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福建漳州 363000)
高中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從高一年級開始,學生就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壓力,而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一年級就有會考任務。因此,教師要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通過創新教學形式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線上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從近期疫情帶來的影響可以發現,線上教學有非常多的優勢和實踐價值。線上教學可以解決很多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問題,通過開展線上教學,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學生的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線上教學不僅是信息技術發展的表現形式,還可以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教師要認識到線上教學的重要性,并對此展開研究。
通過調查研究、整理分析發現,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較為濃厚,這是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的重要前提。然而,由于高中學業較重,信息技術課程又只在高一年級開設,因此學生沒有太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信息技術。即使學生有興趣、有時間、有精力,也沒有好的資源平臺來學習,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進而影響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研發線上資源平臺來實現線上教學,讓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上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學習[1]。
高中學生通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了較強的上機實踐操作能力,并且還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基本上能夠應用辦公軟件來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觀察學生操作的過程,筆者發現,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熟練程度較低,在應用信息技術完成作業時速度較慢,而且經常會出現錯誤。因此,教師要通過線上教學的有效實踐來幫助學生解決應用不熟練的問題,在學生能夠達到技能標準的基礎上,努力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質量。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得出:首先,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針對線上學習的認知不夠全面和深入。很多學生都不能完全弄懂線上學習的意義,導致教師線上教學實踐的開展總是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部分學生雖然能夠明確線上學習的意義,但是針對一些線上學習的行為總是不夠重視,如有的學生認為線上學習不受教師的關注,出現了自律性較差、敷衍了事的情況,同時教師也不能隨時了解學生的線上學習情況。學生的這種線上學習行為變成了無意義且浪費時間的行為,這就將線上教學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從而影響了學生信息技術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針對線上教學的實際開展情況展開分析,多探討、多研究更好的實踐方式,從而保證線上教學的教學質量能達標[2]。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身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的能力和水平,給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例如,錄制一節微課,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針對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仔細研究,以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教師要在備課時,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難度適合的教學內容,可以按照主題來分類線上教學資源,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的實踐中,教師要想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必須給學生提供合適的線上教學資源平臺。線上教學資源平臺是開展線上教學的重要基礎,這就對教師的要求有所提升。教師要多了解、多對比各個線上教學平臺的特點,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線上教學資源平臺,了解其各個功能,并在此基礎上做出最科學的教學活動選擇。例如,在“信息安全”的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信息安全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對比釘釘、華為云、騰訊會議等線上教學軟件,使用線上云平臺互動教學的分組討論、提問點評、答疑輔導、作業批改、考試、統計、題庫等相關功能進行教學探索,通過數字化教學資源來設計線上的教學活動;明確主要的教學方向和教學形式,錄制好微視頻,選擇最合適的線上教學資源平臺,開始直播。結合微課可以實現先學后教的翻轉教學,教師可線上面對面進行答疑,與學生互動,通過教學資源平臺進行學情反饋。通過線上教學實踐的研究,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平臺是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基本保障。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的實踐中,教師既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又要做好學生的監督工作。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過程的管理,并通過線上交流軟件隨時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有效避免學生自律性較差引起的學習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建立QQ 群或微信群來給學生提供線上交流與合作學習的平臺,使得學生對課堂的想法既可以自由分享在群內,又可以與教師、同學進行多人視頻聊天,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地反饋并通過討論交流得到解決。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更加全面、真實地了解學生線上學習的質量,并對此進行線上教學的優化。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一些線上教學資源上傳到群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開展自主學習,并將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發到群內,引發學生的交流和討論,來共同解決一些學習難點;同時,教師可以適當給予指導,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的方向,以此保證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
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中,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是基礎環節,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能夠進行理論知識的遷移應用,使學生真正能夠使用信息技術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這才是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線上教學中,要多布置一些創新性的作業,如讓學生自行設計小軟件來完成線上學習任務,讓學生真正感受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而不是紙上談兵。例如,在“綜合活動:可愛的家鄉”的線上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文字或圖片的形式記錄下家鄉的美麗景色或是感人瞬間,然后應用信息技術將其制作成一個簡單的網站,作為此次線上教學的課后作業。學生可以通過相互瀏覽網站作品,交流制作心得。這種拓展性的作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近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線上教學的質量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針對線上教學實踐開展系列研究,不斷將其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線上也能夠有效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推動自身綜合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從而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