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杰
[摘 要]孩子的教育往往涉及到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同樣,職業高中中學生的教育也一直受到社會關注。怎樣才能教育好這部分學生,是職教人一直探索的問題。本文以班主任的視野,從德育、學生管理及教師自身等方面做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班主任;職業高中;學生;教育
課改以來,要求教師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應該是怎樣讓學生成人,特別是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名職業高中的班主任,更應該思考這一問題。做好學生的教育引導工作,認真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履行班主任的育人職責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性內容。為此,班主任要明確認識工作對象的特點及發展需求,并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因勢利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一、做好學生的德育引導工作
良好的品德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無論何時,對學生的德育都應放在第一位,這也是“授人以漁”的前提。作為一名班主任,學生一入班就應該教育他們明事理,知廉恥。在班會的時候,可以借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故事,讓他們明白百善孝為先,尊老愛幼,尊師敬長的道理;借毛主席的“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警句,讓他們明白謙虛懂理,自強不息,勤奮好學是中華之美德;借宋慶齡奶奶的故事讓他們知道誠實守信的重要……同時,同學間一旦發生矛盾,要和他們一起分析原因,找出癥結,并鼓勵他們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得剛入高一不久,班級兩名女同學產生了矛盾,我引導她們從思想上徹底意識到同學間應該怎樣相處,利用班會的時候讓全班同學看了一段以團結互助為主題的視頻,然后全班同學展開討論:同學之間應該怎樣相處?適當引導,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班會過后的第二天,這兩名同學手拉手地找到我,承認了錯誤,我擁抱了她們,并向她們豎起了大拇指。
二、幫助學生擺脫嬌生慣養,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之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手心里的寶,更是父母的心頭肉,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一家六口人圍著他一個人轉,儼然是家中的“小皇帝”,這使他們自理能力低下,甚至掃地、擦桌子這樣的小事情都做不好。作為班主任,平常要注重鍛煉這部分學生的獨立性。在管理班級方面,要大膽任用學生管理學生。堅強的集體領導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條件。在班集體建立初期,先指定一些人分別管理班級各項工作,邊工作邊觀察,然后采用自薦或推薦的方法確定候選人,進行全班同學投票選舉,正式產生班干部。這時候的班主任應該放手讓班干部去開展工作,隨時觀察他們的表現,在必要的時候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對班干部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使他們樹立應有的威信。同時,還要鼓勵全班同學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讓學生有主人翁意識,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份子,在班級落實“民主集中制”。另一方面,要通過家長會、微信群、打電話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交流意見和建議,增進互相理解與支持,推薦家長閱讀教育類書籍等,幫助他們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家養成“動手”的好習慣。
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有些學生由于父母離異,成為父母嫌棄的對象,從小失去父愛或母愛,有的跟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一起長大,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會認為自己是遭人厭惡和嫌棄的。久而久之,他們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和冷漠,對一切事物都漠不關心,對自己缺乏應有的自信心。對于這樣的孩子,班主任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只是從學習上,更應該從生活上多關心他們。這種關心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動作,一次擁抱,一句表揚的話語……總之,要讓他們體會到“被愛”的感覺和被“認可”的態度,從而喚醒他們內心深藏的愛,幫助他們找回自信。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初中往往是被忽略的群體,“后進生”“差生”成為他們的代名詞,他們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尤其是在學習方面,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笨”。班主任要幫助他們找回自信,要有意放大學生的優點,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看到他們一點點的進步都要“大肆”表揚。在學生中樹立榜樣,用榜樣的示范行為、優異成績來影響其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逐漸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四、給學生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賞識教育固然是好的,但它也有“失靈”的時候,一味地“賞”下去,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教師要給學生立規矩,加強班級管理。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內容,是班級工作的基礎,有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班級制度管理方面,學生一入班級,要讓他們知曉中學生守則及學校的規章制度,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不得逾越。特別是出現第一個犯錯誤的同學時,一定要按約定好的“懲罰”制度來執行。讓學生明白制度就是制度,大家必須去遵守。另外,班級要制定班規。班規可以在班會上全班同學討論后制定出來,這樣,在以后執行的時候,大家可以互相監督,心甘情愿地遵守。在班級教學管理方面,我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學習來不得一點馬虎。我要求他們在學習上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上課要向課堂要效率,充分抓住課堂40分鐘,今日事今日畢。每天都要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對于每天都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一定要“賞”;對于拖沓,沒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也一定要“罰”。做到“賞”“罰”分明,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當代社會,教師不僅要能“傳道、授業、解惑”,特別是職業高中的教師、班主任,既要駕馭得了課堂,能旁征博引,使課堂妙趣橫生,課下又要能與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到學生中間。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的榜樣作用必然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時刻牢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神圣使命,教師必須塑造好自己的師魂,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只有具備了崇高的道德品質,才能做到言傳身教,學生才能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潛移默化,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在日常教學及班級管理中,教師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養,多閱讀一些教育教學著作,和有經驗的老教師交流,向他們學習教育教學經驗。為人師表,禮貌待人,注意自身儀態,穿著大方得體,不打扮過于前衛。教師無論何時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亂發脾氣,不說臟話,不說傷害學生自尊的話,禮貌待人。這些努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有直接影響,上課要面帶微笑,舉止要優雅大方,要能寫出字跡優美的板書,精心布置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2.要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成為學生喜歡的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作為一名班主任,要能俯下身來與學生對話和交流,尤其是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不要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處理問題,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找出錯誤所在。即使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在批評學生之前,可以先找出他的優點表揚一番,然后再指出其缺點,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就不會排斥老師,知道老師是在幫助自己進步,會很容易地接受批評。另外,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走到學生中間,多了解他們,與他們聊天,建立深厚的“革命感情”。教師要爭取成為一名與學生沒有代溝,受他們歡迎的教師。
3.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如今,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現在的學生喜歡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更喜歡知識淵博的朋友。所以,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流利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能“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要較好地掌握重大時事,努力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要掌握不斷更新的知識,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與他們共同學習。教師會發現學生自身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形成“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學生的教育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把對學生的教育在潤物細無聲中慢慢摸索、體會、提煉和升華。
參考文獻:
[1]劉 勇.職業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工作[J].成才之路,2014,(21).
[2]錢芳英.責任信任賞識——職業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