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趙喜明 胡彩鳳
摘?要: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深化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豐富了教育資源供給方式,推動了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現狀,從教育理念、運行機制、整體設計、質量與創新等方面闡述了當前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及開放教育理念,提出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發展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高職院校?開放式?專業教學資源庫
課?題:本文系2017年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高職院校開放式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模式研究”(課題編號:SJGZY219)的研究成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建設一個開放、共享、新穎、豐富、個性化的專業教學資源庫,是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當前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開放的教育理念尚未形成
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資源庫不對用戶免費開放,用戶只有在注冊后方可瀏覽部分內容,開放教育理念尚未形成。
(二)共建共享機制尚未建立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全國各高職院校紛紛投入本校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各院校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大多根據本校專業特點,在企業的配合下建設而成。因此,缺乏統籌規劃和統一的標準。除此之外,技術環境也存在較大差異,資源庫操作及數據標準也各不相同,難以實現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共建共享機制,資源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現象比較嚴重。
(三)框架整體設計論證不嚴
專業教學資源庫框架由應用架構、保障機制及技術標準三部分組成。資源庫框架整體設計直接關系到資源庫建設工作的實施。因此,資源庫框架應按照學習者的認知規律進行科學設計、合理梳理。從已經建成的資源庫來看,大多數高職院校在資源庫框架整體設計論證方面缺乏嚴密性。
(四)資源落伍
當前,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資源庫五花八門、種類繁雜,但有價值的內容較少,資源的學習性不強,濫竽充數的現象比較嚴重,進而導致資源質量不高。專業教學資源庫不應是資源的隨意堆積,而應該聚合高質量的資源。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隨著技術不斷升級,專業教學資源也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存在資源創新性不高、更新速度較慢等現象,嚴重制約高職院校學生在專業技術技能方面的發展與提高。
二、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發展建議
(一)樹立免費開放的教育理念
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體系里,專業教學資源庫是免費的“知識驛站”,學生可根據自身所需,合理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時間,實現學習目標。要想在高職院校順利實現此類教學任務,須建立開放教育理念。首先,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及運維經費應由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分階段投入,建成后,對全國所有高職院校的教師、學生及相關企業人員免費開放;其次,允許資源使用者有條件介入,參與資源庫建設,不斷完善資源庫內容;最后,為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學生間的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開創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情境。
(二)建立共建共享運行機制
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要健全和完善應用層面制度,創新管理機制,保障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共建共享運行機制。
1.統籌規劃
一方面,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牽頭,具有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資質的企業參與,參考國際標準來建設通用、統一、開源的專業教學資源平臺;另一方面,高職院校依據自身優勢及特色教學資源,通過選取適合本校教學情況的企業搭建自己的資源庫,以實現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共建共享。
2.分工合作
目前,我國各高職院校之間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資源參差不齊,每個學校有自己的特色,但每個學校也有自己的薄弱方面。因此,為了讓每一所高職院校都能提供各學科所需的優質教學資源,有必要讓眾多高職院校、企業和機構共同合作,建設優質的專業教學資源庫。為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各校之間應分工合作,在各自優勢資源的基礎上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
3.創新機制
為了實現優質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借鑒市場經濟模式,打破行業分割和部門壟斷;另一方面要從政策和制度上確保提供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各方的合理收益,協調高職院校、企業以及機構的利益關系。
(三)科學構建整體設計思路
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離不開企業與高職院校的緊密合作,按照總體框架、課程體系、職業標準三步走的建設步驟,在建設初期進行專業資源論證,以保障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嚴密性。首先,結合互聯網技術及職業教育理念,依據高職院校教學及職業教育的需求,構建科學、規范、合理的專業教學資源庫框架,搭建教學資源、學習管理及資源管理平臺;其次,依據職業崗位需求搭建課題體系,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情境;最后,將職業標準融入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過程。
(四)注重資源的質量與更新
1.根據“以需求為本”的原則,提高資源的質量
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前期需進行可行性研究——調研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對資源平臺的真實需求情況。
掌握調研情況后,在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資源的分類,實時對資源進行整理。在上傳信息源時,要注意分辨資源的實用性,讓用戶可以瀏覽最新的相關資料;同時,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不光要注重資源的數量,更要注重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切實提高專業教學資源庫質量;對于瀏覽量少、價值較低的資源需進行定期清理。
2.根據“以投入為本”的原則,保障資源更新力度
資源更新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一是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營造信息化氛圍,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操作變得簡單,使師生樂于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進行課堂教學與互動、課外自學與交流,進而達到資源更新的目的。
二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意識。通過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教師可深入企業,利用企業資源提煉教學典型工作案例,實時將這些工作案例導入專業教學資源庫。
三是加強投入和獎勵措施。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以實現平臺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資源更新獎勵措施,將用戶對平臺的更新納入學生評價、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及企業人員的考核范疇,提高教師、學生及企業人員更新資源的積極性。
三、結語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是由國家、地方及高職院校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與經費組織建設而成的。專業教學從開放理念入手,在運行機制、整體設計、資源質量與更新等多方面下功夫,擴大用戶群體,改善教學方式,以使專業教學資源庫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關云波.論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J].河北職業教育,2019(3).
[2]于成龍,趙學華.高職院校基于互聯網+理實一體化的專業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現代計算機,2019(21).
[3]陳佩,田啟利,李軍莉.高等繼續教育旅游專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研究[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
[4]張宏.高等職業藝術院校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J].中國民族博覽,2019(16).
[5]林錦實,王巖.建設精品教學資源庫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19(6).
(作者單位: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