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永紅
摘? 要:音樂游戲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實現音樂活動教育模式的創新,還能提高音樂活動的質量。對此,本文將結合具體的音樂活動,提出有效組織與實施音樂游戲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組織與實施;策略
音樂領域的課程是幼兒園課程的組成部分,在培養幼兒審美趣味、促進幼兒情感發展及開發智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但是,當下幼兒園音樂領域課程的具體實施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趣味性等,不利于激發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影響了音樂課程質量的提高。將音樂活動與游戲進行有機整合,既可以釋放幼兒游戲的天性,還能增強音樂活動的趣味性。
一、根據音樂內容創設適宜的游戲情境
幼兒園音樂活動與游戲進行整合,可以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及聽覺能力。教師設計音樂游戲活動應該以幼兒為本位,了解他們的當前水平,從他們“最近發展區”出發設計游戲內容,滿足他們的興趣需求,同時還要結合音樂教學內容,確保孩子們通過參與音樂游戲活動提升音樂素養,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如在教授《扮家家》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兒歌的內容帶領孩子們玩“過家家”的游戲。為了讓孩子們掌握游戲的內容,我們首先進行歌詞的介紹,并制定游戲規則,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游戲角色,教師則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像各種食物玩具、廚師帽等,喚醒幼兒的已有經驗,進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根據兒歌的內容做動作。在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中,師幼共同歌唱、游戲,使孩子們在了無痕跡中就記住了歌詞內容與歌曲的旋律,同時也幫助他們快速理解了音樂知識與兒歌內容。創設游戲情境,不但可以使歌詞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具體,還有利于孩子們在親身參與中進行積極建構,可以有效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增強他們對音樂游戲活動的喜愛之情,進而提升音樂活動的教學效果。
二、密切聯系日常生活設計游戲項目
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歌曲中的每一句歌詞幾乎都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幼兒音樂教育中滲透生活元素,不但可以使音樂教學走進生活,同時還使孩子們更容易理解音樂知識。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設計游戲時,應該重視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以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觸動他們的心靈,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游戲中來。如在教授《鐘表店》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鐘表造型圖片,使音樂活動與現實生活產生聯系,用這種方法開啟音樂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進而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來的游戲活動中去。當孩子們對樂曲的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夠對小學徒休息和勞動時的音樂做出分辨之后,我們就組織孩子們開展了設計鐘表形象的游戲,在游戲活動中要帶領孩子們走進現實生活,并結合歌曲中每段歌詞所蘊含的意義進行鐘表形象創編。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有的設計了貓頭鷹鐘,有的設計了蝴蝶鐘表,有的設計了魚鐘表同,等等。最后,在游戲活動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再次傾聽這個回旋結構的樂曲,可以使他們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旋律的不同。在音樂游戲活動的組織與設計中,我們借助現實生活開展活動,不但有效增強了孩子們在音樂活動中的參與熱情,還為孩子們在生活中應用音樂做了良好的鋪墊。
三、加強教師指導,推動游戲順利進行
在幼兒音樂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發揮支持者、引導者的作用,及時對幼兒的游戲行為進行指導。因為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有限、參與游戲的經驗不足,特別需要教師的支持與幫助,這也是確保音樂游戲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如有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很難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等等,這都會影響音樂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此時,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引導、鼓勵或者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以幫助孩子們快速進入游戲角色。比如在教授《小兔子乖乖》這首兒歌時,有的孩子不喜歡扮演大灰狼,怎么辦?教師要了解原因,有的孩子是因為恐懼、害怕,有的孩子是因為反感,表示不愿意演“壞人”,此時,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明白這是在“表演”,并不是真的當大灰狼,只要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使狼的明顯特征呈現出來即可,并鼓勵他們鼓起勇氣,戰勝恐懼感。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藝術領域課程的重要內容,在促進幼兒情感發展、開發智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幼兒音樂教育具有啟蒙的性質,將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3-6歲的幼兒認知水平有限,又活潑好動,因此為我們開展音樂活動提出了諸多挑戰。將游戲應用于音樂活動之中,不但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思維及行為特點,還使音樂活動的過程充滿趣味性,將有效提高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參與度。游戲與音樂活動的有機整合可以充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增強師幼之間以及幼幼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掌握活動內容,同時還能在游戲情景中積極思維,進行人際交往,從而促進他們社會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洪校玲.游戲,讓音樂的種子發芽——淺談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活動中的運用.學園,2017(11):101-102.
[2]黃海.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師幼互動——以“圈圈樂”音樂游戲為例.教師,2017(10):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