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燕飛 趙世航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和現代校園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弊端,制約了管理的效果,例如管理信息傳達效率低下、忽視學生需求、管理結果缺乏反饋、管理活動缺乏時效性等等,而“互聯網+”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也有助于現代校園的打造和學校自身的健康發展。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存在信息傳達效率低下的突出問題,例如,學校要舉辦某項活動,需要廣大師生們共同參與,而在這項活動及其相關文件下發的過程中,需要院、系、班等不同環節,在這些環節的信息傳遞期間,就有可能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或者信息失真。不僅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容易出現低效問題,自下而上的信息匯總也容易出現低效情況,例如在開展活動之后,學校需要收集不同師生對于活動開展的觀點和建議,這就存在信息反饋滯后以及信息丟失 的問題①。
在某些高職院校之中,往往是一個輔導員帶著數個班級,輔導員的工作壓力較大,無法對學生信息進行全面獲取。與之相應的,在教學期間,一個教師也要對四五十名學生展開教學活動,教師也無法了解學生對于授課的看法,以上種種都容易導致出現學生信息搜集片面的情況,以輔導員為主體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無法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無法對學生的生活、學習開展有效指導。信息傳達低效和信息搜集片面化也容易導致學生管理工作的低效,例如,過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成長和發展。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以學生為主要管理對象的活動,因此,不論是管理方法還是管理內容,都應當關注學生的需求,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的條件,輔導員們需要及時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并且在管理期間給予指導和幫助,給出正確的決策和建議。然而,從傳統的管理工作角度來看,一個輔導員往往要帶著大量的學生,無法與每一個學生進行面對面溝通,而且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愿意將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反映給輔導員,這就導致輔導員無法了解學生需求,無法知曉學生內心的想法,管理活動沒有做到為學生服務。此外,由于不了解學生需求和想法,學校以及輔導員在進行管理決策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觀傾向,導致管理效果沒有達到預期。
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進行工作反饋,從而推動該項工作在下一階段的優化提升,但是由于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等因素的限制,許多高職院校內部的管理反饋是不到位的,缺乏足夠的師生互動渠道和反饋機制,以輔導員的工作為例,當輔導員給學生提出建議和指導之后,學生沒有向輔導員說明自己是否按照輔導員的建議去解決問題,也沒有將解決效果跟輔導員匯報,自然導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②。
除了生活方面的管理之外,也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管理,而從現階段的高職院校教學狀況來看,很明顯的是學校沒有做好教學管理,忽視了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而從學生們參加頂崗實習的情況來看,部分學生也沒有得到來自于教師或者學校的幫助,學生的自身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種種困境,而“互聯網+”的應用使得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得以更為高效地開展,但是也需要學校方面不斷進行改革優化,破除“互聯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挑戰。總的來說,“互聯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主要包括教學管理和生活管理兩方面。
從教學管理角度來看,高職院校的授課活動也需要提升其現代化水平,通過數字化學習方式和數字化學習內容推動“互聯網+”在日常教學之中的應用,推進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較為輕松的利用網絡技術來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學校也可以通過數據處理技術對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學習模塊、學習時間段等因素進行統計分析,加強優勢科目的發展和薄弱科目的建設,倡導教師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學生們的實際學情,從而優化課程設置。例如,在體育課程的選課期間,學校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并且進行投票,而后學校根據投票結果來開設相關的體育課程,如果籃球課程得票較多,就可以適當增加籃球課程開設數量,并且借此推動籃球課程的教學管理和教學考核。由此可見,通過“互聯網+”可以使得教學管理效率更高,而且更能考慮學生們的需求。此外,學校方面可以對學生們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進行量化處理,從而將其存入數據庫之中,為將來的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工作提供參考,并且做好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優化提升。
