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夢瑤
摘? 要:心理因素對演唱者的歌唱狀態既有消極的影響,也有積極的影響。如何規避前者而發揚后者,貫穿著聲樂表演和聲樂教學的始終。本文正是給予心理因素對歌唱狀態的巨大影響,闡釋了歌唱與心理不可分割的關系,以及心理對歌唱具體影響的體現,最后提出了如何運用心理因素表現最佳的歌唱狀態的四點建議,希望對聲樂學習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心理因素;歌唱;表演;狀態
引言:
人的行為永遠伴隨著多樣的心理活動,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況和消極的心理狀況,對人的行為影響是天差地別的,這在歌唱表演里也同樣有所體現。在歌唱者的表演過程中,不光要依靠純粹的嗓音和技藝,也不能忘記對心理情況的掌控。只有將二者化為相輔相成的關系,才會對表演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一、歌唱與心理
歌唱藝術的形成與歌唱狀態有著直接的關系,而歌唱狀態下的精神活動和行為反應都對歌唱的最終呈現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一個優秀的演唱者不僅需要成熟的音樂理論和純熟的歌唱技巧,還需要對歌唱心理有著清楚的認知,只有把握歌唱藝術的每一個角落,才能保證每一次成功的演繹,也能面對突發狀況,應對一些緊張忘詞的問題。另一方面,心理因素也會構成歌唱情感的一部分,在歌唱過程中心理因素融入感情氛圍,用強大和充實的心理素質去彌補一定程度上情感和氛圍的不足。
二、心理因素在歌唱狀態下的體現
心理問題對歌唱的影響,亦或是心理因素在歌唱狀態下的體現,主要集中在四個部分。
首先是體現在歌唱情緒中,如果演唱者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情緒,那么藝術呈現也會變得相對樂觀和昂揚,反之則會變得低沉和萎靡。其次是體現在演唱者的個人性格上,有的演唱者面對觀眾總是呈現出最自然和坦誠的狀態,而有的人卻總是感受到緊張和拘束,這都是經年累月的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帶來的不同性格狀態。一個良好又健康的心理可以讓演唱者擁有自信和平和的性格,更有利于他們表演時的個人發揮。再者是對身體的影響。世界上的聲音千差萬別,對于歌唱者而言,對聲音的反應則更加敏感和敏銳,更能覺察出自己或他人聲音中天生的優勢和劣勢。心理因素在這時體現在對不同生理特征以及聲音特征的態度上,如何去克服生理上的問題,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生理上的不足,也是對歌唱水平的不斷精進。最后體現在表演者的日常生活中,音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況發生變化。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習慣,會對表演者的日常生活產生約束,避免酗酒、熬夜等傷害身體的行為,也是為一個完美的音色狀態打好基礎的過程[1]。
三、運用心理因素表現最佳歌唱狀態的具體措施
(一)在表演前做好情感疏通
有的學生日常表演時總能做到完美的發聲和充沛的情感輸出,可是一到考試或正式表演時就會出現慌張、失措、緊張等情緒,導致他們面部語言的不協調、聲音的不穩定、情緒的不到位。歌唱前的心理準備正是為了應對這樣的“怯場”而存在的。所謂的心理準備,是指在表演前對曲目情感的全面把握,這種心理疏通能幫助表演者更快投入到情緒中。在人音版二年級教學中,《勞動歌》的情感是高亢的,《百鳥朝鳳》是生機勃勃的,《窗花舞》是輕盈的,而《雪蓮獻北京》則是深遠的。在表演前疏通好這些感情,明確哪些情緒是對曲目恰如其分的,才能盡快投入感情,讓歌唱更具感染力。
(二)勇于參與各類表演實踐
第一次上臺時的緊張是在所難免的,但多次的練習和實踐總能帶來對歌唱表演的熟悉,從而實現歌唱時的放松和自然狀態。因此為了在歌唱時表現最佳狀態,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而自信心的來源則是豐富的表演經驗。對于學生而言,最好的獲取表演經驗的途徑就是勇于參與各類表演實踐。在人音版五年級音樂教學的課堂上,不光是對樂曲的聆聽,針對部分曲目也要做到主動的表演。在教師的手風琴伴奏下,學生可以對歌曲《晨景》進行主動的演繹,或者在教師的指引下演唱烏申斯基的《晚風》。主動尋求開口的機會,可以幫助學生很快建立起歌唱自信,這有利于他們獲得自信、平和、自然的歌唱狀態,對于一些大型表演也能做到不緊張、不怯場[2]。
(三)培養共情能力,營造想象空間
心理因素對歌唱狀態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負面,更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演唱水平,營造一個歌曲氛圍的想象空間,真正參與進歌曲的“二次創作”中。這對于表現歌唱的最佳狀態具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在人音版二年級教學中,傣族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是傣族生活和傣族情感的再現,讓學生跟歌曲產生共鳴,產生共情,是能讓歌唱狀態更上一層樓的重要一環。
(四)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一個人的心理情況影響是巨大的,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能夠培養學生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從生理和性格因素上對歌唱狀態產生影響。對于演唱者而言,喉嚨的狀況是一次最佳現場的基礎和前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音色的養成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演唱的“硬件設施”,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
四、結束語
聲樂心理也是聲樂表現中重要的一部分,鼓勵學生在修習理論知識和提升專業技法的同時,也要關注到聲樂心理對于歌唱狀態和歌唱水平的巨大作用。當然,這不僅僅是對待演唱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對藝術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規避心理因素對歌唱狀態的不利影響,努力發揮心理因素對歌唱表演的積極作用,是每一位演唱者必修的課程。
參考文獻:
[1]肖智麗.試論歌唱心理對聲樂演唱的影響[J].當代音樂,2019(7):12-14.
[2]宋季蕓.聲樂表演中關于心理調控措施的探究[J].藝術評鑒,2018(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