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田 山東省新泰市新汶實驗中學
引導、教育中小學生體育學習是教師的主要職責和使命,體育課的落實和完成是體育教師實現職責和使命的過程。體育課程的深入開發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對促進中小學身心健康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義務教育新課標在體育課程管理上給予了統一標準和具體目標,但是沒有對每節體育課程的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說明。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校和教師充分的選擇和開發空間。如何在中考體育背景下構建系統、科學、合理的體育項目化教學課程體系,充分發揮體育教師、體育教學的特點是多元化、具象化體育課程的當務之急,同時也是學生學會、掌握體育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習慣的重要推手。
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是體育教學從宏觀到微觀、從抽象到具體、從普適性到個體性、從認知到實踐的過程。這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第一,即義務教育新課標是從宏觀上制定了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意見等。它適用于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常規體育課堂教學,具有普適性和宏觀性的特點。在義務階段體育項目化的實施過程中,各個學校要根據自身體育課具體的情境,構建具體化的中考體育項目教學實施方案。第二,正確領會體育中考理念,認真學習新課標精神,是構建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的前提。注重中考體育項目化的實效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是體育項目化教學的最終方向。
新課標是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根本依據。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必須以新課標作為行動指南。體育學科專家會同優秀教師依據新課標進行教材的編制,一線體育教師依據教材開展教學具體活動。
在體育課程自上而下的實施過程中,由于身份、認知程度、理論與實際教學情況的差異,體育教師在轉換觀念、理解新課標價值和中考體育精神層面會出現滯后的現象。而中考體育精神和所考項目的設置是緊緊圍繞“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這一價值導向的。但在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由于新課標在課程內容層面沒有明確規定體育課具體的內容和形式。所以,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初中體育課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面是遵循本校原有體育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與新課標、中考體育精神契合度不高。在體育中考臨近時,以體育特長生的訓練模式進行短時間、大強度的集中訓練,以此應對中考體育。另一方面則是體育課程內容完全依照中考體育項目進行教學,將體育課程改為體育訓練,如此一來便脫離了新課標的要求。兩個層面都不能很好地解決新課標與中考體育的關系,也不符合“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這一要素。因此,基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不同學校地域視角,精準理解新課標和中考體育的精神內涵,構建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新課標與中考體育的無縫銜接,進而最大化、高效化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各個學校在中考體育政策發布以來,根據地域或本校的優勢和特色,都在試圖最大限度地發揮初中階段體育課程的效益,來促進學生的“應試能力”。
中考體育項目資源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層面涉及中考體育的人力、物力以及其他資源,包括教師、學生、家長、考試設備、考試器材、考試場地,以及學校、家長和社會中有助于實現學生中考體育的各種資源。微觀層面則是中考體育項目和學校體育課程,包括考試項目的劃分,考試內容的設置,初中三年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形式等。
中考體育項目資源的核心是學生,開發的主體是一線教師。所以,建立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以教師主觀能動性為重點,以銜接新課標與中考體育項目為難點的科學化教學方案設計,可以實現初中體育課堂的系統化、高效化,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目的。
1.制定系統、具體、切實可行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所有的教學活動應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且應遵循教學目標的導向性和普適性。所以,實施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首先要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需求出發,制定系統、具體、切實可行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目標。
中考體育項目教學目標應包括: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運動參與四個維度。梳理中考理念和精神就是對這四個維度進行項目化教學厘定,對四個維度的把握是構建系統性和可操作性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的重要層面。值得注意的是,體育教師要在熟悉新課標的要求、明晰中考體育目標、充分了解學生、洞悉學情及學生健康特點的基礎上,制定系統化、切實可行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目標。
2.系統規劃構建以課標聯動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內容
課標內容廣泛、豐富多樣,可選擇性強,具有普適性。中考體育具有針對性、評價性強、特異性強的特點。課標內容更為宏觀,適用于每個地區、每所學校。所以,在系統規劃構建以課標聯動的體育中考項目化教學內容時,要厘清課標與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的關系。課標是宏觀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是具化的、微觀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構建教學內容時,一方面應遵循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課標中體能、健康教育和運動技能之間的關系標準,在內容甄選、改造和選擇的過程中,要更加符合學校教學實際,貼近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中考體育項目教學化應規劃好每一個課時、學期、學年的教學內容,將某一個項目的教學細化到每一個學年、學期,甚至是課時。教師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將循序漸進式教學模式融入每堂課,不僅使學生學深、學透,還應通過課標與中考體育項目的聯動,引導學生掌握必需的體育健康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技能和方法。
3.精心設計高效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策略
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以知識技能的學練為載體,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以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目標。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中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根據義務教育新課標和體育中考規定,體育中考在學生應達到的學練程度、應掌握的技術類型等層面呈現出更加具體化、明晰的趨勢。這就要求一線體育教師根據中考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和當前學校所具備的體育教學資源,精心創設出具有既能應對中考體育規定學練程度,又符合新課標要求的、科學的、系統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策略。教師在構建高效的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策略的過程中,還應避免重分數、輕學習過程,盡量做到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等的效果最佳化、效益最優化、效率最大化。
1.豐富大課間活動
當前初中學校都設置了大課間活動,但是對其重視程度各不相同。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大課間,將羽毛球、踢毽子、健美操等活動融入其中,豐富大課間活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融合課外與社會活動
要想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僅僅依靠課堂上的體育活動是不夠的,還要將社會活動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在校園內開設一個體育俱樂部,與社會上的體育俱樂部合作,豐富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明白體育就在身邊,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另外,教師在融合課外與社會活動時,要與中考體育項目相結合,在學生形成體育精神的同時,達到中考體育的要求。
課標的評價有一套既定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形成性和結果性等多種評價。中考體育項目設置不同地域存在一定差異,其評價則由地方性考試統一完成,注重結果的評價。相較于20世紀,當前體育課堂中出現了更多的具有提升學生信心的激勵性評價,如“你做得很好”“你真棒”等。此類話語,在心理層面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在構建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有針對性的信息反饋評價體系顯得格外重要。中考體育項目設置課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應融合課標要求,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和方法。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應把握好相對性評價的積極作用,它能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從而有助于建立信心和增進努力的動力。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能激勵學生養成健康體育鍛煉習慣,促使養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是根據學校自身情況對國家性和地方性課程進行項目化改造的過程,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善于根據當前的政策環境、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學生的學情和教師的素養等因素不斷進行“再創造”。體育教師在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體育教師不僅要深入理解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標準的精神,研究中考體育政策流向,還要樹立科學、系統的課程觀、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生觀,堅持以學生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依據課標要求,多維度、創造性的拓展項目化教學資源。
在制訂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方案時,根據不同教師的優勢、專項特長創設貫穿于初中階段的系統的項目化教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校教學情境,打破原有班級限制,參照“走班制”“選項制”模式,進行有針對性、高效的授課形式。如此一來,教師可根據專項特長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在準備階段,以不同學段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為落腳點,體育教師深入學習義務教育階段課標和中考體育改革的內涵和方向,結合自身專項特長和學校現有教學資源,系統化、科學化進行中考體育項目化教學實施,并把義務教育階段課標要求融入項目化教學實踐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