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龍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這篇8700多字的文件對職業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設想。《通知》強調到2022年前,國內將會有大批普通本科轉型為應用型高校,同時會在國內重點建設50余所高水準的職業院校和150個骨干專業。相關文件的出臺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重要性。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客觀指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明顯短板”,特別強調當前學校體育仍然是國內教育事業的薄弱點。特別是其指出“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仍是學生素質的明顯短板”,非常符合大學生的現狀。
通過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體質測試數據的分析,深入了解高職學生的體質發展需求,發現多元組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高職學生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與單一教學相比,多元組合教學將在線教學與教學軟件、微視頻、直播軟件等多種的教學內容結合到一塊。將傳統教學融入多元組合教學相結合,注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在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中教學內容多樣化是指,將田徑體能、健美操綜合素質、舞蹈、瑜伽、體能練習等納入公共體育課健美操課程教學中。
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健美操教學中采用多元組合教學,可以實現健美操教學的實效性。究其原因,過去健美操課的開設只考慮學生的動作技能,在多元指導下進行了大量的組合教學實驗。教學理論促進了健美操教學各個環節從局部到整體的有序發展和整合。因此,運用多元組合教學,應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對健美操授課內容以及體育課培養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最終實現在校學生健美操水平和身體素質都有所提升。
高職院校體育課健美操多元組合教學,引入健美操相關內容,如拉丁、普拉提、柔韌伸展、瑜伽等相關教學內容,通過多元組合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明確自己的學習動機,增加學習動力,愿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健美操,同時健美操老師也加強對高職生的引導,打破傳統教師的灌輸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一步提高多元化組合教學的實際效果。
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可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發展,提高高職生的身體素質。但健美操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
1.在柔韌性素質方面,以柔韌性素質來衡量高職學生的柔韌性和上下肢動作等基本動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在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中加入瑜伽的學習,瑜伽柔韌對學習健美操運動的柔韌素質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健美操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較好的柔韌性就很難讓這項運動達到較高級別的水平。
2.在力量素質方面,健美操一般素質可以通過縱身跳以及田徑中一些體能訓練內容來提高高職學生的力量素質。如通過練習1分鐘仰臥起坐,可以提高高職學生前腹部肌肉力量水平。整個運動過程從準備階段,軀干彎曲,進入腳和骨盆支撐點,肢體伸展,這些動作反復練習,對學生腰腹力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眾所周知在健美操運動中,每一個動作都是以腰腹力量參與完成的,如果腰腹力量不足,相關動作就會松弛乏力,這樣無法展現出健美操運動的青春活力,所以高職院校在健美操教學中加強對高職生力量素質訓練與健美操腰腹肌力量充分結合,提高其腰肌力量。
3.在靈敏素質方面,健美操運動對靈敏素質要求較高,主要體現在身體姿勢的控制和動作之間的轉換上。健美操運動中整套動作和單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要求。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動作及節拍都比較多,這樣就要求高職學生具有良好的靈敏素質以及反應能力,否則在常規考試中容易卡斷,最終影響體育考試成績。因此,高職院校體育課健美操課程教學中通過健美操綜合素質常用的十字象限跳以及多種小舞蹈的運動進行有機結合,培養高職學生靈敏的反應和協調素質。
高職院校體育課的開展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保持身體健康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的目標。豐富的教學內容在健美操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并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掌握各種鍛煉方法。
教學方法多元性能夠為高職學生提供有趣、多樣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和練習健美操的積極性。
第一,根據學生身體素質,進行科學訓練。
在教學中,為了讓盡可能多的高職學生體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健美操任課老師首先要對班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去豐富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方法。在教學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把握好運動強度和運動負荷,避免學生受傷和學習興趣降低。
