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遠 湖北現代教育學校
籃球運動是一種簡單時尚的運動項目,高中階段也已經開設了籃球課程?;@球課程的開設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教育和引導學生今后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理念。盡管高中籃球課程如此重要,但是當前高中學生學習任務重,一些學校嚴重壓縮體育課程時間,導致籃球教學實效不高,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當中籃球的教學效果。
籃球在高中階段當中開展的基礎較好,一方面高中學生已經逐漸發育成熟,在體力、身高、體重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身體素質,這就為籃球運動的開展提供了身體基礎;另一方面,NBA、CBA、NCBA等體育賽事的轉播使得越來越多年輕高中學生熱愛觀看這些比賽。因此,籃球運動在高中學生當中有著較好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一些學生的籃球運動知識并不全面,對于比賽規則的認識也并不全面,教師必須要在教學活動當中幫助學生夯實籃球運動基礎知識,更好地開展籃球運動。
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妨結合一些比賽視頻,為學生講解籃球知識。一方面,籃球比賽當中,一些球員在運球、傳球、投籃方面展現出極強的基本功,學生可以學到很多籃球運動的技巧;另一方面,籃球運動更多地以比賽的形式開展,必須要結合比賽,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籃球比賽的規則,具備參加比賽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到多媒體教室,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經典的比賽視頻,細致為學生講解其中的知識,比如哈登的上籃步法、韋德的運球動作和納什的傳球藝術,將他們的動作進行一步一步分解,講解其中的動作要領,幫助學生掌握基礎運動知識。同時教師還要對比賽當中的一些規則進行講解,教育學生在比賽當中要遵守規則,同時合理利用規則,體現競技運動的魅力。
籃球運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體能體力作為基礎,這樣才能保證在運動當中更好地施展動作,提高得分能力。我們可以看到籃球比賽的運動員都是十分高大健壯的,我們普通人雖然沒有那么高的身高,但是我們卻也可以擁有一樣好的身體素質,更好地參與籃球運動。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身體發育速度很快,必須要得到科學體能訓練才能健康成長,鍛煉出良好的身體素質。結合籃球運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針對性的體能訓練項目,比如短跑、跳高、蛙跳等項目,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更好地適應身體對抗和比賽高強度節奏。
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學生下肢爆發力的訓練,應當以短跑、蛙跳、跳高的等科目為主。短跑的距離為30米沖刺跑為主,這是因為籃球場地長度為28米,籃球快攻的跑動距離在30米左右。蛙跳的訓練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大腿肌肉,增強大腿力量,增強瞬間跑動的爆發力。跳高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跳得更高,從而更好地爭搶籃板。針對上肢力量的訓練,以杠鈴、引體向上、俯臥撐等項目為主。上肢力量的訓練由于不需要較大的運動場地,而且還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開展訓練,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時間開展上肢訓練。在宿舍或者家中每天堅持練習幾組俯臥撐,或者用啞鈴等器械鍛煉上肢力量。在上肢力量的訓練當中,要遵循爆發力的訓練目標,提升學生的上肢力量,適應籃球比賽的高強度對抗特點,提升比賽當中的表現。
籃球運動開展除了要有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擁有強壯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具備很強的籃球技術和技巧,沒有良好的籃球技術,身體再強壯也只會橫沖直撞,跟對方拼身體,這樣一來籃球技術的上限也不會太高。我們不妨將籃球運動視為一門藝術,這門藝術除了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之外,還需要運動員具備嫻熟的籃球技術,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籃球運動,體現籃球運動集力量和技術于一體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要加強技能訓練,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籃球基礎。
運球、控球、傳球、投籃、假動作、過人等動作都是籃球技能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看到NBA比賽場上不盡都是身高2米的“姚明”,也有身高1米75“保羅”。矮個子球員之所以能夠出現在這些“巨人”中間,成為球隊的主力,就是因為這樣的球員球技好、球感好、身體十分靈活,是球隊的傳球手。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從運球到傳球,從投籃到搶籃板等技術內容,詳細指導學生如何在比賽當中更好地利用這些技術拿到球權、得分。教師要帶著學生一點一滴地學,從最基礎的內容練起,教育學生不要浮躁,要保持對練習活動的專注,在不懈的堅持當中提升籃球技巧,學好籃球運動。
籃球運動在我國有很好的普及基礎,在高中籃球教學當中,教師要認真分析籃球運動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指導,幫助學生鍛煉出強健的身體素質,學好籃球技術,提升籃球運動的水平,強化籃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