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爽
(河北省唐山市唐馬路小學 河北 唐山 063021)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有效的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際,探索了合作學習具體的應用途徑。旨在結合實踐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認識,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以不斷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
合作學習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來說是一個極為有利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實現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與自我組織管理,還能夠與周圍同學彼此之間進行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與數學能力。單一的合作學習方式易讓學生感覺枯燥進而產生厭煩情緒,為此教師需要在正式上課之前根據自己教學內容的不同來創造多樣的合作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師在為學生授課的時候,可以將本節課將要講授的新的數學知識融入分組的動手操作或是分組游戲當中去,借此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分組形式的社會實踐,給學生充足的動手空間與時間,讓他們可以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在日積月累下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認識元角分”這一課程的時候,可以提前告知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的零花錢,在課堂上請小組內的兩位同學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交換,讓其余的同學在指出他們的交換是否公平,對勇于交換零花錢以及指出錯處的同學要給予鼓勵與支持,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可以得到充分地發揮,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會的得到極大的提升,會主動的去思考這一節課的學習內容,在老師的歸納總結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掌握新的知識。
將合作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去時,數學教師除了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合作機會來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時的積極性,還應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學習與主動探究的機會,以此來使他們更好的理解數學中的知識,并突破學習當中遇到的種種難點,使他們能夠實現共同發展,對數學這一學科產生真正的熱愛之情。數學課堂中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枯燥的課外練習,很容易使小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使得很多時候數學教師所留的練習題也無法起到相應的作用,達不到教師所預期的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新課改下中提出將合作學習這一方法融入小學生的數學練習當中去,倡導教師多為小學生的留一些開放性的、能夠引起小學生探索欲望的練習題,以此來幫助小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所學知識的穩定性,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取得共同的長足的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小學生的思維會處在一種極度活躍的狀態,這對小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培養同樣極為有利。
對于授課的教師來說,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對于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有著極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課堂中的良好表現,是課堂教學成功的極為關鍵的一步。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的利用率與教學效率,教師要做到提前備課,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加大課堂的精彩程度,讓學生能夠快速的掌握所學的知識。然而盡管課堂對教學的成敗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但是有些教師卻令人遺憾的出現了舍本逐末的現象,對自己的課堂的時間分布沒有明確的劃分,在授課時對授課的進度以及課堂的時間把握不到位,使得真正用來傳授知識的時間受到了大大的縮減,完不成既定的授課任務。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數學授課教師往往會采取延長課堂時間即“拖堂”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的方式雖然解決了沒能在規定時間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但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在延長的這一部分課堂時間中,教師因急于完成教學任務而匆忙講授知識,學生因急于下課而心不在焉,二者相加直接導致了教師的教學效率的下降。因此教師在采用合作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時要對授課時間進行精確的劃分。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多邊形的面積》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彼此探討得出最終的答案。這種方式不但提高了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同時還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結合以上幾方面闡述,具體分析了合作學習策略在數學教學課堂的應用。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要重視研究合作學習方法,從而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水平。希望本文實踐探索,能夠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