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惠敏
(江蘇省徐州市云苑路小學,江蘇徐州 221000)
當然,要感到快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畢竟班主任工作還是瑣碎的事情多。那么,如何讓瑣碎的工作快樂起來呢?筆者從自身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得到了一點體會:班主任工作要講究一個“巧”字。所謂“巧”,是指班主任工作要講究藝術,要能針對特定的對象,在特定的時候和情境中,把握契機,進行教育。
愛,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最關鍵、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擁有對學生的那份關愛,為學生的今天負責,為學生謀劃將來是最重要的。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者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筆者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師愛的沐浴下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筆者更明白,教師的愛應是嚴格的愛。當學生有了錯誤時,班主任要及時地指正。在嚴厲批評時,筆者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且讓學生明白教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才會如此嚴格地要求你,教師這樣做的出發(fā)點是愛你。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聽從教師的教導,理解教師的苦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敵對情緒。正是“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1]。
例如,筆者班里曾有一位學生,由于患了皮膚病,經常請假去醫(yī)治。一次,她請假之后竟然連續(xù)兩天未來上學。于是,筆者便與其家長取得聯系。家長反映孩子每天都背著書包去上學,并按時回家。緊接著,我們在附近的小區(qū)內發(fā)現了正在“游蕩”的孩子。沒想到第二天,孩子又沒來上學。家長滿面愁容地告訴筆者,孩子總不愿上學,并把自己的頭發(fā)剪得亂七八糟。家長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向筆者求助。當天晚上,筆者就來到了該學生家里,并誠懇地對她說:“把老師當作你的朋友,你有什么煩惱都可以告訴朋友,我會幫你的?!焙髞?,孩子哭著告訴筆者,她的父母離異了,父親由于工作原因,很晚才回家,而她因為得了皮膚病,內心總感到自卑而不愿與同學交往,所以總覺得自己特孤單,又不知如何改變這些,只想緊緊“封閉”自己。在了解具體情況之后的幾天,筆者一方面一直堅持去她家或通過電話開導她,并鼓勵她與同學交往,幫她補習功課,并逐漸讓她明白人的長相并不重要,心靈美才是最關鍵的,同時與其家長緊密配合;另一方面,筆者積極動員班級同學去看望她、關心她、幫助她。后來,由于身體原因,這位學生在休學一年后重返校園。這時,她變得活潑開朗了,自身的學習成績與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育不能沒有愛,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對有問題的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關愛,這是一種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好方式,能使學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問題學生”需要更多的關愛,愛一個好學生并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歡,而愛一個“問題學生”才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而這也正是教師稱職的體現。筆者就是憑著對學生的愛和高度的責任心,以心靈感受心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來與學生進行交流的。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對于一個人的智力和品德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謂情感,是指人受外界刺激所表現出的一種肯定或否定、積極或消極的心理傾向。它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和感染性[2]。因此,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情感智商,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完善。
那么,如果師生之間能搭起情感的橋梁,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團結合作,教育的內容就能在情感的傳送帶上通行,教育的效率就會事半功倍。在日常工作中,筆者用細膩的情感,有意識地以個人良好的情緒體驗去感染學生,并及時發(fā)現學生的情感及行為表現的細微變化,以足夠的耐心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
每周一學校都會舉行升旗儀式,總結上一周的情況,屆時評選出一周的文明班隊,獎勵“流動紅旗”。這是學生最在意的時刻,因為這關系到自己班級的“榮辱”。每當校領導念出一個班級時,操場上都會有一個相應班級沸騰起來——“耶!——”此時的班主任是何反應?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皺著眉頭維持紀律、用眼神示意學生安靜、和學生一起歡呼、若無其事地思考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學生,此刻希望班主任怎樣做?班主任只有和學生一起笑,才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才能贏得學生的心。
記得筆者問過即將畢業(yè)的孩子一個問題:“我當了大家三年的班主任,給你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哪一件?”頓時班級陷入了一片寧靜,是??!三年時間我們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呢?幾分鐘后,有學生發(fā)言了:“我們班幾乎每周都獲得‘流動紅旗’,我們班的成績進步最快,每一位任課教師都夸我們班的紀律好,看看后墻上的獎狀就知道我們有多棒了……”最令筆者吃驚的是一位女同學的發(fā)言:“我永遠記得那一次雷老師的眼淚!”
