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靜
(安徽省郎溪縣益華雙語學校 安徽 郎溪 242100)
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而言,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需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加以有效地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果一味地采用傳統的理論灌輸授課方式,不僅會導致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枯燥乏味的認知,甚至會直接失去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需要認識到興趣作為學生參與課程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必會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質量無法提升。因此,要想改變這一局面,教師必須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學生之所以會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產生枯燥與乏味的認知,主要是因為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所采用教學模式比較傳統、落后,一味地向學生講述其中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而言,需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展開座談,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與探究,從而加強對課程內容的認知。這種教學模式要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所取得的效果更加顯著。比如說在講解某一知識點時,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讓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并且在開展案例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將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分享。在問題引導的促使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的積極性也會得到進一步地提升。教師必須要精心準備一些有價值的、趣味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并且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做好教學設計工作,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本身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此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要盡可能避免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而是要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具體事件相結合。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緊抓社會熱點話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做好充分地理解與吸收。并且通過與社會熱點事件相結合,還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作用。比如說從春節延續到現在的新冠狀病毒疫情事件,社會大眾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做出來各自的選擇,有的人義無反顧沖到了抗擊疫情的前線,有的人則是捐款、捐物,有的人卻自私自利,做出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針對這些現象,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對現實生活中所出現的種種現象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進而能夠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由于教師所選擇的社會熱點事件是學生們所熟知的,也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因此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隨著當前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步伐地不斷加快,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就包括多媒體技術,其所具備的圖片、音頻以及視頻播放等功能,能夠為教學質量地提升提供非常有效地幫助。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對圖片資料進行整合,為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課程內容,促使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圖片刺激下,對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而言,可以借助學生實際需求以及課程內容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使用多媒體設備來開展教學工作,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師在開展財產所有權這一章節課程知識的教學時,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展示相關的故事情境,第一張圖片顯示:張某一直有一個中彩票一等獎的夢;第二張圖片顯示:張某買了一張體彩大樂透的彩票;第三張圖片顯示:張某中了一等獎,獎金一百萬人民幣圖;第四張圖片顯示:他去兌獎但是對方沒有給錢。教師在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內容時可以相應的提出問題:張某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何去進行訴訟?借助這一形式,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討論與交流的過程中對該知識內容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實現自身創造能力以及邏輯思維的增強。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需要認識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并且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才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在推動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基礎上,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素養,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