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摘 要 預算管理是施工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保障施工企業更好地發揮資金效用,促進相關工程按照預期計劃推進實施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相關理論的完善和革新,以及相關新興工具的運用,預算管理發生了一些有益的變化,全面性和精益性成為了關注的核心。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如何更好地應用新特點的預算管理,已經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施工企業 預算管理 全面性 精益性
一、引言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更高效的資金管理對于其經營效益的實現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施工企業都在追求更加高效、科學的預算管理,希望通過提升預算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為自身經營效益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眾多施工企業在預算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致使預算管理效果達不到預期。鑒于此,我們將首先對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現狀進行描述,進而分析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下先進的預算管理理念以及新興的先進工具,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以期促進施工企業預算管理的應用優化。
二、施工企業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一)從預算編制看,施工企業的預算編制工作流于形式,針對性不強
對于企業的預算管理來說,預算編制是首要的步驟,是后續預算執行和評價的前提和基礎。一般來說,預算編制包括收入的預算以及支出的預算,對于施工企業來講,關注的重點是支出的預算。在施工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施工項目的資金支出是預算編制的重點內容,需要通過預算編制進行宏觀把控和統籌,在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眾多施工企業在項目資金支出的預算編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方面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細程度不高,針對性不強。
(二)從預算執行看,施工企業的預算執行方式較為傳統,部分企業執行力度不強
預算管理對于企業來說,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管理工作。一般來說不僅僅需要執行人員擁有較為扎實和豐富的理論基礎,同時也需要其具有較為豐富的執行經驗,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特別需要有施工行業的預算管理經驗的人員。除此之外,管理方式和工具也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預算管理經過多年的發展,結合當下新興技術工具的逐漸滲透,已經發展出了眾多新的預算管理方式和工具,其中信息化是基礎,全面預算管理是核心理念。同時,無論基于何種方式和工具,強有力的執行都是基礎前提;反之,即便擁有高水平的執行隊伍以及先進的管理工具,也難以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一些施工企業在此方面還存在不足。
(三)從預算評價看,施工企業的預算評價工作多數處于缺位狀態,缺乏必要的評價
預算評價是企業整個預算管理過程中,看起來最沒有作用的,因而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節。多數企業都認為只要經過了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再加上期末的決算,就完成了本年度的預算管理工作。其實不然,如何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發現問題、找到不足,也是重要的內容,可以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管理優化工作提供重要支撐,是實現預算更高效的重要前提工作。預算評價的缺失,是眾多施工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或由于不重視,或由于技術方法不到位,最終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
三、施工企業優化預算管理的建議
(一)從施工企業的業務流程出發,提升預算編制的全面性、針對性和精益性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由于其業務內容具有特殊性和明確性,所以提升其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全面性、針對性和精益性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具體來說,施工企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全面梳理施工企業的業務流程,尋找其中相對固化的流程環節,以此作為預算管理的基礎對象,設計具有可遷移、可復制的管理方式。在編制過程中,也要逐步形成相對固化的內容模塊,提高預算編制的效率。同時,對于不同施工項目的特殊流程環節,施工企業要在理解其資金流動的核心邏輯的基礎上,做好針對性的管理設計。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更加關注這類流程和環節,防范資金風險。二是與企業其他內部控制相互結合,如與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結合,這也是提升預算編制全面性、針對性和精益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企業的內控管理過程中,一般會相當全面地覆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所有風險點,且對于企業的經營業務流程有較為細致的梳理。預算編制工作與企業內控的結合,能夠快速厘清關鍵環節,把握重點方向,且雙方可以互為補充和支撐,達到較好的協同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協同過程中,做好統籌工作是關鍵,因此,頂層方面的制度和機制的設計是關鍵和前提,
(二)從施工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發,選擇更具經濟效益的執行工具,加大執行力度
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具體方式和工具已經有了很多的選擇,有些是傳統的,有些則是新興的。不同的執行方式和工具有不同的側重效果,在成本上也有明顯的差異。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預算執行方式和工具,不僅僅要考慮基于自身特殊情況的預算管理需求,同時也要考慮管理工作的成本效益。對施工企業預算執行工具的選擇來說,一般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事情。一是要從自身的經營現狀出發,兼顧效果側重點和成本效益。施工企業的預算管理目標多是實現更加高效的資金管理,減少資金使用和占用成本,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益。且施工企業業務經營多為施工項目的推進,不同的施工項目在資金安排上雖然有相同點,但是差異也同樣明顯。施工企業的資金流動兼具零散小額和集中大額的雙重特點,因此在預算執行工具的選擇上,動態化管控是核心需求。基于此需求,信息化的執行方式是施工企業預算執行的重要需求點,在此基礎上的大數據分析系統、人工智能分析系統的建設也是可選的,需要依據施工企業的業務規模、業務跨度等因素具體決定是否選擇。二是要在通用的執行方式和工具的基礎上做好創新優化工作,這種創新優化工作基于施工企業自身的特點,可以打造一套具有更高契合度的預算執行方式和工具體系,在實踐中發揮更好的執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