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南屏鎮(zhèn)格致坪小學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能夠幫助學生識字、正音的就是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的漢語拼音學習。實驗表明,漢語拼音在兒童發(fā)展中能夠起到促進語言發(fā)展和早期智力開發(fā)等重要作用。在小學低年級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開展?jié)h語拼音教學,是事關孩子早期語言能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重要問題。下面,筆者基于學生年齡特點和漢語拼音教學內容的內在特點,談一談小學低年級拼音教學的策略。
小學生有愛聽故事、愛講故事的天性。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這樣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單個漢語拼音是抽象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的插圖或者一些教學小卡片,編寫一些與漢語拼音相關的童話故事,創(chuàng)設和諧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比如,筆者在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教學中,就給學生編寫了一個童話故事:從前,有三個可愛的小孩,他們的名字叫做i、u、ü。有一天,他們相約要去公園玩耍,可是他們因為年紀太小找不到路,這可怎么辦呢?這時,他們中間的一個小孩想出了一個主意,主動邀請身邊的兩個大哥哥y和w幫他們帶路。帶路期間,y就把i帶走了,于是音節(jié)yi就出現(xiàn)了,w帶著u走了,于是音節(jié)wu就出現(xiàn)了。當大家回頭看的時候,只有ü一個人沒人管,他兩只眼睛里的淚水直往外流,這可怎么辦呢?y聽到了ü傷心的哭聲,就轉過頭來對他說:“好吧,我?guī)Э蓯鄣抹棺甙桑墒悄悴辉S再哭鼻子。”這個時候,ü高興極了,就跟在y的后邊邊走邊唱:“i、u、ü單獨走,y、w來帶路,小ü眼淚擦干凈,大家齊步向前走。”
通過這樣一個童話故事的學習,就把這三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yi、wu、yu教給了學生,學生在故事講述中,深刻理解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組合規(guī)律,尤其是當y和ü組合成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時候,ü上面的那兩滴“眼淚”要去掉。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認知上的顯著優(yōu)勢是形象思維和想象能力發(fā)達,同時又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基于此,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注意使教學內容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要直觀而具體,從而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為此,教師可以運用直觀的教學掛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發(fā)音,還可促進他們記住漢語拼音。如,在聲母f和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找到相關拼音掛圖中的拐杖,以此進行直觀的演示,并編出一個口訣:拐杖朝下就是“t”,拐杖朝上記住“f”,然后提示學生觀察兩個聲母“長相”上的不同,讓學生準確書寫。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喜歡游戲和歌唱。若遵循學生的天性做到寓教于樂,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可促進學生直觀認知思維發(fā)展。一方面,教師不妨順應小學生喜歡游戲的個性特點,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設計游戲活動,讓小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在游戲中發(fā)展他們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兒童的思維和認知是從游戲開始的。教師在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可以在蘋果、橘子等水果的圖片上分別寫上聲母和韻母,然后引導學生把同類圖片上的聲母和韻母進行組合“找伙伴”,讓找到“伙伴”的學生試著讀這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并在教師指導下帶領全班同學一起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拼讀規(guī)則。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找伙伴”游戲中,學生學習了知識,增強了合作意識,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交融,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善于順勢而為,利用小學生喜歡唱歌的天性,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把教學內容編成歌訣,讓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愉快地學習知識,發(fā)展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比如,在拼音教學中,b和d、p和q這四個聲母有學生經(jīng)常混淆,我們不妨把這四個容易混淆的字母編成一個容易記誦的歌訣:“b b b聽廣播,p p p把水潑,小馬快跑d d d,氣球上升q q q。”這個歌訣突出了這四個聲母的外形特征,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在效果上,能有效地區(qū)分開這四個聲母。這種把歌唱形式引入拼音教學的做法做到了寓教于樂,能促進小學生愉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