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友
(貴州省綏陽縣茅埡鎮茅埡中心學校 貴州 綏陽 563306)
小學生還存在對外界不熟悉的階段,對什么事物對存在著興趣,如果在小學時不將小學生帶領好,可能會導致小學生走向彎路。而在小學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尤其重要的,因為,德育往往就影響一個小學生在各方面上的發展。
由于小學生對什么是德育并不清楚,而班主任又認為德育對于小學生來說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此,不少班主任并在重視德育工作在學生中的重要性。進而導致不少小學生知道有“德育”兩字的存在,卻不知道德育是什么意思,德育代表了什么,德育會教學他們什么。久而久之,德育在小學生的心中便成了可有可無的了。
2.1 家庭的教育。把學生送到學校并不意味著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老師教過學生的,例如德育,其實,在德育方面上,家庭也是一個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僅僅是依靠學校來對學生進行德育,產生的效果并不大,這時就需要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了。班主任在開展關于德育工作時,可以將其內容和家長說明一下,讓家長知道什么是德育以及學生將會學到什么樣的德育,而老師也可以將一些德育的相關知識給家長和同學們一起來完成,這樣一來,班主任也可以做到德育的工作,而家長與學生之間也更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同時可以促進家長與同學們之間的關系[2]。
2.2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適當性。由于小學生處于的年齡還小,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一定要把握好力度,避免力度過度給小學生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小學生都喜歡同學之間來比較,因此班主任在對德育進行評價時,不要只表揚表現優異的同學,而把表現不好的學生作為反面教材批評。如果長期這樣,可能會造成作為榜樣的同學愈發驕傲,看不起周圍的同學,或者是作為反面教材的同學心靈受到創傷,從此害怕班主任進行有關德育的工作[2]。所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一定要把握來力度,盡量將同學們德育測評的距離拉得特別大,否則對導致一些學生受到創傷。對與德育有所不好的同學,班主任要給予信心給他們。小學生的信心足夠了,那么,德育方面也會隨之提高。
2.3 實踐也同樣重要。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不要只是在進行理論上的德育教育,還要將德育引領帶生活中,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更清楚德育在生活中也可以應用到。班主任可以通過活動來實現實踐,例如,班主任可以在課后或周末組織同學們一起活動,如郊外活動,參加一些公共性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在這些實踐中,學生不僅僅可以親身體驗到活動的趣味性,還可以在實踐中懂得一些道理,如環保等意識。通過實踐,小學生可以將理論的德育應用到當中來,進而讓小學生明白何為德育。
2.4 班主任與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班主任和小學生之間不僅僅只有師生關系,還可以是朋友關系。由于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特別容易受傷,對尊重也尤其重視,因此,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學生,對于一些不好行為的小學生要給予包容,以及及時的提醒[3]。這樣的做法,對于班主任來說,不僅有利于德育上的工作,也可以拉進與同學們之間的關系,與同學們形成朋友關系[4]。
2.5 根據實質情況開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不要一味是固定的模式。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可以作出細微的調整,例如,班主任可以更具當下的一些事件來開展德育工作,如最近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該事件對小學生也有著一定的影響,那么,班主任便可以就該事件來開展一個德育話題,從該件事件中得出什么樣的德育教育。
2.6 應用新媒體的德育教育。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時,如果再選擇傳統的教育方法,是難于將德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班主任不要再選擇傳統的方式來教德育了,而是在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新媒體的作用,將德育工作引領帶新媒體中去。通過新媒體可以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德育的重要性,知道德育的內容以及作用。
總的來說,德育工作在小學期間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此時的德育工作對小學生的影響力是尤其的大,要在小學時將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好,這則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努力,同樣,也需要家長的幫助。只有充分的使用恰當的方法才可以將德育工作的作用在小學生中發揮出來。班主任不要再認為德育工作在小學中是不必要的,是不重要的,而小學的德育工作往往會影響到小學生今后對德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