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甘州區梁家墩鎮中心學校
生活化英語教學就是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融合素質教育要求,把英語教學特點和小學生心理、性格特點相結合,以農村小學校、小班額為背景,提升農村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激發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主動性,實現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優的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為目標,對于當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探索意義和現實必要性。
激趣、參與是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氛圍下,師生一體,親情化、友情化、家庭化是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一是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生活經歷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二是教學活動設計在情景化的基礎上,給學生互相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把教學情景生活化,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價值的知識。三是教師要淡化、隱化身份,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相忘于課堂,沉迷于生活,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是將教材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個案化,做到農村化、小學化、小班額化。二是功能語言面向全體學生個性化,做到學英語,促能力,有興趣。三是教材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同步化。根據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對教材編排順序做適當調整。比如,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該事件與教材中某個單元的話題相關但進度不同步,在不影響教材的延續性和漸進性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使學習內容與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同步。
1.生活化的校園環境。在校園環境方面具體可以有以下幾點做法:(1)教室、辦公室及各專用教室等標牌雙語化。如,Art Room,Computer Room,Music Room,Teacher’s office等等。(2)校園標語雙語化。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Save water”等,有的還可配上富有童趣的圖畫。(3)布置富有英語氣息的校園環境。如,在教室里設置英語角、布置具有國外風俗習慣的圖片,在學校櫥窗里舉辦英語學習園地,在校園內創設英語墻報等等。
2.生活化的校園文化氛圍。除環境外,還可以在校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學校經常性地舉辦一些小型的英語比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如唱歌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富有競爭氣息的活動。
1.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要獲取學生的心理優勢,體現“我能做,我會做,我想做”的理念。因而,在設計英語課外作業時,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分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考慮個別差異。如,在學習了有關動物的詞匯之后設計三種作業:第一種作業是畫出你最喜歡的動物的圖片,并在下面或反面寫上英文名稱;第二種作業是“寫謎語”,用一句或幾句連貫的英文描述你最喜歡的動物,讓其他同學猜是哪一種動物;第三種作業以“What’s in the zoo?”為題寫一段話。要求最少完成第一種作業,第二種、第三種作業隔天交,之后師生交流。
2.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要突出操作性,體現“超市化”理念。如,在教完My Family后布置的“今日作業超市”:(1)錄音作業,模仿課文錄音的語氣,朗讀課文的內容。(2)對話作業,帶上自己的家庭照片,和伙伴用英語介紹各自的家庭成員。(3)實踐作業,到同學家去做客,試著用英語來進行家庭成員間的相互交流。
3.農村小學英語作業設計要突出農村小學生的身份,體現“趣味性”理念。如,巧手大比拼,制作胸卡、詞卡、標簽等。胸卡:要求學生用彩色卡紙制作個性化英文胸卡,胸卡的外型圖案靈活設計,以表現自己的性格、愛好為主,胸卡上的內容有中文名、英文名、sex(性別)、年齡、電話號碼、愛好等。詞卡: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后,請學生分類別制作單詞卡片,如,學習用品類、交通工具類、水果類、動物類等等。在比較硬的紙上畫出這些單詞(一張紙上一個單詞),并涂上漂亮的顏色,下面或反面寫上英語單詞。在制作卡片的過程中學生們興致盎然,同時又鞏固了單詞,確實是一舉兩得。標簽:讓學生收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英語字母、單詞和句子等。許多廣告、商標、標牌,甚至同學們的衣服上和學習用品上到處都有英語,趁機教育學生懂得英語的普遍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