從生活管理的角度來看,輔導員是負責學生生活管理工作的主體,因此,應當發揮輔導員在“互聯網+”與生活管理結合中的突出作用,鼓勵輔導員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學生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情況。現階段部分學校的輔導員往往需要帶上百名學生,難以通過逐一談話來了解學生生活需求,而且學生們也不會以實名的方式講出自己的難言之隱,對此,就可以打造校內的網絡生活信箱,并且每一位輔導員都配備專門的賬號,讓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匿名的方式反映自己在生活之中遇到的困難或者問題,而后尋求輔導員的幫助。與此同時,輔導員要在向學生給出幫助之后,鼓勵學生再通過匿名的方式向輔導員進行反饋,從而幫助學生徹底解決生活之中遇到的問題③。
通過本節的論述可以發現,“互聯網+”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學管理和生活管理之中的問題,并且在保護學生隱私的情況下為學生的學校生活和學習活動提供幫助,提高學生管理工作實效。
在上一節的論述中,不難發現,“互聯網+”的應用改善了學生管理的方式和內容,而為了進一步推進“互聯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應用,有必要推進管理觀念方面的優化,以及推進“互聯網+”平臺的建設。
從管理觀念角度來看,在傳統的管理之中,不論是學校領導、教師還是輔導員,都將學生管理工作看成是服務于學校發展的一項活動,而實際上,學生管理工作必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服務于學生的一項活動,順便推動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和諧校園的建設。因此,學校方面需要認識到“互聯網+”對于服務學生、管理學生的重要作用,注意到“互聯網+”的應用優勢,并且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身的理念,推動校內網絡平臺的建設,讓教師和輔導員們借助現代工具分別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管理。
在前文論述之中,部分高職院校內部的信息傳遞效率較慢,導致信息遺漏、信息失真以及缺乏及時的信息反饋,而借助校內平臺的創設,就可以幫助學生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學校發布的相關信息,例如一些比賽、校內活動等等,從而使得信息傳遞效率大幅度提升,而這離不開“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和優化。與此同時,學校在收集學生們的生活需求和學校需求的時候,其效率也會得到大大提升,而且收集范圍更加廣泛,信息時效性更高,也能為學校方面的管理和決策活動提供有效支撐,使得學生管理工作真正是為學生服務的,真正能夠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條件。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與學生管理的結合需要推動校內網絡平臺的建設,這是需要投入相應的資源的,對此,學校內部也需要對自身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從而實現“互聯網+”在學生管理之中的應用。
除了常見的教學管理和生活管理之外,學生管理工作還包括一些其他的方面,例如有關學生信息的檔案管理、就業管理、思政管理等等,都可以將其與“互聯網+”融合,從而實現高效管理。
以檔案管理角度來看,學校方面借助“互聯網+”對學生的檔案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分類,并且在不同的需求下對同一批學生檔案按照不同標準進行二次或者多次分類,使得檔案管理井然有序,并且方便檔案的存儲和調動,同時還可以做好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的雙重管理,提高檔案的安全性,避免出現檔案丟失的問題。在就業管理之中,學校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就業或者自主創業,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擇業觀,并且依托“互聯網+”平臺對畢業生們的發展情況進行收集。依托“互聯網+”平臺,學校可以幫助畢業生和用人企業進行雙向匹配,為企業提供人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同時提高學校自身的就業率,為學生們提供最后一次的優質管理。此外,在高職院校內部,思政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思政管理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的,而借助校內的“互聯網+”平臺,也可以使得學生們及時了解黨中央的相關精神,以及學校黨支部的一些文件,加強整個學校內的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建設。
“互聯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是具有明顯優勢的,也是可行的,高職院校要準確把握自身在“互聯網+”應用及學生管理工作之中的不足,并且針對問題采取措施,從而更好地推動“互聯網+”與學生管理的融合,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發展和學校建設,促進學生們的個人成長,為社會提供專業的人才。
注釋
① 肖勇.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活力,2019(17):69.
② 賈媛媛.淺談“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科技風,2019(23):59.
③ 苗青.“互聯網+”時代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問題研究[J].高教學刊,2017(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