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偉
(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華湖中學 廣東 揭陽 515200)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課堂提問被許多教師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提問,數學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學生預習的效果,還可以清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實施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由此可見,適當的課堂提問對數學教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然而,數學教師如果不掌握好課堂提問的數量和方式,那么教學很容易在無形中陷入困境,進而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影響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1.1 提問過于籠統化。部分數學教師為了進趕教學進度,在課堂提問的時候都比較籠統。比如,很多教師會直接問大家“對不對”,只要有學生說“對”,這個問題就算過了;然而,在這個時候往往很多不懂的學生來不及開口或者是羞于開口。這樣的情況不僅導致部分學生對課堂喪失了興趣和動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不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更嚴重的是,有的學生直接不動腦經,在數學課堂上濫竽充數。
1.2 提問過于片面化。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叫學生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只要求他們說出答案,而不去問其解題想法、思路和技巧。只要學生回答對了就覺得他們已經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然而,處在初中階段的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尋找解題答案的主動性和科學性,所以,如果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一直都偏于片面化,那么就很容易導致班級上抄襲作業的現象的出現。
1.3 問題難度跨度太大。有的數學教師為了提高本班數學成績的競爭力,不考慮學生的實際特征和現實情況,一味地給學生提出難度較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對于大部分學生都是難以解決甚至是單靠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長久下去,學生不僅降低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甚至很多學生開始討厭上數學課,更嚴重的是,學生逐漸喪失了對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
2.1 巧妙設計提問。相對于小學生,數學對初中生的要求更高,再加上學習數學這一門學科需要強大的邏輯能力,因此很多學生都會感到力不從心。如果這個時候數學教師能夠巧妙地設計課堂提問以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和動力,那么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引進有關學校附近的一個三角形的路線來提問:A地到B地怎么走用時最短?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并得出答案,最后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路線圖,經過講解,向學生們傳輸這個知識點的數學概念。這樣巧妙的提問讓課本上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而且通過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調動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掌握提問技巧。數學教師應該靈活掌握提問的技巧,根據學生的實際特征和現實情況來進行提問。針對學困生,數學教師應該向其提出偏基礎性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而且還可以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針對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數學教師應該向其提出基礎偏難的問題,這樣他們不僅可以溫習知識點,還可以開拓數學思維;針對優秀生,數學教師應該向其提出有難度的問題,引導他們從多角度看問題,從而拓寬他們的解題思路。
2.3 及時予以反饋。在學生回答問題過后,數學教師要懂得及時予以反饋。針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適當進行表揚和獎勵;針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鼓勵,并進行引導式的再提問直至解決該問題。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回答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
總而言之,在很大程度上,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現與否決定了學生學習質量的好壞和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斷嘗試,使課堂提問不斷朝著更加科學合理化邁進。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特征和現實情況,科學合理地運用提問的技巧,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動力和熱情,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數學教學之路是一條艱辛卻十分快樂的道路,為了這群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應該在這條路上不畏困難,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