔又可以細分為仙腔、四平腔、悲腔、迓腔、十枝梅等。
在楚劇中多以迓腔為主,還可以細化分為男迓腔、女迓腔、出迓腔、西皮迓腔四種,這四中迓腔都具有各自的特點,體現出不一樣的風格,其中女迓腔,非常溫柔、婉轉;對比之下,男迓腔則顯得非常簡樸粗獷;而西皮迓腔,雖然強勁,但卻非常質樸;悲腔則如名字一樣幽怨且深沉。從節奏上看,迓腔具有非常強的表現力,且靈活多變,所以,可以充分借助迓腔來講述事情,與此同時,也可以借此抒發情感,具有非常高的應用率[1]。而四平腔在曲調上呈現出非常華麗的感覺,特別輕快,所以在表達喜悅快樂的情感時會使用四平腔,經過不斷發展后,派生出西皮四平唱腔,相比之下,在曲風上則多呈現出旋律婉轉悠揚,比較適合身份高貴的女性演唱。十枝梅最初是作為天污花鼓戲中《十枝梅》的主打曲調,經過發展后,逐漸演變成了楚劇唱腔,該唱腔主要傳達的是一種歡快情緒。而當中的悲腔,從名字上不難理解,其想要表達的就是一種悲痛、凄涼的情緒,其中男悲腔、女悲腔在曲調上又有明顯差別,男樸素高亢,女婉轉細膩。
在眾多唱腔中,高腔目前已經逐漸消失,以前在湖北的荊州、襄陽、孝感等地非常流行,影響力非常大,但現在已經消失在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經過武漢市楚劇團的搜集和整理,又將其融合進了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中,成為了楚劇中的唱腔之一。在高腔中,曲牌豐富多樣,高達百余首,例如,《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高腔所呈現出來的旋律非常優美,在節奏上也多平緩,而唱詞非常優雅唯美,基于這些特點,可以將其使用到抒情、敘事中。
而楚劇的小調非常多,并且不同的曲調其風格不同,在不斷改革下,促使表現力非常強,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展起來。小調主要可以分成,報字接腔、按曲填詞,比如按典填詞的有《十繡調》、《賣雜貨》等;而《紐絲調》、《賣棉紗》等都是報字接腔[2]。
二、角色層面的表演藝術特色
在對子戲基礎上,融合漢劇和京劇的表演藝術,而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最終形成了楚劇獨有的表演藝術特色,但對于角色層面,并沒有明顯的區分。在最開始只有旦、丑兩角,到了后來又演變出胡子生、小生、正旦、窯旦、花臉等。
對于生角而言,非常注重融合生活動作,不僅可以出演民間生活小戲,也可以出演袍帶戲,在戲路上非常寬。而在小生表演上的扮相,主要集合了多種戲劇化妝技巧,其中包含了越劇、京劇、川劇、漢劇,最終展現出雅而不俗的美感;而在唱功方面,主要采用了“氣口”控制法,此方法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在表演肢體動作方面,尤為注重形體自然美,強化身體各部位的細微變化。而旦角的表演藝術,主要呈現的就是家庭生活戲,所以對應的唱腔更加細膩樸實、非常親切感人。比如在《送香茶》、《繆老三推車》中,旦角的扮相非常俊俏,唱腔也屬于較為圓潤型,人們非常喜愛。
三、題材層面的表演藝術特色
在題材方面,楚劇可以說是非常廣泛,并且具有非常強的包容性,其中較好的融合了京劇、漢劇中的較為經典的重頭戲劇目,當然,也可以展現生活戲、現代戲,能夠利用多種手法進行展現,因此,可以較好的融合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了地方化、生活化特點。無論處于哪個時期,其中反映的弘揚正義、打擊邪惡等是劇目的題材,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四、結語
總之,楚劇作為傳統戲劇之一,其中充分展現了濃厚的楚風漢韻,這是不同地域、民族的智慧,經過歷史長河的磨礪,最終形成了一種具有地方性的傳統民間文化藝術,這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應當繼續傳承和弘揚。
參考文獻:
[1]熊念桃.漫談當今楚劇的表演藝術特色[J].黃河之聲,2019,67(16):123-124.
[2]趙靜.非物質文化遺產“楚劇”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5(05):169-171.
作者簡介:夏莉莉(1983-),女,漢,湖北武漢人,國家三級演員,戲曲青衣、花旦演員,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研究方向:戲曲表演、楚劇表演基本常識、戲曲演員發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