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
(江蘇省泰州市康和實驗小學,江蘇泰州 2253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語文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具體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分析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得到更新,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對語文科目的有效認知。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不足,在日常的學習中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此時,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論對學生具有直接影響。倘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未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或缺乏情感交流,將直接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現階段,在小學教學工作中,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未能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教學實踐中,雖然部分教師采取了情境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培養,然而由于技術、能力有限,使教學情境趨向“機械化”和“孤立化”,未能發揮情境教學的有效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占有重要地位。教師應立足教學現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健全語文核心素養的評價體系。然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針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評價體系不完善,導致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不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行為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作用。因此,面對目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評價體系不完善問題,教師應制訂有針對性的方案加以改進[1]。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關注學生內在價值的發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改善以往的教學觀念,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等進行全面培養。核心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教師應制訂長期的教學輔導方案,在教學方案中融入適合學生綜合發展的內容,以此促進小學語文實際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實踐,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情感價值觀進行引導與教育,以促使學生發展和進步。
在實際教學環節,為加大對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力度,教師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善于利用最新的教學思想開展語文核心素養教育工作。意識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理念應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相結合,因而教師應注重利用先進的教學理論開展實際教學工作[2]。此外,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充分感受語文學科的魅力。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改革,是保證語文教學工作科學有效開展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明確教學理念應用的重要意義,以此提高語文學科教學水平。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積累量及實際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核心素養形成的基礎與前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改善現有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較少,因而教師應用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小學語文閱讀童話《丑小鴨》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應引導學生設想“為什么課文中的小鴨與其他的不同,丑小鴨都經歷了哪些磨難,最后的結局怎樣”等一系列的問題,促使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意識進行系統、完善的培養[3]。通過以上問題的設計,教師可發散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產生語文閱讀的興趣。同時,通過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學生也可明確《丑小鴨》童話的內涵,即面對人生的挫折,應保持樂觀的心態,只要有理想、有目標,并為之不懈地努力奮斗,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對閱讀內容的合理解讀,能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學生形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與水平,為核心素養的形成創造便利條件。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在具體的教學方案上,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的價值與意義,以此為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出貢獻。同時,為保證教學方式應用的有效性,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注重發揮情境教學方法的作用。
建立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教學效果、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因此,教師應關注教學評價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要善于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完善具體的評價內容。核心素養的關鍵在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注重應用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系統而完善的培養,以此提升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有效性[4]。
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教育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教育是審美觀念形成的基礎。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注重核心素養與情感教育之間的有效聯系,在此基礎上,完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以核心素養為指標的評價體系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合理開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發揮主要作用,關注學生的核心主體地位,以此落實新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學《日月潭》一課時,教師應利用有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促使學生明確語文課本中的教學體系和重要內容,進而形成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案。語文核心素養綜合體現在學生的技術能力和審美觀念上。因此,教師需要利用完善的評價體系對相關的教學目標進行評估,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優化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并致力于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以此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同時,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