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琳,王 馨
在各項運動訓練中,部分教練員選擇使用直接訓練形式,要求運動員在反復訓練過程中,強化肢體記憶,直至掌握正確的操作技巧。也有部分教練員,認為先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動作記憶印象,再反復夯實學員的技巧掌握能力,更能提升訓練效率。在第二種思想作用下,表象訓練法正式產生。表象訓練法以動作記憶作為驅動,主張先建立連貫的動作印象,再參與專業訓練。射擊訓練以槍械作為訓練道具,學員訓練期間需不斷調整動作,在微妙的調整過程中,提升射擊技巧。表象訓練法可幫助學員記憶動作,參與實踐訓練。因此,本文將射擊訓練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應用作為研究方向,從提升射擊訓練實際質量的角度考慮,本研究方向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
表象訓練法的通常稱呼為“念動法”,以人們對于技術動作的記憶作為驅動。當運動員置身于實踐場所時,他們需要在腦中不斷回憶,將一切與當下動作相關的回憶充分調動,進而將正確的回憶內容,與當下肢體動作結合,呈現出完整的技術動作。運動員在利用回憶,調整動作標準程度時,大腦迅速運轉,注意力和心理狀態高度穩定。簡單的說,當運動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熟悉表象訓練法這一模式后,面對專業的比賽場所,運動員可在瞬間調取腦內記憶,調整肢體,迅速將自身狀態調整為比賽狀態。在專業比賽中,運動員狀態可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表象訓練法應該被應用在射擊訓練教學中,為提升射擊訓練綜合質量做出了實際貢獻。
1.2.1 需利用大量的示范資料
表象訓練法應用過程中,教練員必須準備足夠的文本、音頻、視頻資料,幫助學員建立全面正規的動作記憶。記憶屬于一種高級心理活動,建立穩定的記憶,人們需要長時間接觸相關資料,并定期回憶和觀察相關資料。人們必須不斷鍛煉回想能力、建立長期記憶印象,才能保證在實用階段中,可隨時調取正確的記憶。同時,人們帶著“想要記憶”的主觀情緒,觀看相關資料時,無論資料是否正確,人們都將建立一定的記憶印象。即使日后教練表示相關資料,與真實技能存在一定差異,學員也無法刪除腦內記憶印象,只能使用其他資料進行替代。因此,多數情況下,應用表象訓練法,教練員自身也需要進行示范。此為應用表象訓練法的第一點特征,即需要利用大量的示范資料。
1.2.2 學員需調動肌體感知能力
當學員想要利用表象訓練法,提升射擊實踐能力時,僅觀看大量的專業資料,無法達成最終目標。表象訓練法的應用目的為,通過回憶腦中記憶,調動肢體的活動印象。學員在觀看資料過程中,必須不斷活動肢體,操控肢體模仿資料中的動作和技能。射擊訓練涉及到大量的微小動作調節,做出部分射擊技術動作,需要運用運動員自身“感知力”。這種感知力建立在大量練習基礎上,只有積攢足夠的活動經驗,才能保證學員可在短期時間內,產生正確的判斷結果。因此,應用表象訓練法的第二個特征,即學員需調動肌體感知能力。
傳統射擊訓練模式中,學員需要在零基礎狀態下,不斷練習運動直覺,鍛煉肢體協調能力,令肢體能夠迅速配合大腦狀態。對于學員來說,在固定訓練場內參與訓練,學員的肢體將逐步成為主要的作用工具,大腦將配合肢體做出反應,這并不利于學員養成正確和高效的判斷能力。但在應用表象訓練法后,學員們將運用大腦和肢體,在腦內擁有正確印象的前提下,調整肢體動作,完成射擊項目。當學員們內心擁有操作基礎后,肢體的穩定性可高度提升,除視覺和觸覺等感知能力可被調動外,聽覺也可加入思考隊列中,幫助學員做出正確判斷。網絡資料顯示,部分教練員在應用表象訓練法后,學員的體能以及反應能力可得到明顯增強。因此,在射擊訓練教學中應用表象訓練法,可提升訓練成效,幫助教練員優化訓練模式。
應用表象訓練法,必須先為學員提供專業的動作資料。對部分教練員所用資料進行調查可知,除一些基礎的動作演示視頻外,教練員也會為學員提供專業的動作圖解。例如,某一肢體行為動作的角度,不同場景下的組合協調動作等。學員在查看圖解的過程中,可對圖中動作進行模仿和鍛煉,傳統訓練模式中,學員最初階段,只能做出并不標準的動作,隨著教練員的口頭教學,不斷提升動作的標準性。但在應用表象訓練法過程中,學員將先對正確的動作產生清晰認知,在熟悉標準動作角度,以及不同肢體行為所能調控的角度后,令肢體逐漸與腦內知識點保持一致,形成完善的肌肉記憶。因此,在射擊訓練教學中,應用表象訓練法,具有可輔助學員建立肌肉記憶的現實意義。
