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喇叭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29)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古人語: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由此可見,在人的一生中,“德”之重要,不言而喻。語文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新課程改革“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指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積極落實德育教育,不斷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傳統的語文教育,教師對德育的教育重視不足,進而導致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文中,筆者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探索德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1.1 教師對德育滲透重視不足。德育本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重要課程。然而,基于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對德育重視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忽視德育滲透的現狀,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會有目的、有意識地挖掘課本中德育教育的內容,也很少會結合教學需要積極滲透德育。這樣的教育思想,導致德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基本處于缺位的狀態,而這種缺位的德育教育,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2 德育落實流于形式。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當前,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學校積極開展德育工作,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這原本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然而,當相關的要求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卻存在不少問題:如德育的教育,僅僅是停留在準備文件,應付檢查的層面;或者是“擺pose”式的落實,使得德育的教育根本沒有落到實處,而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2.1 是健全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而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從過去的單一性向現在的復合型轉變。在“唯分數是論”的時代,只要考個高分,便是人才。而現代社會不同,高分已經不再是“殺手锏”,而“德才兼備”,才是學生長足發展的基石。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目標,并提出了“三維”教育目標,對現代教育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此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滲透德育工作,有利于改變過去應試化的語文教學現狀,通過“德”的塑造,不斷健全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2.2 是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需要。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對德育不重視,德育滲透缺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針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積極的德育滲透工作,有利于改變這種應試化的語文教學工作,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并積極通過良好的德育教育,塑造學生的人格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德育滲透,是促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3.1 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尤其是以革命歷史題材為內容的課文,對教師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緊密結合文章有關歷史題材的文章,有目的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金色的魚鉤》,這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的名篇。這篇課文講述了在紅軍在長征過草地時,一位紅軍炊事班長忠誠履行黨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無微不至地照顧3名生病的小戰士,最終讓小戰士們安全地走出了草地,而自己卻犧牲了的故事。“魚鉤”既是這篇課文的靈魂,也是教師從課文中解讀革命愛國主義的鑰匙。教師要立足于課文,又不要拘泥于課文,把紅軍的革命歷史向學生做一些交待和鋪墊,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革命時期的背景。同時,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要善于挖掘文中情感教育的部門。如老班長想盡辦法為小戰士釣魚搜集食物,自己只能吃魚刺果腹最后犧牲,為什么?借此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直觀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先烈忠于革命的堅韌意志和舍己為人的崇高品格,而這個品格,則是現代學生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立足文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是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關鍵。
3.2 德育與生活緊密聯系,提高德育教育質量。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德育作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德育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性,通過落實“德育生活化”,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教師可以以“環保”為主題,以當前比較熱門的話題“垃圾分類”,給學生講解垃圾分類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維護班級衛生開始做起,力爭成為“環保小衛士”。這種將德育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方式,能夠有效地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
3.3 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全面落實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方面,教師要積極通過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全面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設計一些與德育有關的主題寫作,如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拾金不昧等,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會悟出其中的真理,對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具有很好的引領作用。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滲透德育工作,通過有效的德育教育,塑造學生的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