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立洋 江蘇省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中學
提高學生的體能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雖然目前體育在中考當中的占比不大,但是體育中考的指揮棒作用還是不容小覷的。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提升學生的體能也成為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我們有必要對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進行反思改進。老師要以傳統的教學為依據,新穎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的方法,打造趣味體育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體能練習中,為終身體育奠定夯實的基礎。
縱觀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由于老師本身對于學生的了解程度不夠,因此教學計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脫節,學生無法很好的適應老師安排的訓練強度,體能好的學生在訓練當中得不到鍛煉,而體能差的學生則無法完成老師的訓練。在體育課上進行體能訓練,需要依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身體發展狀況來進行構建,但是在實際的訓練過程當中,部分老師卻將不適合初中生進行的訓練加入進來,這就很容易會出現安全隱患。另外在體育訓練當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比較少,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也很少會征求學生的意見,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由于我國目前初中階段的體能訓練。通常是采用的是大班教學,班級當中男女生的比例差異比較大,在體能訓練當中,學生往往會因為自身和他人的因素,無法開展有效的體能訓練,甚至有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愿意參加體能訓練,使體育課堂練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隨著新課改的落實,體育課的模式及授課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體育老師的教學組織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在認知上還停留于表面,老師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最新的教學理論,也沒有掌握全新的教學方法。受到教學條件的制約,部分農村學校的場地設施不完善,大多數的教學訓練都是在教室或者是田徑場當中進行,訓練的形式比較枯燥和單一,無法激發起學生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
在初中階段,學生進入到身心發展的快速時期,但是家長往往忽視了學生在這一時期的身心變化,缺乏對孩子的正面引導,導致學生本身對于自身的體能訓練不重視,因此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很多學生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在體能訓練當中不積極配合,嚴重影響了體能訓練的順利開展。
初中階段面臨的升學壓力,因此學校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體育活動受到了忽視,體育老師本身也迫于升學壓力而放棄對于學生體能的訓練。
初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會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浮躁的心態,對于無關自己升學的體能訓練采取了忽視的態度,雖然喜歡體育課,但是不愿意遵循老師的教導,也不愿意參與辛苦的體能訓練。
部分初中學校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很多學校體能訓練的開展僅僅局限于操場,因此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前提下,也無法開展高校的體育體能訓練。
不同的學生其個體之間具有差異性,對于中學生來說,其身體素質各有不同,因此運動能力和身體承受能力都有著不同,有的學生比較擅長運動,而有的學生運動能力不強,因此為了提高班級整體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老師要從中學生的體能差異出發,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訓練。體育老師如果想要發揮出分層訓練的效用,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所教班級里學生的體能水平,根據其實際情況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采用分層訓練的方法,為學生安排其能夠適應的訓練強度,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能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得到提高。比如在進行女生800米或者男生1千米跑步訓練時,老師要對男女生進行分開測試,并且詳細記錄每一名學生的跑步時間,然后老師可以根據第一次跑步測試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花費時間短的學生分配成一個小組,花費時間多的學生為另外一個小組。體育老師根據不同小組在跑步上的不同水平,為其制定出不同的訓練強度。對于花費時間比較少的小組來說,老師要提高訓練的要求,讓學生突破自我。對于跑步時間較長的小組來說,老師不應太過嚴格,而是要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并且在訓練過一段時間之后,應該再對學生進行一次測試,查看學生的跑步時間是否有所變化,并且根據最新的測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重新的分組。
想要調動起學生的訓練興趣,老師就需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對于體育教學來說也是如此。在體育訓練當中,老師如果能夠給學生營造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那么學生將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訓練當中,并且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用積極的態度進行探索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訓練的效果。在信息技術發展的當下,微課可以作為創設教學情境的工具之一,體育老師可以發揮出微課簡短有趣生動的特點,構建出更加活潑趣味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體能鍛煉。比如在跳遠訓練中,體育老師為了規范學生的跳遠運動,可以制作跳遠動作分解講解的微課視頻,在授課的過程當中,老師先將這一視頻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先按照視頻當中的內容,掌握跳遠的技巧,避免出現動作上的失誤。在視頻觀看完成之后,體育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自行練習,規范跳躍的動作,學生只有規范動作才能夠提高跳遠的成績。
正確的對學生的體育方法進行指導,是學生進行體能訓練的基礎,中學生只有掌握規范的體能運動,才能夠提高自身在訓練過程當中的效率。因此中學體育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首先要通過親身示范來講解動作的要領,規避可能出現的錯誤,避免學生在運動的過程當中出現損傷,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正確和規范的體能動作。老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應該要確保學生的體育動作是規范的,這樣所進行的訓練才是有效和科學的,學生的訓練效果才能夠得到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才會有所提高。因此老師要用親身示范的方式,言傳身教的對學生進行體能運動的訓練,對其進行規范性的指導。比如在練習實心球時,體育老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解實行球的動作,并且結合親身示范為學生展現動作要領,規范動作,同時老師也要讓學生意識到實心球學習的意義,讓學生知道實心球是體育體測當中的內容,在中考當中占有一定的分數,學生只有真正的意識到實心球訓練的重要,才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實心球的訓練過程當中。體育老師要確保學生實心球的投擲動作是規范和正確的,然后再為學生安排合適的訓練強度,以提高起實心球的投擲水平。
老師要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加強學生在家期間的練習,和家長一起共同培養學生的體能,鍛煉其意志品質,讓家長自愿配合學校一起,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讓學生能夠保持積極的體能訓練態度。學校也可以舉辦家長會等方式,邀請家長到校進行培訓,讓家長能夠意識到體能訓練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掌握正確的體能訓練理念,能夠在家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能訓練指導。
綜上所述,體能訓練能夠促進中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中考體測成績,所以體育老師要積極探索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和中考體測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