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爽
摘 要:網絡的迅速發展,為高校大學生參與政治、經濟等公共事件的討論提供了平臺,大學生作為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完善階段的特殊群體,因其青春期的心理不穩定性,容易受到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和左右。網絡意見領袖的價值觀一旦出現偏差,可能就會誤導高校大學生,甚至引起高校網絡輿情危機。分析網絡意見領袖的類型及特征,探討什么人能夠在網絡輿論中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以及網絡意見領袖對高校網絡輿情發展的影響和作用,進而提出對話網絡意見領袖,化解高校網絡輿情危機,變“危機”為“轉機”,凝聚大學生群體,維護大學校園的安全與穩定。
關鍵詞:意見領袖;高校;網絡輿情危機;對話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7-0122-02
一、網絡意見領袖的特征分析
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網絡發表對社會熱點的看法,助推網絡輿情的發展。而網絡意見領袖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受到普通網民的認同,同時,網絡意見領袖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對某一公共事件的引導必然包含著理性、非理性以及理性與非理性相摻雜的三大特點。
1.網絡意見領袖的理性特征。網絡意見領袖的理性特征體現在他們對某些公共事件、社會熱點的看法能夠立足于中國國情和客觀實際,并引導針對重大社會問題與突發公共事件的網絡輿情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引導網民參與到行動中去,充分發揮網民的作用。例如2012年9月21日在“表哥”楊達才落馬事件中微博意見領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具體事件型意見領袖“花總金箍棒”不僅發表博文,而且還從幕后走向臺前。該事件中他沒有以詆毀的心態發表博文,基本堅持“有一說一,抹黑沒啥意思”的心態,及時在某段時間遭到網友的批評,但他仍能堅持原則,保持理性。在媒體型意見領袖中,他們憑借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研究,對社會熱點有著全面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如新華微評在此次釣魚島問題上積極呼吁文明、理性表達愛國熱情。這類意見領袖能夠對高校大學生參與網絡輿論給以積極、正面的引導,應該是值得倡導。
2.網絡意見領袖的非理性特征。網絡意見領袖的非理性主要表現在他們在某一公共事件中發表意見時,未能客觀實際地反映該事件的原委,而是摻雜了很多歪曲、負面的內容,誤導網民甚至出現網絡暴力,影響了社會的穩定。例如曾經某網民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開封杞縣鈷60 泄漏》的帖子在各大網絡論壇流傳,稱當地一家輻照廠造成鈷60泄漏直接輻射”,引起了廣大網民關注,導致了河南杞縣“鈷60引發群眾恐慌外逃”事件。帖子發出后,由于政府沒有及時向群眾通報事情的來龍去脈,導致一些不明真相的民眾迷茫、無助,一些民眾還“舉家外逃”,影響了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在這起公共事件中一些缺少自律意識的意見領袖借助虛擬身份在不了解實際情況的前提下胡亂猜測,誤導了網民,影響了社會穩定。對高校大學生來說是一次不好的示范。
二、網絡意見領袖對高校網絡輿情發展的影響
1.解釋和傳播的作用。網絡意見領袖由于自身角色的獨特性,對高校網絡輿情的擴散和傳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誠然,輿情的傳播并非隨意的,而是網絡意見領袖通過對某公共事件進行引申、理解、客觀復述等方式對自己先行接收的信息進行加工,然后通過網絡平臺傳播和再擴散給更范圍更廣的高校大學生群體。因而,傳遞的信息不自覺就帶有意見領袖自身的主觀理解。如果意見領袖正面、積極將有助于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如果網絡意見領袖的價值理念出現偏差,可能導致高校網絡輿情出現危機。所以,對網絡意見領袖的引導和管理尤為重要。
2.支配和引導的作用。高校網絡輿情經過網絡意見領袖的解釋與傳播后,很可能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產生更大范圍的影響。受其影響的學生在理念、態度和行為等方面可能產生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被影響者的態度和行為被意見領袖所支配和引導,導致某些大學生放棄原有的價值理念,屈從于意見領袖所倡導的價值理念,變得隨波逐流,失去自我。這種情況下,被影響者可能因為對某些公共事件的了解不夠全面,在網絡輿論的大討論中出現理性被感性所替代,最終在意見領袖的引導下,可能完全扭曲高校某公共事件的網絡輿情,導致高校網絡輿情出現危機,影響了大學校園的安全與穩定。
3.促進和干擾的作用。眾所周知,高校網絡輿情可能經歷波瀾起伏的過程,因為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相當大,他們的言論對高校網絡輿情的發展具有促進和干擾的作用。所謂的促進或干擾的作用,指的是網絡意見領袖對信息的傳播有促進、協調和干擾的作用。如果傳播的是符合網絡意見領袖需要的或是他們認可的觀點和理念時,那么,他們可能就會協調操作,從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不符合他們需要或是他們不贊同的觀點和理念,那么。他們可能就會故意設置障礙進行干擾,甚至鼓動其他被影響者群起攻之,直接進行指責與攻擊。但不管意見領袖對高校網絡輿情是協調、促進或是抑制、干擾,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高校網絡輿情的發展。