高職院校健美操課教學采用多元組合教學進行試驗,根據國家體質健康測試要求,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包括身高、體重、50米、800米、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測試標準嚴格按照體質測試標準進行;健美操一般素質測試會邀請5名健美操從業教師對高職學生對健美操縱叉動作、收腹舉腿動作、十字象限跳、俯臥撐以及團身跳等進行科學的評價。通過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進行分組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歷時14周共計28課時的訓練最終進行對比分析,分組前分別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進行詳細的記錄和對比,兩組學生各項測試水平基本一致。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組前,經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兩組學生坐位體前屈P>0.05,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明顯差異。也就是說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柔韌身體素質基本一致,通過14周分組訓練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坐位體前屈,最終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高職學生通過14周多元組合教學后柔韌素質有了顯著的提升。
體質測試結果反映了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體質,基本身體素質是日常健康生活的基礎。在實驗前后的實驗班中,我們可以看到健美操的體能測試和柔韌性素質得分。經過14周的多組合健美操教學,實驗組高職生坐姿體能測試項目的成績和縱向交叉運動質量都有顯著提高,說明多組合教學有利于有氧運動的靈活性。實驗教學,并通過身體的腿部壓桿訓練、瑜伽訓練,更專業、科學的訓練,在零傷害的基礎上對高職學生進行相應的柔韌性素質訓練,不強迫高職學生達到統一的柔韌性標準,但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逐步加強柔韌性素質。體能測試反映了選修課期間柔韌度嚴重下降、大量不及格,甚至體能測試期間韌帶拉傷。因此,對照組的柔韌性質量沒有顯著變化。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組前,經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兩組高職學生在立定跳遠和仰臥起坐(1分鐘)上P>0.05,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明顯差異。經過14周分組訓練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立定跳遠和仰臥起坐的測試,最終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高職學生通過14周多元組合教學后下肢力量和腰腹肌力量有了顯著的提升。
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從健美操力量和體能素質等級上得出結論,經過14周的在健美操課上采用多元組合教學,在校學生在一分鐘仰臥起坐項目和立定跳遠項目上都有了顯著提高,歸結原因是學生在健美操課上練習仰臥起坐項目,主要是該項目對健美操收腹舉腿的表現力的提升非常重要,這表明瑜伽船式、弓式體式以及四柱支撐等動作提升學生腰部和腿部力量非常有效。就高職院校腹部肌肉力量訓練的接受能力而言,當代高職院校學生更加注重個性化,特別關注個體肌肉的變化。因此,高職學生在實踐中更注重自身身體的變化。
在傳統教學中,安排下肢力量仍圍繞國家體質測試項目設計練習內容,未設計垂直跳躍力量訓練,且新教學的素質練習學生掌握的不是太好,加上高職學生課余練習時間少,以及老師不夠認真重視程度不高等,導致兩組學生身體跳躍成績沒有變化。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組前,經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兩組高職學生在800m上 P>0.05,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明顯差異。經過14周分組訓練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800m的測試,最終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從耐力的角度來看,有氧運動需要很高的耐力。優秀的健美操運動員都擁有良好的心肺耐力素質,這樣才能確保健美操各個動作完成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耐力素質在大眾健美操一級、二級規定套路運動中起著重要作用。從實驗前后學生體質測試耐力素質女子800米跑以及男子1000米跑成績結果可以看出,經過14周的多元組合健美操教學,再次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健美操實驗組學生進行女子800米跑以及男子1000米跑項目測試,得出成績有了顯著提升。充分說明了在健美操教學中運動多元組合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健美操耐力素質的提高。在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健美操實驗班教學中,女子800米跑以及男子1000米跑的訓練更多是采用游戲形式開展的,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增加了體育課的趣味性,在課堂上通過游戲鍛煉耐力素質,潤物無聲地提高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傳統的健美操課在進行耐力素質練習通常采用學生自行課下練習,很多學生都不會主動完成。因此,對照組的耐力素質沒有顯著提高。