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服裝行業也面臨著轉型升級,服裝企業所需要的專業化人才要求也不斷的提高。作為我國培養服裝設計人才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對于新時期的服裝設計人才培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說明了高職服裝設計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傳承民族文化,主要從知識點的填充和思維方式的引導、教學過程中的美學基礎和課程設計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可以為我國的高職院校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民族文化;高職院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TS94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227-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55
一、從知識點的填充轉向思維方式的引導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的傳播和獲取變得十分的便捷。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信息的存儲和搜尋變得十分容易,利用這些知識來展開相關的創新工作,也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全新需求。作為新時代的文化符號,民族文化需要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透過符號來發掘其內在的民族精神,要求服裝設計人才在設計過程中,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將這種民族精神展現在服裝中。
基于此,在高職院校的學生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用色彩來表達情感,詮釋出設計者在創作時的情緒和心境,將民族精神作為創作的具體導向,合理的結合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重新的解讀和構建民族文化。
具體到設計環節,教師采用各種設計方案,例如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變化及圖案的使用等來向人們展示出文化底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做好引導工作,使學生自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傳遞出的精氣神,在設計過程中也可以大膽的創新,融入當代的一些嶄新元素,運用一些不同民族特有的東西來展現民族文化,嘗試創新,有可能獲取十分良好的效果。
二、為學生營造一個寓教于樂的服裝設計學習氛圍
實踐表明,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更加傾向于手工和實際操作等相關課程,對于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課堂,學生們往往興趣一般。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學生認為手工制作更加的自由和靈活。所以廣大服裝設計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設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真正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寓教于樂。
例如,我國的民族都具有本民族自身獨特的民族歌曲,一些不同的民族歌曲也都承載著不同的情感或反映出內在的故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實訓時可以通過在服裝中引入這些音樂元素來反映出民族特征,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設計中融入不同民族所具有的色彩和圖案等標識,這樣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們探索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時被設計出的服裝質量也更加優良。
三、提高學生的美學基礎和素養
我國目前的高職院校在讀時間為三年,與本科院校相比少了一年的學習時間,這主要是為了使高中學生能夠盡快的融入到社會當中,為社會的發展提供自身的支撐。所以很多高職服裝設計院校會在課程的學習上壓縮美術的基礎課程學習時間,這種輕視理論而重視實踐的做法并不完全正確。實際上,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美學基礎才能擁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從而將民族文化中的美學特征更加良好的展示出來。
所以,廣大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教師一定要在日常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的美學素養,引導學生將民族文化這個優良元素合理的表達出來,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四、及時調整教學的標準和課程內容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掘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熱愛,讓他們能夠自主的去接觸、了解我國民族文化,從心底形成對民族文化的深入認知。
為了實現上述教學目標,訪問學校教師能夠及時的調整自身的教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標準,將教學內容中不斷的融入民族文化的相關元素,提高高職學生的服裝設計創作靈感。
五、結語
作為高職微笑的服裝設計教師,一定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民族文化合理的利用色彩和線條等元素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在傳承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與鮮活的時代特征相結合,搭建起傳統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現代服裝設計橋梁,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我國傳統的優秀民族文化展現出的獨特魅力,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服裝設計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雪婷.如何在高職服裝設計教學中傳承民族文化[J].神州,2020(14).
[2]?? 龍柳婧.基于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高職服裝設計專業《服裝美學》課程的教學評價方案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8(23).
[3]?? 劉媛.如何在高職服裝設計教學中傳承民族文化[J].牡丹,2018(04Z).
作者簡介:葉曄(1987-),女,安徽安慶人,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社會事業系,碩士,助教,從事服裝設計、藝術設計、美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