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顯波
理想的分娩方式不但可減輕產婦的痛苦,還可降低圍產兒及孕婦的死亡率與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可改善妊娠結局,保證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臨床選擇的分娩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分娩、剖宮產及無痛分娩三種。不同分娩方式實施的麻醉也不同。
剖宮產怎么麻醉
在剖宮產手術中,麻醉醫生在L2-3間隙進行穿刺實施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將濃度為0.5%的羅哌卡因注入硬膜外腔內,并將麻醉平面調整為T6~S4。手術過程中不需要輔助用藥。手術結束后,麻醉醫生需要連續在硬膜外注入4mg嗎啡與濃度0.125%羅哌卡因進行復合麻醉,總量控制在100mL,輸注速率為2mL/h。全身麻醉會增加胎兒呼吸抑制概率,主要適用于緊急狀況下的剖宮產。半身脊椎麻醉主要包括腰麻與硬膜外麻醉。一般情況下,剖宮產選用的麻醉方式為腰麻,這種麻醉方式起效速度較快,用專用的細針在患者脊椎關節間隙進針,并在脊髓末端空腔內注入麻醉藥,保證藥物達到蛛網膜下腔,進而達到止痛的目的。腰麻后產婦意識清楚且能自行呼吸,但控制排尿的神經被阻斷,患者暫時失去運動能力與感覺能力,需要在手術期間放置導尿管。
無痛分娩怎么麻醉
產婦在第一產程開始便要實施硬膜外麻醉。麻醉醫生在L2-3間隙常規穿刺置管,之后將濃度0.125%羅哌卡因與2?g/mL芬太尼注入其中,取得滿意的鎮痛效果后與PCA泵連接,保持5mLPCA量,背景輸注速率控制在6~10mL/h,麻醉平面調整為T1,鎖定時間保證在20min。產婦處于第二產程時,無痛分娩的實施會屏蔽其對子宮收縮的正常感受,進而不能有效用力,導致胎頭下降停頓或者下降延遲等狀況,為保證宮口全開時產婦用力分娩,需要停止麻醉用藥。此外為防止脊髓液外漏引起嚴重頭痛,在移除麻醉導管后產婦需要平躺6~8h。無痛分娩過程中,新生兒的臍血pH值與正常范圍非常接近,在保證良好鎮痛效果的同時可有效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產婦呼吸逐漸恢復平穩并且潮氣量得以增加,產婦處于安靜狀態,可有效避免因劇烈運動增加氧耗量與代謝量,維持母體內的血液酸堿平衡,從而改善新生兒氧合狀態。另外,無痛分娩的實施可增加胎兒血供,對宮縮有一定緩解作用,可加快產程進程。
自然分娩怎么麻醉
分娩按照常規程序進行處理,在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吸氧。自然分娩過程中,為防止產婦會陰部出現不規則裂傷現象,需要在會陰部實施局部麻醉并將會陰剪開。需要在產婦會陰部的局部皮下組織內注射麻醉藥。麻醉藥的藥效會在1h內慢慢消退,產婦會逐漸恢復局部感覺,此時產婦意識清醒,可感覺到縫合時產生的觸覺,但不會感覺到疼痛。針對存在廣泛或者較深裂傷情況的產婦,麻醉醫生需要讓其靜脈注射麻醉藥并對裂傷部位進行縫合。產婦未完整娩出胎盤時,醫生需要采用器械進行清宮操作,此時需要使用靜脈麻醉。該種麻醉方式主要是在患者靜脈內注入麻醉藥,使其暫時失去意識,進而有效止痛,在停藥后半小時即可逐漸恢復意識。
總之,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造成的影響不同。自然分娩產婦在分娩時產生的緊張情緒及劇烈疼痛會導致其體內的兒茶酚胺水平不斷升高,促使臍血管與胎盤出現收縮與痙攣現象,進而減少子宮血流量,會對胎兒的血液供應造成影響。對不同分娩方式實施不同麻醉可有效鎮痛,阻斷交感神經的傳出及傷害刺激的傳入,減少皮質醇、兒茶酚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及B內啡肽的釋放,減少疼痛引起的血壓升高現象與心排出量增加情況,降低產婦的耗氧量,避免出現應激反應或胎兒酸中毒現象,進而有效避免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
(作者單位: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