表象訓練法的初期和中期階段,學員需要進行大量記憶,并調節肢體配合腦中記憶。但在后期,表象訓練法中涉及到“記憶還原”內容,即學員需要在真實的模擬情境中,調動腦內記憶,調整肢體動作,進行射擊。射擊期間,學員需要做好兩方面準備,才能順利完成射擊任務。一方面,學員自身必須具有相對豐富的射擊技能經驗儲備。另一方面,學員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質,需達到一定高度。一旦學員因進入實踐場所,產生畏生或畏難反應,將影響射擊成果。表象訓練法中,學員需不斷提升自身調動腦內記憶,調節肢體行為的能力。因此,當教練員可長期應用表象訓練法時,學員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將在訓練過程中得到充分提升。
表象訓練法應用難度較大,教練需使用較長一段時間做好準備。因此,各個教練員在應用該方法期間,應做好初期準備工作。
首先,教練員需準備各類專業素材,為射擊學員們提供專業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的表現形式分為多種,幻燈片可用直觀視角,幫助學員建立清晰的記憶印象。圖片資料可配合教練員,完成清晰的動作講解。例如,教練員可準備與當堂所講動作相關的圖片,以及相關的教學道具,在課堂中,為學員演示標準動作,以及標準動作的操作流程,為提升學員建立記憶的穩定性,教練員在做出示范性動作時,應保證動作與圖片基本一致。學員在觀看圖片時,可將圖片暫時“印”在腦海中,再記憶教練員動作,將圖片與實際動作在腦中重疊,重疊后的動作版本,即為學員日后可調動應用的標準動作。
其次,單一訓練時間內,學員可建立清晰印象,但該記憶印象,將在時間推移的過程中,產生片段缺失現象。針對此,教練員可在完成第一階段訓練后,將PPT以及相關圖片資源,交給學員備份,幫助學員在訓練后繼續增進記憶印象,直至學員可充分熟悉每一個技術動作。采訪部分專業調查員可知,上述訓練模式,可有效幫助學員建立正確記憶印象,但學員在自學過程中,所獲得的自學成果往往無法達到預期標準。對此,部分教練員采取“學員主導”形式。即教練員先為學員提供專業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講解。學員可在教練員講解完畢后,說出自己對動作和技巧的理解,部分學員在記憶過程中,將產生特殊的記憶方式。例如,將不同動作以不同的單字口令代替,提升動作標準性,減少思維運轉時間。學員可將特殊記憶方式分享,幫助其他學員完成記憶。
最后,學員分享自身記憶經驗的過程中,教練員應對學員所講內容進行監督。當教練員認為學員所講內容,具有應用價值,可開通專項訓練板塊,以學員思路為核心,鍛煉學員肢體記憶能力。當教練員認為學員所講內容存在漏洞,可對漏洞進行補充,再進行實踐,鍛煉學員表象思維能力。
應用表象訓練法過程中,學員必須憑借主觀能力,不斷進行想象練習。想象練習是進行重復記憶的必經之路,想象練習中包含協調肢體動作,調整肌肉力感,該階段內,教練員需起到強勁的監督作用,學員必須將基本功掌握至極致,才能保證可通過大腦回憶,將動作標準不斷提升。
首先,教練員可按照難度,將不同的射擊動作進行分類,循序漸進鍛煉學員表象思維能力。例如,教練員可重復播放據槍的視頻資料,要求學員們進行記憶。記憶過程中可活動自身肢體,手拿配槍,一邊熟悉配槍重量,一邊按照視頻內容,記憶動作的標準版本。學員在初期記憶階段,可在腦中推導標準動作的操作流程,按照以往據槍經驗,將槍支重量以及自身手部的操作能力進行融合,推導出自己完成標準動作的所需時間。同時,學員還需在腦內進行演練,當腦內思維判定自己的操作能力,無法達到標準時,可繼續思考,找出自身操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學員在不斷思考、不斷糾正的過程中,可對標準動作進行重復記憶。
其次,當學員對具體的動作進行充分記憶后,教練員可要求學員進行真正的持槍訓練。學員據槍期間,可將實際操作,與腦內記憶、腦內推導的結果充分融合,融合后一般會導致兩種結果,其一,學員表象思維標準度較高,肢體動作可直接與大腦思維保持吻合。其二,學員腦內判斷成果,或動作標準出現錯誤,肢體動作無法與大腦思維呈現一致狀態。針對第二種結果,學員應按照腦中正確的動作標準,不斷調整肢體動作的操作模式,在反復訓練過程中,優化自身動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當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后,學員表象思維可與肢體記憶完成融合,學員肢體動作可成型。
