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鵬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
在新時期發展背景下,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多媒體教學設施得到了完善,基本上所有學校的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在終身體育學習理念不斷深化的基礎上,初中體育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使體育教學向著便捷化與共享化的方向發展。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其應全面探索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入策略,然后在遵循以生為主的背景下依照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
針對于多媒體教學技術來講,其特點主要為交互性、集成性、數字化以及實時性等,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其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加直觀且有趣,并且還可以構建出一種寓教于樂的實踐教學環境,進而確保知識與能力以及體育精神塑造等教學目標的實現與落實[1];其二,即為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可以打破以示范講解的限制,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們的交流空間,同時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三,即為有利于建立個性化的體育教學環境,這對于促進中學生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課堂導入環節十分關鍵和重要,同時也是第一個教學環節。有效的課堂導入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們對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還可以使學生快速進入到體育學習中,進而確保體育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提升。針對于初中以往傳統的課堂導入來講,教師通常都是借助口頭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課堂導入模式較為單一且枯燥,也缺少吸引力[2]。為進一步提升初中體育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教師應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其中,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開展籃球這一體育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們播放一些NBA中經典的籃球比賽,然后在隨之引導學生對精彩的比賽情況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使學生在訓練中保持熱情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就可以強化初中體育教學的時效性[3]。
初中體育課堂講解不僅是師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同時也是貫徹傳導授業解惑目標實現的重點。針對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來講,諸多教師都習慣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即為邊示范、邊講解的方式,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模仿體育教師的動作。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會降低學生們的主動性,還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而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改變這一現象,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可以為教師課堂講解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還可以確保師生與生生之間實現良好互動。所以,初中體育教師應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細致分析體育課程內容,然后隨之構建直觀且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例如,在初中體育“蹲踞式起跑”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模式來分解起跑動作要領,科學引導學生依照口令來分解動作,口令即為各就位、預備、跑,全面突出教學指導的重點。另外,初中體育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反復觀看微課內容,進一步加強微課體育訓練的指導效果[4]。在開展“足球腳內側踢”與“停球技術”等體育知識講解時,教師則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進行設問式講解,通過課件來凸顯問題,然后隨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回答問題,讓學生們可以在自主訓練和團隊合作中進行自我探究。整個過程體育教師都需要發揮出自身巡視與指導作用,全面滿足中學生們的體育學習需求。
體育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針對于課堂教學來講,教師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主要就是體育教師借助直觀的引導和示范來確保學生了解相關動作要領。體育示范教學與以往傳統的說教式教學相比較來講,前者的教學優勢更加明顯,有效的示范教學不僅可以拉近師生距離,還可以確保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5]。在過程中教師應正確且優雅的示范動作,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體育動作的印象,還可以全面促進學生體育訓練效率的提升。針對于初中體育示范環節設計來講,教師也可以借助數字化資源來為中學生提供直觀的演示,以此來強化體育示范指導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體育“健身拳”動作要領示范講述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應先錄制微視頻,這樣既可以使體育動作技巧更加規范,同時還可以通過視頻來向學生們展現多個方向的動作,使中學生們可以對動作有一個細致且全面的了解。另外,在開展“4×100米接力跑”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將示范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可以先讓一組學生開展接力跑訓練,然后在其他小組學生進行起跑與接力之前需要講解重點內容,這樣的示范教學模式更加貼合學生。并且學生在接力跑完成之后,其需要反饋出自己在運動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以此來使學生們快速掌握這一體育項目的技術動作要領[6]。
有效的互動交流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活力的提升,還可以進一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針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講,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因教學技術手段較為落后,課堂互動基本上局限在師生之間,主要就是教師通過問答與指導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在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將其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很好地打破各類教學元素間的隔閡,進而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提供便利。
例如,在初中體育“定向跑”這一運動項目中,教學指導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機會,同時依照學生實際情況來構建獨立性與個性化的教學空間,保障中學生在微課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自主訓練,沖破技術動作要點,這樣的教學模式對體現學生主題價值有著極大的幫助[7]。另外,在排球點球體育技術動作教學指導中,初中體育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來組織學生實施合作學習,即為將合作學習與微課進行結合,引導學生們在合作中交流更多的經驗,然后隨之完成技術動作學習。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總結階段需科學指導學生借助相應的活動項目來放松身心,確保學生們對機體可以恢復平靜。另外,初中體育教師應總結與點評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在這一基礎上布置課后作業。在多媒體技術運用階段,教師應設計豐富且多元化的課堂總結形式,針對于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情況來講,應將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歸納與梳理,全面體現出其中的重難點,然后隨之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幻燈片進行呈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精煉化總結,完成以后上傳到相應的學習平臺中,引導學生們在課后依照自身實際需要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在體育課堂教學即將完成之前的三到五分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舒緩音樂和瑜伽視頻,讓學生們可以放松身心和恢復身體機能[8]。
其一,即為確保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這種方式與其他教學手段相比較具有一定的優勢,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模式并不是萬能的,應對其進行科學運用。針對于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來講,教師需要有效掌握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尺度,體育教學主要是以室外教學為關鍵,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實踐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在這一背景下,如果在教學階段過度運用多媒體開展室內教學,則會違背體育教學的初衷。因此,應確保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適量運用,保障這一教學技術更好的發揮輔助作用;其二,即為精心設計教學課件。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科學制作教學課件,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內在作用。初中體育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應以體育教學而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如學生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能力等)為核心,只有這樣才可以吸引中學生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進而達到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這一目的。另外,體育教學多媒體課件制作切不可過于追求形式的多樣化,如果過于繁雜會帶來反向作用,即為學生就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欣賞課件上,這樣就會忽視體育教學內容學習。
結合全文,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隨之出現,其為人們工作與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針對于初中體育教學來講,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還可以促進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過程中初中體育教師應對多媒體技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教學中發揮出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體育各環節教學,使中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掌握體育動作和動作要領,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體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