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群
(新疆石河子第二小學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漢語是我國的母語,也是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國家復興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導學生學習漢字,不僅是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更是關系到我國偉大事業復興的成敗,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識字教學,積極開展對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針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效率。
1.1 在語文課程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識字教育,需要教師能夠有效的分析教學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教學方法,提高識字的教學效率法,方便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識字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是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行單純的記憶,或者不斷的進行練習抄寫,使得學生的識字過程中非常的枯燥單調,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加上教師布置大量的教學作業,更是使得學生的識字過程枯燥乏味,影響學生的識字效果。
1.2 在語文教學中沒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資質和興趣愛好也不同,這就注定學生在識字學習中的效果也有著各種差別,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使得識字教學的工作需要改革,以適應學生的不同要求。但是在如今的識字教學中經常會忽略這種特點,總是對學生一視同仁,沒有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這就使得有些學生會比較被動,影響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學生的課堂興趣會受到影響,再加上大量的作用,更是給一些學困生帶來壓力,教學效果自然不高。
2.1 結合學生基礎差異,對學生開展因材施教。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識字教學效率,就需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性差異,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對識字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高效的進行識字。
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識字情進行調度分析,然后在學生識字基礎上進行對具體目標的制定,合理對學生的識字教育。首先教師就根據學生的識字情況開展分組活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競爭,提高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其次,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要求和安排作業,對于一些基礎不足的學生,教師就需要耐心幫助和講解知識,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展,讓學生可以從漢字拼音和筆畫開始進行學習,逐步實現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2 結合識字教學需要,創設課堂識字的情境。在小學教育中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需要,創新良好的識字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在獨特的情境中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積極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中,接受各種知識,方便學生學習和理解各種文字。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課程中《傳統節日》這一節時,教師可以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研究,在網絡中選擇一些視頻圖片制作成一個個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展示,并逐步引入教材中的漢字,讓學生進行理解和練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各種漢字形成直觀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各種難點詞匯。
2.3 拓展識字課堂資源,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課堂學習,還需要引導學生走入生活,從生活中進行對各種漢字的學習和理解。識字作為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語言的運用表達更是學生識字的重要目標,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生活,讓學生在對漢字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有效的進行理解,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識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室中的各種物品標志處漢字,然后每天讓學生選擇幾個生活中遇到的物品進行指明,鼓勵學生進行對交流溝通,將自己在家里和學校中看到的物品進行提問,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對生活的觀察,并積極進行對漢字的積累,養成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