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寧臥莊小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六歲到十二歲之間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簡單,性格和習慣都未完全成型,大問題不多,小毛病層出不窮,因此,小學學生的管理工作瑣碎、繁雜。作為學校和家長的紐帶,班主任要用好家校互動,和學生家長互動交流,以保證家校合作能起到好的效果。
1.互動的內(nèi)容單一。在目前的家校互動中,主要還是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紀律進行的,家長見到老師,問得最多也是孩子的學習和在校表現(xiàn)情況,很少涉及解決方案,如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策略等這些符合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問題。這樣的互動內(nèi)容給人一種“學習至上”的暗示,家長為了顯示對老師工作的支持,會狠抓學習,反而造成學生厭學的情況。
2.互動形式的局限性。現(xiàn)在,家校互動采取的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家長會。由于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校的家長會一學期只舉行一次。當前,大部分班級會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但這些通訊群基本上就是老師發(fā)布消息、布置作業(yè)用的,很少能真正起到互動作用。
3.互動的機會較少。對于主要的互動形式——家長會,幾乎是老師說,家長聽,所以家長很少有機會參與交流。由于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wù)重,工作壓力大,無法和所有家長進行溝通,只能找有問題的學生家長談一談,同那些問題不明顯或不影響班級大局的學生家長幾乎沒有互動。
1.豐富互動內(nèi)容。學生在學校學習,最重要的不是學到多少知識,記住多少公式、定理,而是得到了多少能力,塑造了哪方面的品質(zhì)。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學校要教學,更要教育。因此,學校和家長聯(lián)合的契機不應(yīng)該只是學習,而要把關(guān)注點放到多處,除了成績,健康、才藝、品德、智力開發(fā)等,都應(yīng)該成為教師和家長交流的內(nèi)容。家長給教師提供孩子的才藝特長,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學生相應(yīng)的展示自我的機會;家長憑借與孩子時常近距離接觸的優(yōu)勢,掌握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脾性,教師利用自己在教學上的專業(yè),結(jié)合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給出幫助孩子在某一方面提高的意見。教師們在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家長在生活中也可能總結(jié)出了好的教育方法,通過交流,互通有無,定能互相促進。
2.拓寬互動形式。利用家長會進行家校互動固然好,但家長會的組織存在一定的難度,全依靠家長會進行互動,可操作性不強。對此,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和QQ班級群,除了作為信息傳播的平臺,也可以作為交流互動的平臺。對學生中間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群里和家長們交流,提出整改建議,或征詢好的管理策略。這樣的互動面廣,一次的交流能覆蓋到所有的家長,并且不用專門組織,是性價比較高的交流形式。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可進行電話交流,這樣的方式簡單直接,很適合小范圍溝通。形式是為內(nèi)容服務(wù)的,只要有利于家校互動,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都可以作為教師和家長交流溝通的渠道。
3.利用家委會建立互動渠道。家委會參與家校互動,一來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二來可以使家長更隨意地表達自己想法。班主任的工作本身就很多,如果再時時與家長溝通,他們的負擔就更重了。家委會對一些非重要的班級事務(wù)進行分擔,再把交流的結(jié)果反饋給班主任,同樣可以達到家校互動的目的。另外,家委會的成員和家長處于相同的位置,有的相互之間還特別熟悉,他們之間溝通,能打消家長的很多顧慮,使家長更隨意、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溝通會更有效。
4.盡可能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作為家校互動中最主要的力量,班主任要在其中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當身體或思想倦怠時,處理起事情來難免會有偏頗,在家校互動中同樣如此。如果教師的精力跟不上,不但無法維持正常的家校互動,還有可能引起家校矛盾。因此,學校應(yīng)該盡可能地減少班主任的工作量,讓班主任更專心地投入到家校互動中去。畢竟,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替代家長,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去單獨整體塑造學生。只有家校配合,才能打造完美的育人環(huán)境,給孩子的人生更大的可能性。
總之,家校互動是學校必須要進行的事項,而要使家校互動順風順水,助力學生的教育,作為家校互動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就要盡可能找到合適的互動方式,付出更多的精力,使家校互動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