“那一次”是我們班和四班在體育課上進行足球比賽。事前大家都不知道要比賽,筆者也不知道,否則無論如何筆者都會去給學生吶喊助威的。只是課間在辦公室聽到四班的同學在給他們的班主任匯報“戰(zhàn)績”時,筆者才知曉這件事。筆者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事情不妙。果然,吵鬧的課間走廊,我們班的教室前空無一人,門窗緊閉。筆者叫了半天門才有同學把門打開。問了半天,筆者才把事情了解清楚——踢球輸了。學生說是四班靠作弊贏了球賽。體育老師不給我們主持公道,明明是犯規(guī)也不吹哨,太不公平了!這樣贏得有什么光彩?還一直嘲笑我們班!筆者沒想到學生有這么強的榮譽感,如何引導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呢?怎么調整一下氣氛,化悲憤與力量呢?筆者立即轉移了話題,可剛把話題轉過來,又有學生說比賽中的傷心事了。聽著聽著,筆者竟也跟著哭了起來。沒想到筆者的眼淚竟治好了大家的傷心——學生的話題變了,紛紛安慰筆者:“我們已經想通了,不能怨天尤人,還是自己的球技欠佳,今后要好好練球,老師您別哭了!”“老師別哭了!我們今后再也不讓您傷心了,我們好好表現,在各方面都是?!薄袄蠋熌蘖??這還了得?都是我們不好,我們讓您失望了。今后我們要更努力,您別哭了好嗎?”……最后,筆者也沒有怎么教育,沒有講道理。學生竟然都明白了,整個集體更團結了。
用學生的話來說,筆者的眼淚之所以這么“有用”,是因為他們從沒遇見過教師當著大家的面流淚。一位能和學生一起哭的教師,心是和學生連在一起的。學生不會讓這樣的教師因為自己而再次傷心。
班主任最重要的任務是實施主動性教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追求中進取、在學習中受益。所謂主動性教育,就是通過引導,讓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并根據自身形成的一些從表象到本質的規(guī)律性的認知特點,明確怎樣發(fā)展自己、怎樣實現自身的價值,并主動付諸實際行動。在這一點上,筆者從早讀和值日兩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嘗試。
筆者采用了“早讀班長輪換制”,每周選出十位學生帶早讀,一天兩個人,早一點到校組織讀書,將讀書認真的學生的名字用彩色粉筆記在黑板上,對不認真的學生提醒一次、警告一次,不見效果的用白色粉筆將名字記在黑板上。每天都由班干將黑板上的名單記在本子上。兩周之后,被表揚次數最多的前十位學生帶下次早讀。以此類推,選出每周的早讀班長??梢哉f,學生都很喜歡當早讀班長,而這種形式既能大大激發(fā)他們的讀書興趣,又能公平對待每位學生,還培養(yǎng)了“進校就進班,進班就讀書”的好習慣,同時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可以說是“一箭數雕”。
衛(wèi)生是很多班主任頭疼的話題,而筆者從不為此而煩惱。一方面,筆者有兩個負責的衛(wèi)生委員;另一方面,筆者給全班四大組學生全部分好“工作”,同時用“分”來吸引學生。具體做法如下:每周一個大組值日,嚴格按照值日分工表干活,衛(wèi)生委員只負責檢查、打分。如何打分,筆者規(guī)定得很是細致:按時到校5 分,按時干完5 分,值日過程中不做無關的事5 分,衛(wèi)生整潔5 分,一天滿分20 分,一周滿分100 分;另設加分,主動幫助別人值日,只要干得好,就加10 分;一周總結一次,選出每組前5 名,獎勵一顆星。學期結束后,筆者會根據分數評選“衛(wèi)生標兵”,頒發(fā)獎狀??梢哉f,榮譽是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是最甜的果實。由于打分的表格是貼在教室后墻上的,每位學生都能看到勞動的分數。那分數低的學生自然不好意思了,就會努力完成任務。
總之,良好的班級管理并非一日之功。班主任教師必須有足夠的信心、愛心、耐心,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春天播下愛的種子,秋天必定結出碩果。只要我們工作富有藝術性,付出智慧和心血,那么我們在“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同時,必定會收獲鮮艷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