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縣朱店中學
學習方法指導的簡稱是學法指導,指教師在某種條件下,借助有效途徑,選用合適方式對學生開展學習方法簡析、滲透、指導等活動。通常來講,學法指導含義包括這樣幾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情境下傳授不同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向學生闡述學習方法使用范圍,使學生能根據學習內容自行選擇合適的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學法指導的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學法指導是學習方法指導的簡稱,指教師在某種條件下,借助有效途徑,選用合適方式對學生開展學習方法簡析、滲透、指導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初步掌握相關方法的情況下,用于學習實踐中,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通常來講,學法指導包括以下兩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情境下傳授不同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是向學生闡述學習方法使用的范圍,使學生能根據學習內容自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
1.主體性。素質教育最為重要的任務是弘揚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潛能,通過自主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課堂主體性。因此,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時,一定要體現出學生主體性這一原則。
2.主動性。實踐證明,如果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積極主動探索、求知這一行為,必然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時,必須采用合適的手段,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3.針對性。所謂的針對性是指針對教學特點、學生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制訂指導方案,這是學法指導的基礎要求。可見,學法指導只有體現針對性這一特點,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才能使得提高教學效率得以實現。
4.綜合性。綜合性是學法指導期間對學生心理特征、學習規律等方面研究結果的總結,也是對教學方法改革、學法指導的總結,這是學法指導獲得顯著成效的保障和前提。
1.全面了解學生是學法指導的前提。學法指導的對象是學生,要實現學法指導的高效,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明確自己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潛能、思維習慣等等。因為只有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教學完“二次函數的性質”一課后,筆者發現自己所教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和分類討論的思想還很缺乏,從而影響了“二次函數的性質”的學習效率。因此,筆者專門用一節課給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尤其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和分類討論的思想,讓學生形成“看數想圖”“看圖想數”的習慣,促進學生對函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保證某活動成功開展的基礎,和活動目標實現、活動質量提高關系密切。從學生角度來看,其能力主要為心理潛能、實際能力為主。只有心理潛能得以發展,才能為實際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法指導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因此,學法指導時,尤其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思維能力。比如,“若a、b、c、d∈R,且a2+b2=1,c2+d2=1,求證-1≤ac+b≤1”,該例題解題中,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從已知條件中聯想相關公式、解題方法,從中找尋合適、新型的解題方法。
3.總結課堂重點。總結是對事物的認識、規律的歸納,通過總結,不但能形成知識網,還能了解重點。特別是課堂教學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能在加深記憶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三角函數誘導公式”講解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可將其總結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這樣在日后的函數求解中就能借助該口訣進行解決。再比如,“三角函數圖象、函數的奇偶性”等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無法掌握內在關系,認為該知識點很難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課堂講解中應重點闡述函數性質。待相關知識講解完后,再組織學生系統性地進行歸納,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加深學生記憶。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是教師、學生互動的活動,只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增強教學效果。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從原本的“學會”轉變為“會學”,故學法指導成為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實踐證明,只有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使其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全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