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林 陳錫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540)
網絡教學作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還有利于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素質教育也注重“創新”,強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而互聯網平臺正好為學生的創新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學科教學,要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啟發誘導并真正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樣有利于充分發揮網絡技術手段對學科教學的價值作用。鑒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互聯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創新途徑,以便為體育教師提供可行性的教學方案,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體育強國”的早日實現奠定基礎。
2014年,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互聯網是萬眾創新的一種新手段。之后“創新”一詞又被稱作為中國經濟體制增效升級的“新引擎”。到了2015年,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出,“互聯網+”的行動計劃,表明“互聯網+”是信息化發展的核心,同時與金融業、商業、工業等進行全面融合,突出了“創新”的核心點。也就是說,為了實現“互聯網+”技術在社會應用中的功效,只有創新,才能使其有價值,其優勢是對人性的充分尊重,注重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互聯網+”時代的推進,給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是也給高校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帶來挑戰。如果體育教師能夠合理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借助其在教學方面的優勢,優化體育教學,賦予體育課堂內容以動畫、圖片、視頻等的新內容,向學生展示直觀的動作技術,必然會使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的現場表演。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體育知識,領會各種體育項目的動作技巧,從而不斷完善個人的不足之處,獲得進步。
我國傳統教學模式實施時間已久,在師生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體育教師的示范精神值得提倡,學生的默默學習也是一種良好習慣,但是二者缺乏互動,不易于解決難點問題。如今,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為師生之間的溝通架構了橋梁,有利于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化解各種問題。例如,互聯網能夠存儲海量信息,也能創建各種互動平臺,幫助體育教師尋找新的體育資源、發布教學信息、及時查看學生的反饋,并且實時回答學生的疑問,強化溝通效果。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基本上都是體育教師進行示范,其效果并不顯著,甚至越來越差,導致部分學生不再熱愛體育。當前,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體育教學也逐漸引入了網絡教學,向學生顯示了強大的網絡化教學功能,涉及圖片、文字、動畫、視頻等形式,任由學生選擇,只要喜歡,學生就能主動地學習并模仿動作,同時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如今,網絡教學已經不再單純地表現在傳統的文化課程教學中,也在體育教學領域顯露出非常優越的教學條件。然而,由于國內開展體育網絡教學工作起步較晚,很多教學工作仍然處于摸索階段,高校網絡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比如,部分師生對網絡體育教學缺乏思想認識、網絡體育教學資源有待完善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國內高校網絡體育教學的發展,也不利于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這種“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支撐下,體育教師應當抓住機遇,以最佳的方法授課,幫助學生理解,實現教學理念的全方面轉變。例如,在“球正面雙手墊球”的授課時,可以先播放完整墊球的視頻,然后播放分解墊球的視頻,既能讓學生主動學習,也能讓學生自行錄制。在對比過程中,學生容易發現個人的不足,以便及時糾正動作,從而大幅度提升學習質量。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高校的體育教學需要加以改革和創新,優化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模式。一方面,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針對所有學生采有同一套教學方法,而網絡環境下教師必須打破這種局面,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自身的技術水平出發,科學地分類教學內容,并上傳到學習平臺,難度區別對待,層次分明,以供學生選擇,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可以將動作技術要領上傳平臺,突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在平臺上反饋給體育教師,教師為學生細心指導的同時,也向全班同學示范,實現共同進步。
構建網絡化的體育教學平臺,才能使高校的體育教學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從而推動高校的體育教學穩定快速發展。令人驚喜的是,自從有了互聯網,學習任何知識都不成問題,只要善于挖掘,善于搜集資料,都可以學到別人接觸到的新知識和新技能。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借助互聯網技術,高校體育教師完全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學習平臺開發體育教學資料,將其他學校的精品課程視頻下載出來,通過分析與整理,滲入個人的獨特見解,添加說明,再次上傳到個人的教學資源網,以供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自行學習,也可取得較佳的學習效果。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加以創新。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必須豐富教學手段,而信息化的學習平臺是關鍵,這也是學生隨時可以鞏固新知識的重要途徑。作為高校體育教師,必須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將一些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整理,編排成易懂的學習計劃欄目,再建立一個微信群,定期發布知識講解,以供學生在線學習和討論。如果發現問題,便會在線發給體育老師,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進而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親自指導學習練習動作,加深理解。
總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借助互聯網技術提高高校體育的教學質量,充分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以優質的教學資源為高校學生打造出信息化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推動高校“互聯網+體育”模式的形成,給予學生最大的體育運動及創新平臺。從某種程度上講,高校體育教學創新,不只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簡單修補,關鍵在于要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使互聯網為教育服務,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進而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