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組前,經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兩組高職學生在十字象限跳上 P>0.05,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明顯差異。經過14周分組訓練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十字象限跳的測試,最終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健美操的靈敏素質也很重要。從實驗健美操測試的敏感性素質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經過14周的多元組合健美操教學,實驗組高職學生在體能測試項目上有顯著提高,說明在高職院校體育課上采用多元組合教學對健美操靈敏素質的培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實驗班教學運用十字象限跳和 Nebraska 靈敏訓練,豐富了健美操課的教學內容,激發了高職學生對素質訓練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傳統的選修課對素質教學不敏感,在基本步驟上,高職學生在整體掌握上不如實驗組。因此,兩組在靈敏素質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分組前,經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兩組高職學生在50m P>0.05,在統計學意義上不存在明顯差異。經過14周分組訓練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50m的測試,最終實驗組得分變化不明顯。
主要原因如下:1、高職學生的速度素質和下肢力量有密切關系,健美操課女生較多,女孩子速度素質的訓練僅靠體育課上的練習時間是起不到較好的訓練效果的;2.女生不能主動對待速度素質的學習和練習,因此兩組高職生在速度素質表現上沒有顯著差異。
一般高職院校對健美操考核的內容主要是大眾健美操一級或二級套路動作,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兩個組的高職學生進行同一測試內容,并由5名健美操在職老師進行科學合理評價。
通過考核發現實驗組單動作顯著高于對照組,健美操實驗組針對單動作、實驗組單動作上肢及下肢位置、啦啦操肢體方向、肢體空間位置、舞蹈動作等組合教學,使身體動作更為靈活多變,通過多角度、綜合標準、標準動作的多元組合教學,有利于高職學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基本動作的技巧、姿勢,熟練掌握基本動作。不同于體育鍛煉內容的新奇性,各種運動技能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通過健美操鍛煉,可以滿足高職學生積極、有趣、好奇、競爭、渴望的內在需求。
經過14周分組訓練對兩組學生抽取第三套大眾健美操二級第二個組合動作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及標準是第二個組合的動作的連接、上、下肢的協調性還有第二個組合動作的節奏感,經過五位考核老師公平公正的評分后,最終一致認為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健美操實驗組的組合動作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分數。
健美操老師通過播放伴奏音樂,組織實驗班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健美操組合動作的學習和練習,這樣由音樂參與的多元組合教學能夠使高職學生可以伴奏多種音樂,肌肉協調,節奏準確,視覺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高職院校健美操課采用多元組合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美操專項素質。
通過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生14周學習時間的進行實驗,實驗組高職學生在一般柔韌性和專項柔韌性、力量和專項素質、耐力和靈敏性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實驗后,實驗組明顯優于實驗前,說明多元組合教學效果顯著。
2.高職院校健美操課采用多元組合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姿態控制技術。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高職生在健美操的姿勢控制技術和有氧運動控制技術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在實驗組內相比之下,運動的姿勢控制技術和有氧運動控制技術也比實驗前增加很多。充分說明在健美操教學中采用多元組合教學通過多種素材的參與,能夠對學生感知系統進行充分的挖掘與訓練,對學生保持正確身體姿態進行定型以及肌肉喚醒的感覺,促進實驗組學生的身體姿勢控制水平的提高。
3.高職院校健美操課采用多元組合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健美操單個動作質量。
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在基本上下肢動作、組合以及成套動作的質量上明顯優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多元組合教學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顯著提高了單動作學生的質量,在掌握單動作的基礎上,能夠掌握組合動作連接技術。最后,多元組合教學影響健美操動作技術四個學習過程,促使泛化過渡到分化,并通過不同角度進一步強化動作,達到動作更加標準化。
在高職院校體育課上,特別是健美操教學中,體育教師要豐富授課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在選擇各種組合教學方法時,要分析所授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出相應的組合健美操教學內容。在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做示范動作必須十分規范,以保證對健美操姿勢的控制到位,體現出真正的“美”所在,形成示范效果。積極運用信息教學、表象訓練等方法,鼓勵學生形成正確的健美操定型,真正體驗健美操姿勢美,從而積極參與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