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政 王立麗
摘?要:本文就體育技能、體育知識、健康常識與生活知識、心理輔導等教學內容,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體育網課的教學方法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體育網課?體育技能?教學方法?疫情防控
2020年春季學期,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沖擊,各級各類學校的各門類學科,紛紛采取了網課教學模式,開展線上教學。2020年3月初,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就有序、有效、深入開展“停課不停學”工作再次提出指導性意見,要求“統籌積極推進和規范實施相結合,注重及時調整規范線上教學行為”。
體育教學擔負著增強學生體質的重要職責,在這一特殊的時期,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抵抗力,使學生有效抵御病毒侵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因而體育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體育課是以室外群體運動教學為主要特色的課程,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如何開設體育網課?我們針對這一新的課題進行了思考,并進行了嘗試,通過調整教學計劃、改革教學方法,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地開展線上體育教學。經過一個階段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積累了一些體會,對疫情期間體育網課的教學進行了總結,供同行們參考。
一、體育技能教學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進一步意識到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的重要性。眾所周知,進行體育鍛煉是強身健體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不出門、少出門,以居家為主的防疫抗疫時期,線上體育技能教學應該如何開展呢?
從各類體育運動項目的特點來看,居家環境下,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等需要大空間的比賽項目,限于場地或器材等條件無法開展,最簡便易行的就是體能鍛煉,比如靠墻深蹲、跪式俯臥撐、跳繩,以及高抬腿、開合跳、平板支撐、仰臥起坐、俯臥撐等。另外,健美操、啦啦操和太極拳等對空間要求不太高,都可以在室內開展。至于很多學生愛好的球類運動,可以就足球的顛球、排球的墊球、羽毛球的托球等進行因地制宜的單人或雙人訓練。
疫情期間,我們將以上居家可以開展的項目分專題進行了網課教學。按照線下體育課教學的程序,第一,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跟隨教師的節奏進行熱身鍛煉;第二,教師講解并示范本次課的基本內容,學生通過音視頻聽講并觀摩;第三,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開始基本內容的訓練,學生跟著教師的演示視頻進行相關練習,掌握動作要領,然后進行自主訓練;第四,在學生觀摩訓練和獨立自主訓練過程中,教師通過視頻進行集中指導或者在會話窗口進行個別指導答疑;第五,師生一起進行放松活動,教師總結。
居家鍛煉的運動量、運動強度、練習密度以及學生體溫變化情況,與常規線下體育教學是有很大區別的。15~18歲年齡段學生的線下體育教學運動量占到課時的三分之二,根據運動強度的不同,間歇時間也有所不同,上課學生人數多,密度變小,教師很容易控制。線上教學面對的是分散在各個家庭的學生,并且是在居家兩個多月不能正常運動的特殊時期。教師在把握運動量、運動強度、練習密度時就應該有預見性,科學合理地安排。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學生練習運動量達到常規體育課的二分之一;運動強度通過心率控制,均值不宜超過110次/分鐘,最高值不宜超過135次/分鐘;練習密度為兩組練習間歇時間延長到2~3分鐘。不僅如此,還需要觀測學生體溫變化情況,學生基礎體溫超過1.5度就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為了收集數據,教師需要在健康知識教學時就教會學生如何測量體溫和心率,教學過程中兩組練習間歇時就是測量數據的時間。
為提高鍛煉質量和練習興趣,為學生甚至家長在家鍛煉提供方便,我們為學生推薦了PP體育直播區和阿里體育分別推出的“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免費視頻,該視頻包括俯撐游戲、上肢力量與靈敏協調游戲、反應游戲、對抗游戲、腹肌力量練習、協調控制類游戲、速度游戲、綜合系列游戲等。體育游戲簡單易學,效果明顯,學生既有效地利用了居家方寸空間,身體又得到了全方位鍛煉。從反饋的情況看,此項活動極大地彌補了疫情期間停學、居家導致的學生身體鍛煉的缺失,充實了廣大學生以及家長的居家生活,活躍了家庭氣氛。
二、體育知識教學
平時的體育課,場地多以室外為主,內容多以訓練為主,只有在室內體育課上才有機會比較集中地開展體育知識教學。線上體育知識教學,類似于平時體育課的室內教學,可見,開展線上體育教學,可以有更多時間給學生傳授體育知識。但是,一般來講,學生不喜歡聽體育教師一味地用專業術語講解體育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注意避免內容和講解過于專業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精彩的體育比賽短視頻,講解體育項目發展簡史,中國此項目在世界體壇的位置,以及即將召開的東京奧運會中國奪金熱點,怎樣欣賞競爭激烈的體育比賽中動感和美的魅力;再如,講授終身體育鍛煉對人一生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鍛煉注意事項。即使是講解專業的體育知識,也要注意內容實用、手段靈活、方法多樣、生動形象、深入淺出。
三、健康常識與生活知識教學
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對于防疫抗疫尤為重要。所以,線上健康知識與生活知識教學應當成為體育課教學的一部分。首先,督促學生從點滴做起,做好自身防護,以此為契機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并自覺當好家庭監督員。例如,按時起床、就餐、就寢;按防疫要求做好每天通風三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時;每天消毒兩次,外出回到家必須進行鞋底和隨身衣物的消毒;學會并每次洗手都使用“七步洗手法”。其次,為了豐富學生健康常識與生活知識,開展專項健康常識與生活知識教學。例如,健康飲食、健康睡眠、疾病預防、急救常識以及節約用水、安全用電等在線健康常識與生活知識專題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自我防護水平,還吸引了不少家長一起進行學習,而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四、心理輔導教學
突如其來的疫情,本身就是影響社會心態的應激源,不得不宅在家里,使許多人的生活學習計劃、假期安排都被打亂,許多學生和家長都不免陷入持續的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中。此外,原本有著豐富寒假生活的學生突然變成只能長時間宅在家時,雖然增加了與父母談心交流的時間,但有些矛盾和沖突也因此逐漸產生,時間久了就會讓人覺得空虛或煩躁不安。線上教學模式會讓許多學生和家長感到不適應,與之同步的線下學習更是對學生們自律意識、自主學習能力的考驗。上述種種,都對心理輔導提出了急迫的需求。
疫情期間的線上心理輔導教學,要教會學生正確剖析評價自己的心理狀態。例如,讓學生認識到,不管出現上述何種心理,只要持續時間不超過兩周,沒有對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都屬正常范圍,不必過分擔憂。還要教給學生緩解自我心理壓力的方式方法。例如,為了防止不良情緒的產生,學生在家可以做一些讓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運動、看書,或整理房間、做家務,將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更舒適的活動上。健康規律的生活可以強化自己的積極情緒,提高對生活的控制感與成就感。如果確實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焦慮、壓抑、孤獨,不妨給自己一個情緒的出口,除了體育鍛煉,還可以寫日記、繪畫,或是向父母傾訴、給好友打個電話,等等。此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相應開展與青年學生及疫情防控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如青春期心理健康、人的意志品質的養成、自律及情緒的調控等。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隨著線上體育課教學內容及模式的逐漸完善,參與體育網課教學的學生不僅學到了很多體育技能、體育知識、健康與生活常識、心理調控知識,而且身體素質得到提高,意志品質也得到加強,學習、生活自律情況得到極大改善。可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體育網課不僅能上,還能上出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臨沂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