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甘肅省華亭市皇甫學校 甘肅 華亭 744100)
在我國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國一線數學教師熱衷于課時設計,很少考慮單元整體,僅僅關注孤立知識點,單純強調記憶模仿,忽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育人價值的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更多為紙上談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持續發展。當下的教育教學實踐也證明,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單元整體教學受到了廣大數學教師的普遍歡迎,其對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也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小學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與此同時還有許多零碎的知識點容易被遺落。部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只教授教材內容的重點,從而也忽略了一部分知識。通過采取單元整體的教學策略可以將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記憶。在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數學知識體系,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1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進行單元分析。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必須要對整個單元的知識內容有一個精確地分析,這是教師得以順利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單元分析的“點”很多,包括課標分析、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環境分析、目標分析、重難點分析等,教師要做到胸有成竹。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內容時,要明確單元目標,即明確這個單元需要師生“做什么”。讓自身和學生都不至于處于慌亂之中,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單元時,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了解鐘表,自己能看懂鐘表,教師還要清楚地讓學生明確鐘表的核心,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從而對整個單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升。
2.2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開展單元設計。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對每一個單元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進而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小學數學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過程之中。另外,對每個單元開展科學合理的設計必須以提升學生學力為導向,根據單元目標、教學重點和學習難點,制訂學習目標、修訂學習序列和擬訂學習任務,以認清最有價值的教學著力點,策劃學力培養方案,優化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就必須將整個單元的內容串聯起來,讓學生熟練個位數的加法,一步一步地進行學習,掌握知識,從而有效地利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2.3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實施單元教學,提升學生學力。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必須提升學生的學力。以“整體視野”鋪陳“學力提升”路徑,用“教的逐步退出”換取“學的同步發展”,從而打破教學困局,落實深度學習,提升整體效益。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礎,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進行教學,如果內容過于復雜學生則難以全面吸收,甚至還會產生反效果,不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的教要和學生的學進行充分的配合,這樣才能實現雙方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從而為雙方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我國當下的教育教學體系內,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促使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它不僅對于促進教師自身的發展、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敢于迎接機遇和挑戰,將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種理念和追求,開發單元整體教學的實際案例,在實際教學中探索和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自我水平,實現課堂轉型,確保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得到落實。