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特殊教育學校
聽障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使完全或部分喪失聽力,其聽不見或聽不清外界環境中的聲音。對聽障生開展習作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他們學會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融入以健全人為主的主流社會,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聽障生書面語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發展他們的書面語技能,首先應該幫助他們進行語言積累,為習作提供語言保障。例如,在班級設立“我們的語言角”,要求學生每天把自己課內外積累的詞語、句子、詩詞、名人名言等內容,整整齊齊地寫在卡紙上,分享到“我們的語言角”。這樣學生可以利用課間互相交流,將別人分享的語言摘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從而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評選出每周的“語言明星”,激發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積累的同時,享受積累的語言帶來的成就感,發展語言,以此來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幫助他們提高書面語的表達能力。
其次,要求聽障高中生定時收看新聞聯播和其他帶字幕的節目,看完節目后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感想。教師給學生提供相關詞語,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分層次提出要求,可以寫一、兩句話,也可以寫一段話,甚至可以寫幾段話,以此來鼓勵聽障高中生發展他們的語言,提高他們的書面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嘗試把聽與寫、說與寫、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學習完課文,引導學生嘗試仿寫、續寫、改寫等練筆訓練,改善并發展聽障高中生的語言。與此同時,給學生多提供一些書籍,建立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開闊視野,無形之中形成一種書面語思維。另外,在閱讀教學中依然應該鼓勵學生開口大聲朗讀,因為有聲語言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投入,也更加有效率,并能增強對書面語的理解和感悟,使語言發展得到強化。
由于特殊教育學?;径紝嵭蟹忾]式管理,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比較少,寫作素材也相對較少。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在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聽障生創作素材。例如,周末組織學生包餃子、爬山,春天帶領學生找春天,也可以組織班級作文比賽、講故事大賽、棋類比賽等,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這樣既豐富了聽障生的生活,又為其寫作提供充足的素材和語言基礎。
聽障生把手語、口語轉化成規范的書面語有很大的難度,在更長的時間里,都要鼓勵他們根據主題與內容放膽去寫,自由表達,即使語句不通順,內容不具體,結構不完善,也要給予贊許,減輕他們的寫作畏懼感,使他們能夠寫出一定數量的文字。在教育教學中,只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都要及時給予贊許和鼓勵,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學生的作文內容具體,結構完整,語句通順。
教師還要培養聽障高中生幾個方面的習慣:一是觀察生活的習慣。需要通過觀察生活來積累各種生活素材,沒有觀察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可“炊”之米;二是擬定提綱的習慣。聽障生的語言和思維的邏輯性差,常常前言不搭后語,一個句子中也會有語序混亂的情況。教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寫一個簡單的提綱,引導他們理清思路。另外,把可能用到的材料簡單地寫在一張紙上,指導聽障生按要求準備材料,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結構比較完整,條理也會比較清楚;三是修改的習慣。聽障生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十分艱難地完成一篇習作,但習作中往往有太多的錯別字、語句的邏輯順序、段落的邏輯順序、習作的謀篇布局等問題,甚至都找不到一個文從字順的句子。對此,特殊學校的語文教師要學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耐心幫助聽障生修改習作,從詞語到句子,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謀篇布局,通過修改幫助學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