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萍
(福建省福州市麥頂小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新課標中對于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師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擴大語文閱讀的量,要進行整本書閱讀。現用的統編版教材對閱讀教學編排獨具匠心,注重“雙線組織單元、構建‘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像是統編版教材中設置的必學篇目就是需要我們進行精讀的,略讀課文則是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所掌握的學習方法自學完成,單元最后還安排了“快樂讀書吧”,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使得語文課堂在教學模式上也要進行一定的調整,要注重將精讀、略讀和課外閱讀進行全面的結合,互相的補充,更好地促進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同時也有效地借助于三個方面的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開展和落實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呢?下面將展開詳細的論述。
統編版的教材單元編排的特點就是由“精讀”、“略讀”和“課外閱讀”共同構建的閱讀體系,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精讀和略讀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方法,進一步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在精讀課文中,為了能夠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仔細地研讀,對文本中重要的語句能夠進行反復的推敲和琢磨,從而能夠徹底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真正地領悟一篇文章的內涵,并從中習得一定的閱讀方法,以便在略讀課文中加以應用。略讀其實就是對文章的大體瀏覽或者是跳讀。在統編版教材中,學生將精讀課文中掌握的閱讀方法延伸到略讀課文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閱讀并理解文章內容,高效地完成略讀課文的自學任務,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對于一篇文章,有需要進行精讀的內容,當然也有需要進行略讀的部分。因此教學中要能夠引導學生將略讀和精讀進行結合,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想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僅僅依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現用統編版教材在單元最后安排了“快樂讀書吧”,將課內閱讀有效地延伸到課外。我們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給學生推薦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是文學名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1 精讀和思考相得益彰。在精讀中,學生通過對文章中的字詞句的揣摩和分析,不斷地擴散自己的思維,讓自己能夠獨立的思索其中的內涵,深度的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情感,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文章當中,真正走進作者和作者和主人公進行對話,那么這樣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生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僅能夠掌握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閱讀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從文中學會一些思想,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落花生》,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整篇文章去思考落花生有什么特別之處,讓學生整體感知,然后再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詞句或者是人物的語言,去揣摩文章中父親的用意。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學生深刻的掌握了文章的內涵,同時也教育了學生做人應該不要徒有虛表,而應該做對別人有意義的人。
2.2 在略讀時要學會進行拓展。通過學生略讀,能夠掌握文章的大體內容,但是同時也能夠通過略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收獲更多的信息,這樣一來能夠很好地節省做題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精力學習其他的內容,讓學生在一篇篇的文章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略讀,可以給學生限定一個閱讀的時間,然后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相應的問題。這時候學生需要通過略讀搜集信息,通過這樣的一種閱讀訓練來提升學生閱讀的速度,也讓學生更快速的找到問題的答案,提高了學生進行閱讀題做題的效率。
2.3 將精讀、略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整合。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方式會非常重要的。學生應該根據閱讀的內容選擇合適的閱讀的方式。有些文章是需要研讀的,那么就需要遣詞琢句的進行閱讀,然而有些文章是適合略讀的,那么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略讀。而同時教師也應該善于從教材出發為學生選擇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目來開拓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六年級上冊最后一單元時,這一單元內容都是和魯迅相關的,他的作品在語文學習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去讀一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魯迅的童年還有求學的一些經歷,更好的理解魯迅的筆鋒特點和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這對于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個人物和他的創作風格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使“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種教學模式相結合,強調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銜接,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能夠閱讀、愛閱讀,并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閱讀教學,讓精讀、略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有效地整合,全面的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