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泓 臨洮縣洮陽鎮臥龍學校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德育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筆者對當前初中德育工作進行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學校對德育重視度不夠,德育活動流于形式;德育內容片面,缺乏引導性;德育方法單一,以說教為主,小組互動、體驗式教學等方法運用較少等。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要樹立以德為先的管理理念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價值觀、情感態度、思維、人格的發展。在教學中,應結合初中生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多元化的德育方式,加強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德育工作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管理,關注學生存在的問題。同時注重教學實踐的開展,比如在開展《愛護地球》德育主題活動時,可以讓學生自主策劃活動和設計方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結合新技術等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德育活動的效果。
課程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因此應重視課程在德育中的重要價值,發揮出課程在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行為中的作用,教師應基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盡量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重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善于從生活中挖掘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真實的環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自我修養的提升都是德育的內容,它不只是德育或品德課教師的職責,與每一位教師都有關系。因此,德育工作者應加強德育在不同學科的滲透。例如,語文課堂要深挖教材內容,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哲人名家深邃高尚思想的激勵,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數學課堂結合其邏輯嚴密的特點,讓學生在“勾股定理”的多種證明方法以及幾何模型制作中培養細心、嚴謹的學習精神;化學課上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環境結合起來,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任何學科都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不僅要重視學科知識,更要依托不同學科進行德育的滲透,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祖國。
校園文化環境是對學校辦學思想的反映,對規范學生行為、提升學生素質有著重要作用。德育工作者應注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積極利用校園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學校的辦學目標;張貼文明標語、名人名言、名人事跡以及德育方面的優秀征文、手抄報等,創設良好的校園、教室、走廊育人氛圍,用濃厚的校園環境熏陶學生的心靈,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同時還應構建校園制度文化,制定學生自我管理制度,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比如通過主題會、宣傳會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等。
素質教育理念下,德育是當前學校高度重視的工作,它涉及到學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班級學生多,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德育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激勵策略,建立師德先進、優秀班主任、優秀德育工作者等評選表彰制度,充分調動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德育工作納入年度考核當中,將其當作晉升、獎懲的依據等。作為德育工作者,要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品德,表彰獎勵做好人好事、幫助他人、尊老愛幼、講文明禮貌的學生,在同學當中樹立榜樣,以此引導同學們自覺規范言行舉止,自我完善進步,以良好的精神品質展現當代初中生的風采。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可塑性,也正是樹立正確價值觀和良好情感態度的關鍵時期,加強初中德育,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科學的教育過程觀和質量觀。學校應加強對德育工作者的培訓,使其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