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柳湖鎮學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石,而且識字教學是項枯燥而又單調的工作,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再加上漢字難認難寫的特點,更增加了識字的難度。因此,識字教學應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及漢字體系特征,培養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探索小學階段識字教學的策略和方法。那么怎樣去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實現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小學生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較為簡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識字興趣。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個原則:一是識字方法要多樣,要有趣味性,例如:兒歌識字、字謎識字,比較識字等;二是識字形式要直觀,降低識字難度,例如:展示圖片、動畫、動作等;三是識字過程要結合生活,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物識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漢字;四是要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自主識字。五是讓學生在同學的幫助和比較中識字,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主,采取的方法要豐富多樣、寓教于樂,讓學生有識字的需求,能自主學習。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出了以下幾種方法:
1.運用直觀的方法,形象生動地學習生字。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可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來教學漢字。所以,在教學中精心設計生字卡、多媒體圖片,利用實物進行直觀形象的教學,以此提起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如,在學習“日、月、上、下”等字的時候,出示圖片,由圖片演化出字形,學生識字的興趣會日益高漲。
2.運用游戲的形式,在快樂的氣氛中識字。根據小學生自身愛玩的特點,教師在教學識字時可有意識地把些字編成謎語、兒歌等,增強識字的趣味性。如,在教學“告”時,可以這樣編順口溜:一口咬掉牛尾巴。結果學生也就牢牢記住了“告”字。認識“左”和“右”時,可以編成:左下工,右下口。這些生活化的順口溜識記方法,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記得牢固,記得輕松。
3.利用字形聯想識字,在比較探究中識字。漢字的造字方法很特別,大部分漢字都是“形聲字”有“聲旁”“形旁”,還有一部分漢字是“象形字”。所以,比較字形識字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這三個字。
4.引導學生多觀察,在生活中識字。常用漢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教師、家長要相互配合讓學生善于觀察,理解識字。(1)在校園內識字。實際上,學生每天從跨進校園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自由識字園地。校訓標語、教室和辦公室的門牌名,以及同學的姓名等都是很好的識字資源。如,讓學生輪流念名字分發作業本,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便會記住其他同學的姓名,從而增加識字量。(2)在休閑娛樂中識字。在五彩繽紛的現實生活中,識字資源無處不在:大量的招牌、廣告,琳瑯滿目的商品等都是識字教材。學生們在和親朋好友逛街、購物時,看一看,問一問,也是一條良好的識字途徑。
5.用閱讀的方法識字,培養識字興趣。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要認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然后利用班會課的時間進行講故事比賽。這樣既能有效地鞏固識字,又能使學生及早受到獨立閱讀的訓練,得到良好語言習慣的培養。
6.用合作的方法識字,培養自主識字能力。新課標對識字教學提出了“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把識字的權利交給學生,學生在主動識字情感的支配下,自主識字、交流、合作,能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后的成功喜悅。
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豐富的方法來進行識字教學,要在培養學生興趣的教學策略的指導下,運用學生的特點、漢字的特點教會學生快樂、自主的識字。同時,識字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培養學生利用身邊事物不斷觀察,不斷積累識字量,從而有效提升識字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