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新 趙亮



摘? 要:平衡能力是人體重要的身體素質,兒童時期是發展各項身體素質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平衡能力。啦啦操這項運動能否有效提高兒童的平衡能力,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本研究運用文獻綜述法、實驗法和數理統計法,分析討論了24課時花球啦啦操的學習對四年級(10歲)小學女生平衡能力的影響,旨在通過實驗研究探索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為提高兒童身體素質提供參考,同時豐富啦啦操理論。研究結果顯示:24課時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四年級小學女生的平衡能力有促進作用,視覺參與下的靜態平衡能力較無視覺參與下的靜態平衡能力提高顯著,對動態平衡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花球啦啦操? 平衡能力? 小學? 女生
中圖分類號:G808?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c)-0110-06
Abstract: Balanc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human body, and childhood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There is no research on whether the sp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hildren's balance.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24-class Pom Cheerleading study on the balance ability of girls in Fourth Grade (10 years old) primary school, and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m Cheerleading training on girls' balance ability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hildren's physical fitness, and enrich the theory of Cheerlea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24-class Pom Cheerleading training has a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balance ability of girls in the Fourth Grade primary school, and the static balance ability under visual participa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static balance ability without visual participation,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dynamic balance ability.
Key Words: Pom cheerleading; Balance ability; Primary school; Girls
為提升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增進人們健康,全民健身計劃一直是國家非常重視的一項政策,其中青少年和兒童是重點。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如何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是對體育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項嚴峻的挑戰,也是青少年自身應該重視的問題。自2007年開展陽光體育以來,各式各樣的運動接踵而來,啦啦操這個運動項目也占有一席之地。
平衡能力是一切動態、靜態活動的基礎,尤其對于運動員來說,好的平衡能力是一切技術動作的基礎[1]。好的平衡能力不僅使人在運動中受益,更加影響著人的智能水平。身體各項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兒童時期,然而平衡能力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中,并沒有體現,故對于兒童平衡能力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啦啦操運動目前在我國還未成熟,仍舊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理論層面的研究極度匱乏,啦啦操在提高參與者柔韌、力量等素質方面受到一致認可,但啦啦操能否提高兒童靈敏素質和平衡能力,還亟待進一步、深層次挖掘。將啦啦操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充分挖掘出來,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同時用實踐去豐富理論,推動啦啦操運動的全面普及,同時促進廣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參與者的團隊意識,以便日后能很好地應對社會生活的諸多挑戰。本研究旨在通過實驗研究探索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為提高兒童身體素質提供參考,同時豐富啦啦操理論。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小學女生(10歲)平衡能力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相關文獻,檢索啦啦操相關文獻,并了解平衡素質的有效測試方法、評價方法,為本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1)實驗對象與分組。
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某市某小學四年級女生50人。由于少年兒童時期各身體素質增長迅速,故均選取10歲小學生進行研究。參加實驗的學生均無任何疾病史,健康狀況良好,且均未參加過任何形式的專業體育訓練。實驗對象具體信息見表1。
實驗對象隨機分2組,每組25人。實驗組啦啦操課程安排在每周二、周五下午各進行1次,以社團課形式開展,共計12周,24課時,每次上課時間為90min,時間分2小節,每小節40min,小節間休息10min,其他校園活動均照常。為將實驗無關影響因素降到最少,對照組不進行啦啦操課程學習,只照常參與校園活動。
(2)實驗時間。
2019年3~5月(共24課時)。
(3)測試指標與測試方法。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綜合考慮現有條件,受試者自身參與能力,結合花球啦啦操項目特征,本研究采用睜眼單腳站立和閉眼單腳站立2項指標作為靜態平衡能力測試項[2,3],動態平衡能力的測試項目采用Y Balance測試[4-6]。
①靜態平衡能力測試——睜眼單腳站立。
