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毅
2014年,國務院頒布46號文件之后,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兩年之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旨在提高國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水平。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身心健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興旺。體育作為一種提高身體健康的基本手段,高職院校根據學校開設專業的特點,確立體育教學目標和任務,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鍛煉的習慣,從而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終身體育意識牢記心中。本文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困境,并提出了體育教學改革方向,旨在為今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不斷深化改革提供借鑒。
1.1 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運用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未考慮到教師與學生之間教與學的方法統一,一味強調教師教的作用,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的重要性。體育教師以強硬的姿態向學生強迫地注體育教學內容,學生的創造性被抑制,一直處于被動接收的地位,無法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影響整個體育教學效率。另外,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手段單一,除了基礎的體育運動器材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教學手段作為輔助。為了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的需要,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采取現代新媒體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的熱情,久而久之,會對枯燥乏味的體育課敬而遠之,體育課教學目標和任務實現無從談起,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
1.2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科學,體育教材內容模式化
目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評價單一的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的成績好壞來判斷體育教學質量,而考察學生成績的手段是單一的體育運動技能,對學生的體育基礎理論、體育學習態度和體育練習方法等方面缺少評價內容,導致學生失去學習體育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體育教學評價缺少教師和相關專家兩個方面,致使整個高職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教學評價質量值得商榷。另外,高職院校在使用體育教材時,過分注重規劃教材,沒有根本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開發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及學校環境的校本教材,教材內容過于模式化,運動項目傳統化,這就使整個體育教材內容失去了本地屬性,影響整體育教學活動。
1.3 體育教師業務素質不高,執教能力較差
在我國許多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師業務素質不高,知識結構不豐富,無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一些體育教師體育理論基礎扎實,對整個體育學科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認識,時刻關注體育教學的前沿動態和最新成就,但其體育運動相關技能較差,在體育課堂上無法向學生展示標準的體育技術動作,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另一些體育教師文化知識薄弱,基礎較差,知識結構較為單一,不具備擁有其他學科知識,無法將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聯系,無法適應現代體育教學的需要。在學生中無法樹立威信,與學生的共同語言較少,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影響體育教學。另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執教能力較差,對體育教材內容無法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無法分清教材中章、節和單元之間的關系,常常即興發揮,將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拋之腦后,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一些體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普通話不過關,說話毫無邏輯,學生無法理解教師的意思,致使整個體育課堂枯燥乏味。
2.1 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受到教學內容、學生身心發展、教師綜合能力和外部環境等條件制約,其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目的,具有教師和師生之間雙邊互動的特點。高職體育教師是教學方法的運用者,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體育教師必須優化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的方法,摒棄單一的教學方法,在向學生傳授體育內容時,時刻體現出體育教學教的方法,而且也能夠使學生學習到學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在課后,根據教師所傳授的學習方法,能夠獨立地參與體育運動練習和訓練。堅持統一完整系統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交叉運用,發揮整體教學方法的作用。隨著現代互聯網的發展,多種媒體形式的出現,教師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豐富體育教學手段,科學合理地運用現代教學媒體進行集視聽為一體的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減輕學習負擔,增進身體健康,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部動機,提高教學質量。
2.2 健全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充分開發校本教材
為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高職院校必須健全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摒棄過去單一的以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標準的評價手段,建立起以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建設及專家評審等為一體的多元化多形式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在整個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要從體育理論知識、體能與運動技能、學習態度與行為及體育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應從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能力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對課堂教學評價應從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管理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豐富體育評價內容,從而多元化多層次地對體育教學進行科學評價。同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材應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周邊的環境,因地制宜地開發體育課程資源,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2.3 豐富體育教師知識結構,提高體育教師執教能力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整個體育教學活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必須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豐富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體育教學教師應熟練掌握大部分體育運動的相關技能和技巧。對整體個體育學科及教學規律有充分的認識,形成邏輯性較強的體育教學體系。對相關學科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將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聯系,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提高體育教師的執教能力。體育教師的執教能力是教師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必備技能。體育教師應擁有理解體育教材的能力,能夠加工和駕馭教材中的內容,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做教學法的加工處理。加強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應通俗易懂,具有感染力,學生迅速理解教師的意思,提高體育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