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陳迪 謝夢圓 袁芳 閔曉文
【摘 ?要】現階段我國的全面改革有了進一步深化,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在新技術的應用下,也了很大程度的進步。電子商務的發展對農產品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應用在農業信息化以及現代化發展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基于信息化發展背景下,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加以探析,總結出幾點關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應對策略,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農產品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應對措施
引言
隨著我國農產品銷售量不高的問題日益嚴重,同時伴隨著互聯網的日益普及,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國的農產品的發展需要注入新的商機和活力。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能是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相關部門提供理論參考,以加快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應用。
1.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1電商進軍農產品
農村電商蘊藏著巨大的商機,諸多電商企業包括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首的電商平臺紛紛開啟電商進村旅程,以期搶占未來的市場。2012年5月19日順豐優選悄無聲息上線;6月,淘寶農業頻道上線;7月,京東開通生鮮頻道;8月,聯想控股成立佳沃集團拉開了各行跨界征戰農業的序幕;2013年東航低調啟動東航產地直達網;2014年樂視推出食品電商樂生活。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進軍農產品行業。
1.2農產品電商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電子商務可以很好地解決我國農業“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實現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能夠改善農產品流通狀況,促進農產品貿易,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首先,電子商務可以實現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其次,農產品電子商務可以促進人們消費;再次,農產品電子商務有利于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利于農村增收。
1.3國家大力支持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密集出臺了系列支持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了人才、物流、基礎設施、金融、市場環境等全方位支持。要不斷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的運用。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市場趨勢,電商進入鄉村都是大趨勢。
2.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業信息發布渠道不暢及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農村基層主要是靠開會、辦班、發資料、有線廣播、有線電視等方式傳播農業信息,顯然跟不上市場變化的要求。同時,農民被動地、單向地接受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業信息機構的信息傳播,對信息資源的利用缺乏積極性和風險性,造成農業信息的傳播效率不高。農業信息傳播的落后性、被動性、單向性必然造成農業信息的滯后,極易導致農業生產的大起大落,導致農產品過剩或短缺,引起價格波動,以致無法真正體現農產品的價值,影響農業結構調整的進程。長期以來,農民的信息意識薄弱,小規模生產經營已使農民習慣了種什么、養什么全憑經驗。同時,由于經濟和文化基礎的限制,他們沒有條件及時、直接地從網上獲取信息,也沒有能力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篩選,更沒有可能上網發布信息。因此,目前以服務農戶為主的信息傳播,因缺少連接信息網絡與農戶的有效載體,影響了農業信息應有作用的發揮,也使農業信息難以從網上走進廣大農戶的家庭。
2.2不夠注重農村電子商務信息化建設
在國外,農業是受國家保護的弱質產業,政府在發揮主導作用,主要是制定規劃和政策、加強立法、增加投資。在國內,我國在信息化建設上方面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對信息網絡互聯及信息共享重視不夠,不能及時對已發生變化的內容進行規劃修改完善。在投資上,農業部在幾年前就提出“金農工程”,但國家一直未予立項,在農業信息體系的建設方面,國家雖拿出專項資金,但額度偏小,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盡管農業部農業信息網已開始運行,且內容豐富,部分省級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已開始起步,但地市級及縣級則較為落后,多是單機作業,有的微機型號還很落后,特別是有的縣級農業部門連工資發放都困難,更無暇顧及農業信息化建設。
2.3缺少現代電子商務人才
農業信息網絡的建設需要一大批精通網絡技術,熟悉從村經濟運行規律的專業人才。能為農產品經銷商提供及時、準確的農產品信息,對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場形勢,回復網絡用戶的電子郵件,解答疑問等。而由于對農業信息網絡人才不夠重視,投入經費少,加上培訓機制的不完善,目前農業信息網絡人才相當缺乏,使得農業信息專業庫的建設、更新速度緩慢。
3.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3.1產品和服務策略
互聯網絡具有很好的互動性和引導性,用戶可通過互聯網絡在企業的引導下對產品或服務進行選擇或提出要求,企業可根據顧客的選擇和要求及時地進行生產并提供服務,以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和營銷效率,產品的研發與定位。生產出適合消費者所需要的產品,是現代市場營銷的中心,電子商務也不例外,太便宜和太昂貴的商品都不易在網上交易成功,因為太便宜的商品會因送貨上門而價格上漲,而太昂貴的貨物,顧客更樂意通過面談來購買。因此,企業應通過市場調研先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和偏好,然后再設計產品,只有這樣才能使產品研發做到有的放矢,從而贏得顧客。
3.2發展不同渠道
互聯網發展改變了營銷渠道的結構,電子商務渠道可分為網絡直銷渠道、網絡間接營銷渠道和雙道法三種類型。目前,大多數的企業采用雙道法:即同時使用網絡直接銷售渠道和網絡間接銷售渠道,以達到銷售量最大的目的。鑒于農產品既是生產資源又是生活資源,經營農產品的企業在網上銷售渠道選擇上應有所側重。建議可以通過開通一條外貿渠道,把農村農產品推向外國市場,更是有利于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3.3合理科學定價
商業應用網站在互聯網上開展的成功案例基本遵循了互聯網的免費原則、間接收益原則和低價位定價原則,農產品在人們消費結構中,多屬必需品與低檔品,且消費彈性不足,只能采用低價位定價策略,目前農產品品牌效應尚未形成,應該重點樹立品牌農產品物美價廉的形象,而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價位,可用低價位來開拓市場,使產品占領市場后,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提高價格,使品牌農產品的價格和價值相符,再用高價位獲得高效益。
3.4加強人才培養
為了進一步提高人們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意識,離不開整的鼓勵和支持。在農產品電子商務不斷發展的今天,只有不斷更新農民的思想觀念,提升網絡信息化應用水平,擴大農民朋友近距離接觸網絡、運用網絡的范圍,才能讓農民更詳細的了解到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優勢和利益所在,才能讓農民對農產品電子商務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會去更好的將其運用到實際中,農產品電子商務才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3.5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
在電子商務發展的今天,提升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建設,重點扶持一批有實力的農產品物流企業,加大對物流設備、技術和人才的引進等方面的指導和經濟資助,把這些企業發展成為農產品物流行業的重點企業。再培育一批大型重點專業市場,屆時,把農產品市場覆蓋到各個城市和區域,在此基礎上更加利于發展較大的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信心化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發展電子商務是主流趨勢,各地可以借鑒其他地方的先進經驗,努力探索創新,借鑒電子商務這個現代化工具努力打響一場農業革命。
4.結束語
由此可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同時為了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更好的發展,對此要加強這方面的理論分析研究,提供多方面良好的發展方向。在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優化過程中,要充分培養電子商務方面的技術人才,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更要注重應對措施的可變性,從而促進農村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希望能不斷改進在農村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相信未來我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必將取得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智慧.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8,000(021):14-15.
[2]安洋洋.基于阿里數據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策略探析[J].農業經濟,2017,000(003):133-134.
[3]夏青松.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碭山縣為例[J].宿州學院學報,2017,032(004):5-7.
[4]程琳.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12):26-27,共2頁.
作者簡介:曹陽(2000.01-),女,安徽淮南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
陳迪(2000.08-),男,河南南陽人,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安徽財經大學工程造價專業,本科生。
謝夢圓(2000.12-),男,浙江寧波人,蚌埠市蚌山區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生。
袁芳(2001.08-)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