最后,動作成型后,教練員應檢驗學員成型動作是否標準,判定為標準時,可要求學員建立長期學習和檢查的習慣,時刻維護學員表象思維的落實質量。判定為不標準時,教練員可繼續要求學員進行反復體驗,隨著反復體驗的次數不斷增加,學員記憶印象將越發清晰和標準,大腦在將信息反饋至肢體層面時,肢體的反應能力也能夠得到充分提升。教練員檢驗期間,需著重檢查要點動作。例如,瞄準點、身體穩定性、扳機預壓的時機等等。
每個射擊學員自身的綜合能力,專項優勢均存在不同。當絕大多數的射擊學員均保持同一目標時,必然會壓抑學員自身的肢體優勢。在應用表象訓練法的中期階段,各個學員腦內將產生熟練的射擊圖譜,該射擊圖譜以學員自身的經驗為主,具有自動反饋的功能。具體解釋即為,在多次表象思維鍛煉和實際操作訓練后,學員將掌握獨特的記憶調動方式,將記憶與肢體進行結合的方式。這種能夠在腦內迅速運行,并迅速付諸至肢體行為動作中的思維操作模式,即為射擊行為圖譜。
射擊行為圖譜具有自動運行的優勢,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特色。該階段內,教練員不應將訓練重點,長期標定為訓練實踐能力。在表象訓練法作用下,教練員應鍛煉學員神經層面的反應能力,幫助學員精進神經過程的精確度,具體的,教練員可與各個學員進行深入交流,先觀察學員自身采用的射擊模式,再根據學員的技術優勢,判斷當下所用行為模式,是否具有長期應用價值,確認具有價值后,學員可繼續使用。當確認并無價值,不符合學員自身優勢時,教練員應幫助學員改良動作模式,無需過度追求視頻以及圖片資料中的標準,應設定最適應學員的動作標準。當動作模式適應學員技術優勢,動作模式可充分刺激學員大腦皮質層,令學員進行腦內抑制時,可更加集中。當學員以自身特色為主,運行表象思維時,表象思維將對學員身體內的情緒進行調節,提升學員內部器官與外部動作的協調程度。部分教練員表示,當完成中期階段的表象訓練后,學員在運用表象思維過程中,思維模式已經逐漸從被動過渡為主動,射擊行為正式進入自動反饋階段。
調查多個射擊教練員所用訓練計劃可知,多數教練員在培訓期間,僅對力量訓練和技術訓練的強度加以強化,但并未強化學員的心理承受能力,無論學員資歷是否達到專業水準,接受系統訓練的學員,都將經歷嚴苛的專業競賽。專業競賽的壓力來源于兩點,其一,與專業選手進行比賽的能力壓制,參與競賽,學員無法在未比賽之時,準確衡量每位對手的能力。因此,自身將面對不可知的能力壓制,被壓制時即產生壓力。其二,學員自身存在好勝心理,畏懼失敗,過于追求勝利,將加大學員心理壓力,學員運行表象思維,需要調動大腦記憶以及思維控制等功能,一旦學員心理壓力過大,將影響記憶調動的效率和準確性,真正影響比賽結果。因此,提升射擊學員心理承受能力迫在眉睫,針對此,教練員應開通模擬訓練模式,利用專業的比賽場所、比賽設施,調動學員的緊張感。教練員需在模擬過程中,挖掘學員的心理脆弱點,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教練員既要維護學員的競爭心態,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不服輸意識,也要鍛煉學員臨危不懼的能力,幫助學員掌握調節心理、舒緩心理壓力的方式。例如,學員可進行深呼吸,調節心跳過快、體溫瞬降等問題。也可將現場觀眾“擬物化”,降低比賽壓力。
首先,無論是訓練期間,或是專業競賽期間,學員需排除雜念,才能充分調動表象思維。因此,教練員必須鍛煉學員的雜念排除能力。具體,教練員可在進行日常訓練之余,增加心理活動等項目,通過冥想等心理教育活動,幫助學員建立心理橋梁,降低學習壓力對學員的影響作用。其次,記憶動作需連貫。學員對標準動作進行記憶時,面對組合動作,應按照正確順序進行記憶,以免影響記憶效果。再次,按照固定規則協調進行,在設定表象訓練計劃時,教練員務必要按照計劃運行,需重點注意訓練過程的連貫性。最后,教練員應尊重學員獨立思想,尊重學員自身對于射擊動作,以及表象思維的運用想法。
綜上,本文以射擊訓練教學作為研究核心,對射擊訓練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應用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準確示范,充分熟悉;重復記憶,動作定型;自動反饋,實踐練習;模擬訓練,充分調整,這四點應用方法,可充分發揮表象訓練法的輔助作用。當前,我國體育部格外重視發展國內射擊體育事業,因此,希望文中所述內容,能夠為各個射擊專業教練員以及學員們,提供一些表象訓練法的應用方法和應用要點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