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七里河區火星街小學
實踐證明,中肯而又恰當的評價,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更新評價觀念,改變評價方式,讓評價著眼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習的結果上,讓評價真正服務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新課改強調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以及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將評價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在此基礎上組織有趣的課堂評價活動,讓學生在自由、沒有壓力的課堂氛圍中自由評價。在此過程中,既讓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學會欣賞別人,學會做人,同時又會用中肯的語言指出別人的不足之處,并提出自己的建議。比如,筆者每周五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對自己所在的小組的數學作業進行評價??梢栽u價作業的整潔度,可以評價作業的正確率,也可以評價寫作業的態度是否端正,還可以評價解題是否選擇了最簡單的方法等等。其實,可進行課堂評價的內容很多。可以學生評價同學、自己的行為,也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也可以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總之,不管如何評價,誰來評價,目的都是為了以后的教與學達到更加理想的狀態。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踴躍發言時,教師要及時運用課堂有效評價,給學生的思考以方向,同時鼓勵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好勝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增加學生課堂發言的次數,從而達到調動起學生繼續學習動力的目的。當然,在學生熱烈的討論之后,教師還要留足時間,讓學生重新感悟,鼓勵學生深入思考,讓他們在不斷思辨中明確認識。
比如,教學完“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后,筆者先給學生出示了一組題目,讓學生試著判斷分數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分數的分子能是小數嗎?”于是筆者對這個學生的創新想法進行了表揚,并指出:“如果一個形式是分數,比如‘分子’是0.6,‘分母’是6,那么這個‘分數’能夠化簡嗎?”在筆者這個提問下,學生終于明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可以是小數,但這個分數不是最簡分數,是繁分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數學課堂評價主要是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币虼?,教師要不斷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把準學生的心理變化規律,全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生,給予學生不斷鼓勵與認可。特別是那些平時不積極的學生,在課堂上當他們出現一點點進步,教師就要及時鼓勵表揚,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比如,筆者所教學生中的一個學生,由于智力有限,雖然學習也很刻苦,但是學習成績一直沒有得到提高。因此,他很自卑。筆者通過觀察,發現這個學生雖然智力水平有限,但是他特別熱情,樂于幫助別人。于是,在他又一次幫助別人之后,筆者專門在課堂上對這個學生提出了表揚,讓他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注和在乎。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的自卑心理,使他更加自信。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不完全正確的回答,教師要正面引導,讓學生明白學習過程中發生偏差或者錯誤都是極其正常的現象。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原因,也是教師教學中指導點撥的最佳時機。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積極發言的行為給予鼓勵和認可,同時精辟、恰當地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明確不足,找出應學習努力的方向。
總之,評價不僅僅應該甄別學生學習的效果,還應該發揮評價激勵、引導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轉變評價方式,把握評價時機,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評價,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今后應努力的方向。要強調的是:評價時要盡量采用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獲得被認可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