受試者從自然直立位開始,一條腿大腿向上吸腿,雙手輕輕放在所吸腿膝蓋下方,保持支撐腿膝蓋自然直立,立腰,上身不要左右傾斜、前傾、后仰,目視前方,保持平衡。記錄受試者單足睜眼站立的時間,時間從單腳站立開始,支撐腳跳動或移動、抬起腳落地均結束計時。
實驗前后每人均測試3次,取成績最好的一次作為實驗數據,以s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示范動作如圖1所示。
②靜態平衡能力測試——閉眼單腿站立。
受試者從自然直立位開始,閉眼,一只腳抬起向后,扣住支撐腳的腳踝,身體盡量保持平衡,雙臂可自然打開。記錄受試者單足閉眼站立的時間,時間從單腳站立開始,支撐腳跳動或移動、抬起腳落地均結束計時。
實驗前后每人均測試3次,取成績最好的一次作為實驗數據,以s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示范動作如圖2所示。
③動態平衡能力測試——Y Balance測試法。
人體自然中立位,測下肢髂前上棘到內踝下緣間的距離;受試者脫鞋站在Y Balance測試場地上,一只腳腳弓站在中心點后腳尖對準正前方,另一只腳向規定方向伸出;被測腳分別向正前方、內側、外側3個方向伸出,盡量伸出最遠距離且伸出腳不對地有支撐作用,2只腳均要保持穩定,伸出腳要平穩收回。
實驗前后每人每只腳每個方向均測3次,取最大值,結果精確到cm,若伸出4、5次都不能平穩收回伸出腳,則成績為0。
計算公式(1)、(2)如下所示。
左腿綜合值=(左腿前伸值+左腿后內伸長值+左腿后外伸長值)/(3×腿長)×100%? ? ? ? ? ? ? ? ? ? ? ?(1)
右腿綜合值=(右腿前伸值+右腿后內伸長值+右腿后外伸長值)/(3×腿長)×100%? ? ? ? ? ? ? ? ? ? ? ? ? ?(2)
示范動作如圖3所示。
(4)實驗數據分析。
實驗前后分別對2組受試者進行平衡能力測試,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將實驗組實驗前數據和對照組實驗前數據、實驗組實驗后數據和對照組實驗后數據、實驗組實驗前數據和實驗組實驗后數據、對照組實驗前數據和對照組實驗后數據分別進行對照。
(5)設備和儀器。
實驗前準備好Y Balance測試場地制作所需材料:膠帶、量角器、量尺,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和儀器。具體信息見表2。
1.2.3 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 22,對所測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分別探索實驗組實驗前后、對照組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實驗前后的差異性,從而探知花球啦啦操對四年級小學女生平衡能力的影響。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靜態平衡指標的變化
由表3、表4、表5、表6、表7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實驗組和對照組四年級小學女學生左右腳發展均衡;受試者通過3個月自然生長,其睜眼左腳站立能力提高顯著,睜眼右腳站立能力提高非常顯著,閉眼單腳站立能力無明顯變化;受試者通過3個月花球啦啦操的學習,較之三個月前靜態平衡能力有非常顯著的提高(具體體現在睜眼單腳站立時間和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實驗后實驗組睜眼單腳站立能力非常顯著地高于對照組,閉眼單腳站立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3個月花球啦啦操的學習可以促進四年級小學女學生靜態平衡能力(具體體現在睜眼單腳站立時間和閉眼單腳站立時間)的提高。
2.2 動態平衡指標的變化
兒童平衡能力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如靜態平衡能力更多決定于人的視覺系統、前庭功能、本體感受器的信息傳入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協調配合,而動態平衡能力更多受人體生理機能水平、下肢肌力和身體動作的協調配合能力的影響[7]。
由表8、表9、表10、表11、表12可得出結論:24課時花球啦啦操練習之后,受試者閉眼狀態下的靜態平衡能力提高程度不及睜眼狀態下的靜態平衡能力,可見視覺對青少年的靜態平衡有一定的影響,這與前人的研究有類似之處。Y Balance平衡測試結果顯示,經過24課時的花球啦啦操練習,受試者在左腿前伸和右腿前伸2種狀態下的平衡能力有顯著提高,但整體來說沒有其他方向上的平衡能力提高顯著,這與前人的研究有類似之處。在左腿后外伸展和右腿后外伸展2種狀態下,身體并不存在扭轉的趨勢,較易控制,故經過24課時的花球啦啦操訓練成績提高非常顯著。在左腿支撐右腿后內伸展和右腿支撐左腿后內伸展2種狀態下,受試者平衡能力存在細微差異,右腿支撐狀態下的成績不如左腿支撐狀態下的成績提高顯著,究其原因,可以認為是經過實驗后,實驗組同學左右腿力量的差異性降低,處于接近水平,而對照組左腿力量稍強于右腿力量,所以在對比結果時顯示出了差異性。與單腿支撐另一條腿后外伸展的動作相比,單腿支撐另一條腿后內方向伸展這一動作,骨盆有左右旋轉的趨勢,對受試者動態平衡能力的要求更高,同時對支撐腿力量的要求也更高。
綜上,24課時的花球啦啦操練習,可以提高四年級小學女生的平衡能力,其中睜眼單腳站立狀態下的靜態平衡能力要比閉眼狀態下的靜態平衡能力成績提高更為顯著;動態平衡能力在左右腿前伸方向上成績雖提高顯著,但不及其他方向上成績提高的幅度大;花球啦啦操訓練可以使兒童身體各項素質均衡發展。
3? 結語
24課時花球啦啦操訓練對四年級小學女生的平衡能力有促進作用,視覺參與下的靜態平衡能力較無視覺參與下的靜態平衡能力提高顯著,對動態平衡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本研究只針對10歲小學女生進行研究,花球啦啦操對于其他年齡段、其他性別兒童的平衡能力的相關影響將是后續研究的重點領域。因人的各項素質可以相互轉移,相互影響,故實驗后平衡能力水平的提升,更多是受柔韌、力量、速度、靈敏或是耐力的影響更大,還是受啦啦操運動本身影響更大,有待更深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 葉慧,張陽.啦啦操運動對9-12歲女性兒童靜態平衡能力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3-38.
[2] 王茜.核心力量訓練對平衡能力和核心穩定性影響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16.
[3] 史建華,謝康.3~6歲幼兒平衡能力測試方法的比較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7):205,207.
[4] 林洪,陳一平,賈渠,等.運動平衡能力陸上訓練測試器材的研制[J].體育科學,2015,35(11):61-66,96.
[5] Pawel Linek,Damian Sikora,Tomasz Wolny,
et al.Reliability and number of trials of Y Balance Test in adolescent athletes[J].Musculoskeletal Science and Practice,2017(31):72-75.
[6] 梁晨.基于Y字平衡測試大學生動態平衡能力性別差異及影響機制研究——以跆拳道項目為例[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9:2035-2036.
[7] 渡部和彥,王蕓.老年人的身體平衡能力與“外部干擾適應理論”[J].體育科學,2014,34(2):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