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食品檢測安全一直都是我國十分注重的重點任務,當前我國食品重金屬檢測中應用的技術已經較為豐富,本文便對其中的石墨金屬光譜法進行分析,首先闡述了該種檢測方法的應用原理。其次,詳細分析了其在食品檢測中的主要應用。最后,闡述了石墨金屬光譜法在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以為食品重金屬檢測提供相關技術依據。
關鍵詞:石墨金屬光譜法;食品檢測;重金屬;應用分析
在當前的食品加工處理過程中,不良的加工技術以及生產環(huán)境經常會導致食品中附帶大量的重金屬元素,這些元素可能來源于食品的生產環(huán)境和生長環(huán)境。大量的金屬元素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威脅,也會導致重金屬積累疾病的產生,因此建立重金屬元素檢測體系,實現技術體系的研發(fā),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務。
1 應用原理
石墨金屬光譜法又稱為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主要是應用于重金屬元素的檢測,因此將其應用在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實驗中具有可行性,主要的應用原理是通過石墨材料制作杯狀或管狀原子化器,利用電流進行加熱,從而對樣本中的原子進行吸收,該種方式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所選取的樣本全部參加了原子化轉型,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在火焰氣體中出現原子濃度稀釋的現象,可以進一步提高靈敏度,對于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有著極強的輔助作用[1-2]。
2 石墨金屬光譜法的應用
2.1 對鎘元素的檢測
食品中的鎘元素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損傷,也會嚴重影響消化系統和肺腎等功能,同時也會造成貧血、癌癥等疾病的發(fā)生。通常來講,食品受到的鎘元素污染往往來自于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而石墨金屬光譜法在鎘元素檢測過程中主要應用在高鹽食品中。在檢測前企業(yè)需要利用基體改進劑來加強鎘元素的穩(wěn)定性,降低樣本中其他元素對其的干擾,從而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常用的基體改進劑以有機改進劑、鈀鹽、銨鹽[3]。
另外在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灰化溫度,灰化溫度會導致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下降。同時,對于鎘元素的原子化溫度也需要進行合理控制,以確保能夠準確的獲取信號。
2.2 對鉻元素的檢測
在食品中,鉻元素的存在狀態(tài)以六價鉻和三價鉻為主,其中三價鉻對人體有益處,而六價鉻則會導致人體的皮膚粘膜受損,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在利用石墨金屬光譜法進行鉻元素檢測時,主要針對高鹽食品,不僅要結合實際的實驗需求加入基體改進劑,還需要稀釋高含量的鉻元素實驗樣品[4]。
同時由于六價鉻對人們的身體影響較大,其是主要的致癌物質,因此在實際檢測中需要對三價鉻進行分離,保留六價鉻并且進行檢測,這種方式常用于奶粉檢測。而大部分的檢測結果表明,以貝類為主的大部分海產品中雖然含有較高含量的鉻元素,但是未超過食品安全標準。
2.3 對鉛元素的檢測
再利用石墨金屬光譜法檢測食品中的鉛元素時,需要加入至少兩種基體改進劑,進一步去除食物中原本的雜質,從而促使鉛元素在高溫下保持穩(wěn)定。同時增強分離元素的回收率。對食品中的鉛元素進行檢測時,需要將灰化溫度控制到800 ℃,原子化溫度控制在1 500 ℃。與此同時,還要落實加標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相關實驗,進一步提升檢測結果的精準性以及檢測方法的可行性[5]。
3 石墨金屬光譜法在未來的食品檢測中的發(fā)展趨勢
當前我國已經將石墨金屬光譜法作為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的主要方式之一,該種方式比傳統的火焰法制有更高的靈敏度,同時也能夠準確定位不同金屬元素在食品中的含量。但是在實際的實驗檢測過程中,由于不同的金屬元素需要配合不同類型的基體改進劑使用,而現實生活中食品中的重金屬元素類型較多,檢測內容較為復雜,在該方面還是要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食品重金屬元素檢測的標準性和安全性,需要在石墨金屬光譜法的基礎上,結合高效液相色譜儀及氣相色譜法,落實綜合檢測體系的研發(fā)。
參考文獻
[1]馬中玉.食品中的重金屬污染及其檢測技術[J].食品安全導刊,2018(18):96.
[2]姚月龍,邵康群,黃天翔.原子吸收光譜法在食品重金屬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15):108.
[3]許慧穎.食品中污染物重金屬常用檢驗檢測方法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8(12):115.
[4]謝衛(wèi)禎,吳愛巧.食品中重金屬元素檢測中不同儀器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7(14):45-46.
[5]董文華.原子吸收光譜法在食品重金屬檢測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17(11):285.
作者簡介:陳瑩瑩(1984—),女,漢族,新疆福海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重金屬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