三、對話網絡意見領袖:化解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必然選擇
1.搭建一個對話網絡意見領袖的平臺。由于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匿名性、任意連接性的特點,網上人際關系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新媒體快速發展背景下,各種新媒體的后臺管理者作為服務者的身份被屏蔽,他們與用戶之間的關系是平等。因此,對于高校大學生中存在一些偏激的觀點和輿論領袖,服務者應有的姿態是疏導而不是圍堵。所謂疏,就是要保持原有交流媒介平臺的溝通暢通,并利用這個平臺與意見領袖建立比較親近的關系,通過去權威化的全新管理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貼近學生,感化學生和網絡意見領袖。這比起簡單的刪帖、圍堵、封禁學生及網絡意見領袖的發言更能為學生及其意見領袖所接受,讓他們真心地接納管理者的意見與建議,再經由他們傳遞給其他學生,從而避免了網絡輿情危機,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高校非常有必要搭建一個去權威化的溝通交流平臺,促進高校網絡輿情的健康、和諧發展。
2.創建一種管理網絡意見領袖的有效機制。危機管理是指組織或個人通過危機監測、危機預控、危機決策和危機處理,達到避免、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變危機為轉機。當前,不少高校網絡(BBS)、微博群、貼吧的管理主要是一種危機管理,亦即對敏感話題、某些版面和重要網絡意見領袖進行重點監控,主要目的是爭取在第一時間發現和刪除不良信息、非理性言論。誠然這樣的危機管理在一定時間內是必要甚至有效的,因為敏感時期處理敏感話題討論時,重點監管某公共事件意見領袖,特別是在某些言論變成非理性、不良言論的時候,通過封禁、刪帖或是直接對話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不良情緒繼續影響其他學生,在危機尚未形成規模的時候抑制他的負性發展。但是這樣的處理方式治標卻不能治本,甚至引起網絡意見領袖得更加反感,不利于高校網絡(BBS)、微博群、貼吧等新媒體的發展。有效的管理方式應該是創建一種管理網絡意見領袖的有效機制,讓管理者承擔更多的服務者角色,一旦出現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管理者能夠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危機,預控危機,并主動與網絡意見領袖進行對話,最后做出危機決策,避免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產生更大的危害。
3.培養一支對話網絡意見領袖的相應隊伍。高校網絡輿情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有效預防和掌握高校網絡輿情危機,需要管理者提前掌握輿情發展、傳播的科學規律,并利用這些規律開展必要的網上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工作。特別要重視網絡意見領袖會對大多數學生產生的影響,高校網絡管理者應該有意識地培養一批能在論壇、貼吧、微博群上能說上話,說巧話、有分量的意見領袖,使這些思想境界高,網絡技術強、業務水平高且又善于參與到公共事件討論的人在論壇、微博群上的感召力與凝聚力,使他們對重要發帖置頂,做好議程設置,引導多數學生“理性聲音”的力量,避免過激的觀點占據主流,使網絡輿情朝著積極、健康、正面、理性的方向發展。只有培養一支能夠對話網絡意見領袖的高素質隊伍,才能有效應對網絡輿情危機傳播快、影響大、危害強的不良影響,推進和諧校園建設。
參考文獻:
[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9.
[2]? 陳然,莫茜.網絡意見領袖的來源、類型及特征分析[J].新聞傳播研究,2011,(12):6-7.
[3]? 李彤彤.網絡意見領袖的來源、類型及其特征分析[J].廉政文化研究,2011,(4):59-62.
[4]? 張東鋒.網傳開封杞縣“鈷60 泄漏”當地稱只是故障[EB/OL].鳳凰網,2009-07-13.
[5]? 周瑛.新時期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引導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41-44.
[6]? 劉毅.網絡輿情研究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 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陳少平.高校網絡輿情危機的研究及處置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2,(3):5-9.
[9]? 尚俊杰,霍曉丹,孫也程.高校網絡輿論領袖的作用及其引導策略[J].中國青年研究,2011,(8):89-92.
[10]? 張瑜,焦義菊.高校網絡輿論的傳播特點、影響機制及其引導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8):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