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宏 貴州省甕安縣中等職業學校
作為中職學校,主要目標就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大部分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就會被分配到相應的技術崗位之中。所以,作為中職學生,要在就業之前更好的適應新的社會,在生活與工作環境之中,要充分做好心理與生理準備,特別是在技術的崗位上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身體與體能上的素質。但是目前很多學校缺乏對學生在體育教學的重視,對于學生自身來說,缺少體育鍛煉意識,則很容易導致學生在體質水平上不是十分的理想。另外,體能訓練是比較枯燥的,學生不容易堅持,因此,需要不斷嘗試在體育教學中采取循環訓練的模式來提升學生的體能。
中職學生在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效果不理想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體育課堂中或者是在課下,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其次就是學校與社會上的體育資源相對缺乏,這也就使得部分愛好體育鍛煉的同學,無法很好的進行鍛煉[1]。另外,體育課堂中的場地器材相對比較缺乏,傳統的體能訓練相對來說較為枯燥,學生參與度也就比較低,出現了動作不到位的情況,所以整體的訓練效果更加不理想。最后就是體育老師在進行學期課程設計的時候,不是十分的科學,采取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對學生來說,缺少吸引力,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愛好,在課下也就缺少自主的練習,出現惡性循環[2]。
循環訓練法主要指的是依照訓練所采取的具體任務,將相應的練習手段設置成為幾個不同的練習站,訓練人員需要依照既定的順序,以及相應的訓練方法,提升體能,其主要是將傳統的體育游戲轉變成為新型的運動形式,采取新型的運動形式實現強身健體的目的。體能主要指的是,在力量、速度與耐力等方面的運動素質表現出來[3]。體能水平的高低和人體的形態學的特征和人體機構特征有著較為密切的關聯。人體在形態學方面的特征,是其主要的體能質構性基礎,其將增進人體健康和提升基本的活動能力作為主要目標,競技運動體能則將追求在競技比賽中創造出優異的成績作為主要目標。
體能是通過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結合體現出人體基本運動能力,同時它也是當前人體重要構成的因素,體能的水平會對人體自身造成影響,同時也與人的身體機能有一定的密切聯系,人體的形態學特征是根據體能質構形成,體能對于一個人的各個方面都會有影響,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體機能是當前生物功能的基礎,而體能的提升可以為健康形成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提高人的基本活動能力,在許多競技體育運動中,體能的提升可以為運動員創造成績提供良好的基礎,有利于更好的幫助他們實現目標。
循環訓練法中間會涉及到多種不同的練習手段,一些練習手段相對比較簡單,還有一些練習手段則需要相應的基礎才能進一步展開。因此教師在前期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滲透一些基礎的方法,并確保訓練方法的技術規范性,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基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動作姿勢,以免在后續的訓練中出現損傷,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時刻保持高效的運動狀態。
教師在設計相應的訓練內容時,一定要把控好訓練內容的整體性以及訓練順序。在具體的訓練中,最好能夠親自對動作進行演練,或者找學生進行演練,然后根據演練過程中比較重要的環節進行著重演練,同時還要重視訓練的順序以及訓練的次數。針對于訓練的內容不易過難,同時也要注意訓練的次數避免學生過多的耗費體力,當學生處于體力下降時,很容易出現一些其他現象,從而導致學生受傷。
循環訓練內容應該根據人體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系統展開調整,因為人體的肌群分布比較散,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需要根據肌群進行分析,然后形成交替的訓練以及合理的訓練,這樣能夠確保訓練的效果達到最佳。定期應該給肌群充足的休息時間,若肌群沒有得到較好的休息,則很容易使學生進入疲勞的狀態,這樣的運動效果也十分不理想,還會影響下節課的安排與訓練。
針對中職學生體能訓練,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職業以及工作進行安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形成良好的身體條件,并幫助他們形成科學的作息時間同時還能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改善,同時還能為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奠定良好的基礎。針對一些有特殊作業的要求的職業或工種體能的訓練能夠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時也有利于他們更好的完成相關工作。因此針對于不同的工種或職業,在展開體能素質訓練時,應該采取不同的策略,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各項能力,有利于他們更好的融入到不同的工作環境之中。
循環訓練法是針對體能的訓練,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它有一定的強度,會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一個負荷的狀態,在這種高負荷的訓練下,學生如果沒有較強的毅力,很容易出現放棄的念頭。為此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讓他們更好的展開后續的訓練。音樂能夠較好的改善人的身心,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其身心得到舒緩。在具體的開展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節奏較強的音樂,并搭配對應的訓練展開配合,這樣可以使得音樂與訓練內容較好的融合,從而給學生形成良好的氛圍,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練習之中,提高他們練習的熱情。
循環訓練應該做到十個及以上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訓練,這樣可以確保肌肉訓練達到一定的效果,在具體的開展中間隔時間盡量不超過一分鐘,同時在休息的過程中應該對肌肉進行適當的拉伸以及放松,這樣有利于確保肌肉得到充足的休息,同時還能保障訓練的有效性和循環性。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重視技術動作的強調以及總結,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師應該敢于去嘗試與創新突破傳統教學的觀念,同時根據學生的需求制定對應的訓練計劃,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體育訓練之中。
在循環練習之中的站點內容與形式在發生著變化,在學生的組與組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模式,而歡快的氣氛能夠提升學生在練習上的熱情[4]。老師在日常練習之中,可以穿插并設計一些小游戲,讓學生在運動的時候體會到快樂。
因為循環訓練的方式,是在學生分組之后進行的,而且在輪換站點之間,是無法休息的,且只是在每個站點之中,都會錯開練習身體不同部位的時間,也就是身體不同的部位和肌肉,但是在整個過程之中,采取心肺功能鍛煉是比較理想的,學生在練習密度上是比較大的。
在中職學校中,因為教學的重點內容是職業技能方面的訓練,往往對于體育教學上相對不夠重視,在場地器材相比來說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班級中上課的人數也比較多,所以容易削減學生上課鍛煉的熱情。針對這種情況,應該結合學校的場地情況來設計課程的時間,再進行項目的編排。
采取循環訓練的模式,大部分的內容是組合型的訓練,組合訓練是依照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和小肌肉群的力量,進行科學、有序、均勻的分配[5]。所以,學生在練習的時候,除了要進行心肺功能的鍛煉之外,還需要讓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輪換休息,這樣對于患者的鍛煉是有益的,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運動疲勞。
采取循環訓練的模式,會有比較多的練習手段,部分練習手段比較簡單,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才能夠做到位。所以,教師在前期教學的時候,要進一步滲透各種體能訓練的方法,這樣也可以讓學生養成更加科學的動作姿勢,防止出現運動損傷,從而提升學生在運動方面的效果。
采取循環訓練的方式,運動負荷會逐漸加重,學生也比較容易放棄,所以,老師需要提前選擇一些有節奏、更加動感的音樂來配合訓練,依照訓練的內容來播放節奏配合的音樂,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課堂氛圍。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有著為國家培養技能型與實用型人才的目的,而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與日后工作的整體效率和質量相關聯,也與學生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存在密切聯系。作為體育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特長和創新的思想,繼而專研相應的訓練方法,將循環訓練的方式運用到體能的訓練中,提升學生的體能狀態,掌握科學的體能訓練方法,培養更加健康的運動習慣,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