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蘭 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達板完全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在給學生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能再用填鴨式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教學,然后再讓學生進行題海戰術,這樣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還有可能會讓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應該真正的結合自己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作業設計,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以人為本讓學生更加高效的進行數學學習的目的,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小學數學老師如果想給班級中的學生設計分層作業,那么在設計作業時必須要結合班級中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這個實際情況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要看到學生的智力水平的差距,同時也要看到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處理好整體性和差異性的關系,給學生進行作業分層時也要真正的以學生為本,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的鞏固,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有一定的提升。首先老師需要提升自身的能力,需要將給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數學章節完全吃透,完全理解這個數學章節學生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掌握哪些知識的重難點,其次老師需要對自己班級中的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自己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確定哪些學生為優等生,哪些學生為中等生,哪些學生為學困生,并找出他們存在學習成績差異的原因,只有找到差別才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合理的將學生進行分層。將學優生、中等生和學困生分別設置為ABC三個層次,在針對A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業預留時,要多預留一些探究型的作業綜合型的題型,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自己的基礎上有一個更高的提升,針對于B層次的學生,老師要進行一些簡單綜合題的作業預留,同時要注重給他們進行技巧的訓練,使他們可以逐步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向A級作業靠近,最后對于學困生C級學生老師需要給他們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再夯實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再給他們進行一點拔高,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在自己的程度上有所提高。
一個老師需要教育自己班級中的很多學生,不同的學生存在非常大的差異,不僅是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因此老師在進行分層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針對性原則,要針對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的設計,同時老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的使作業靠近生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寫作業的欲望,讓學生主動地進行作業的寫作,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加的高效和積極。
之前在給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留作業過程中,老師給大家留的作業都是統一的作業,學生根本就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現在老師應該逐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作業的挑選,他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完成的難度,對于想要挑戰高難度作業的學生,老師也要一定及時予以鼓勵和指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一旦完成了自己本層次的作業,老師都要針對學生完成作業的具體情況予以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在鼓勵表揚之中才能更加積極的進行作業的完成,老師也能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讓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有所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推動學生更加積極高效的完成小學數學的作業,首先老師應該讓學生對于數學作業有興趣,要選擇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作業,學生才能高質量的積極的進行完成,之前在給學生留作業的過程中,老師就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所有人都完成一樣的作業,同時作業也毫無層次性和新穎性,毫無設計感可言只是給學生進行做題,這樣學生長時間的在試卷中進行徘徊,久而久之也會對于作業產生厭煩心理,同時也使得一部分后進生本身更加的厭煩學習,造成班級整體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
為了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高質量的、積極的進行數學作業的完成,筆者首先在作業形式上進行了分層,原本作業形式都是手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試卷的寫作,但是長久以來采用同一種作業形式,學生難免會感到厭煩,因此筆者就在書面作業的形式下,增加了口頭作業和實踐作業,口頭作業和實踐作業就不需要學生動筆,有一些學生在寫作業時就不愿意動筆寫,這也很好的符合了這些學生的心理,口頭作業主要是要學生向自己的家長進行課程的復述。跟家長講學習了哪些知識點,同時家長聽完后要給學生進行簽字。實踐作業是通過學生動手學習操作完成對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都會得到有效的激發,之前也沒有注重對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現在可以逐步重視起來,殊不知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
例如在教育教學升和毫升這一節課程時,為了讓學生對于課堂上老師所教的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鞏固,所以筆者就設計了三種形式的課外作業供學生選擇。第一,向家長匯報在課堂上所學的升與毫升的知識點有哪些?從家中找到三種容器,向家長說明這些容器的含量是多少?第二,找到家中常用的容器設備三種,標明這些容器的含量,并且自己設計制作一個1升的容器,將設計好的容器第二天帶到課堂中來。第三,完成書面作業,課本上第7頁的第十和十一兩道題,這樣就給學生留下了三種形式的作業,學生可以從中挑出一種進行完成,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作業了,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和生本理念。
之前在給學生進行小學數學課程留作業時,總是老師最為苦惱的時候,因為老師需要兼顧到自己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既不能設置的難度過大導致學困生打壓學習積極性,也不能設置的過于簡單,學優生又無法得到提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位教育教學的專家逐步研究出了分層作業的方式,在分層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按照難度來給作業進行分層。分別將難度設置為1.0即基礎性的習題適用于學困生,難度系數為2.0,適用于中等學生會有一部分基礎習題還會有一部分應用型的習題,第3類難度系數為3.0,主要是為學優生設計的拓展拔高的題型,這樣學生就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作業的選擇,每一類的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
例如在教育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這一節課程時,筆者在留作業的過程中就選擇了分難度的分層作業預留方式,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完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部分的知識點之后就給學生下發了作業超市,讓學生在作業超市中自主的進行習題的選擇,學生可以選擇難度系數為1.0的課后作業,即完成課本上的練習習題,也可以選擇難度系數為2.0的作業完成與教材相配套的課課練上的習題,同時也可以選擇3.0難度系數的習題,老師每天都會出一道3.0難度系數的綜合練習題,用以優等生進行拔高。學生可以自主的在作業超市中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作業,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也加強了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也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對于自己所挑選的作業一般都會高效且認真的完成。同時為了刺激學生,讓學生盡可能的提升自己,完成更高難度的作業,筆者還會給不同難度的作業設置分值,每一段時間完成作業分值最高的學生將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勇于挑戰,更愿意進行數學作業的寫作。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在給學生留作業的過程中,也一定要遵循這樣的原則,讓每個學生自主的進行選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作業,才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所鞏固,有所提高。
通過對于小學生長時間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有很多一部分小學生數學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不好其中之一的原因在于其缺乏自信,老師總是在不斷地批評學生,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的痛苦也沒有辦法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現在老師應該改變這樣的教學方式,應該從原來的批評變為現在的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在給學生進行作業點評的過程中,也應該采用分層的原則,不應該一概而論,例如筆者在給學生進行作業點評時,優等生需要全部作對才能有優秀的獎勵,中等生需要答對90%級,可以獲得優秀的獎勵,學困生只需要正確率達到80%以上,就可以獲得優秀。同時在給學生進行作業點評的時候,不應該先看到學生做錯的地方,而是應該先看到學生做對的地方,做的好的地方,先對學生予以表揚和鼓勵,之后在針對學生有錯誤的地方積極的進行引導,使他們逐步得到改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是他們在數學的學習路程中更加的積極。
綜上所述,隨著我們國家教育教學的逐步改革,現在在給學生進行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分層設計的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增強對于學習的自信,真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有質一般的飛躍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